《中共焦作市委黨校志(1957-2007)》是中共焦作市委黨校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志(1957-2007)
- 作者:中共焦作市委黨校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李俊彥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是記述中共焦作市委黨校源起、演變和發展進程的黨校教育專業志書。二、本志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本著繼承歷史,反映現實,凝聚人心,加快發展和實事求是的原則,纂集翔實的資料、數據,力求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相統一,系統準確地反映中共焦作市委黨校的源起、演變、發展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中共焦作市委黨校志(1957-2007)
中共焦作市委黨校志編纂委員會
序言
凡例
題詞
中央黨校副校長王偉光題詞
焦作市委書記鐵代生題詞
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路國賢題詞
河南省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黃亮宜題詞
圖片
中共焦作市委黨校地理位置圖
中共焦作市委黨校校園示意圖
1979年焦作市委黨校辦公舊址
1997年竣工的焦作市委黨校綜合辦公樓
焦作市委黨校大門外景
2002年1月2日落成的馬克思、恩格斯塑像
2002年1月2日落成的“實事求是”校訓書壁
美麗寬敞的校園
2005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中直機關工委副書記孫曉群(左一)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
2005年6月6日,河南省委副書記陳全國(中)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
2006年3月8日,河南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李清林(中)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並與校領導合影
2005年4月9日,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葉冬松(右一)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
2006年9月9日,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葉青純(中)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
2002年1月13日,河南省副省長、時任焦作市委書記秦玉海(前左一)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
2006年8月16日,焦作市委書記鐵代生(左三)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
2007年7月5日,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路國賢(前左二)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
2001年11月8日,河南省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黃亮宜(中)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
2005年9月20日,焦作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楊樹平(右三),焦作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建華(左一)在焦作市委黨校調研
2002年1月20日,省轄市市委黨校大專體制規格評審會到焦作市委黨校評估驗收
2002年1月20日,省轄市市委黨校大專體制規格評審會領導和焦作市領導為焦作市委黨校“實事求是”校訓書壁揭幕併合影留念
2003年8月9日,全省黨校校長會議現場會在焦作市委黨校舉行
2006年1月17日,河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安平(右二)在焦作市委黨校視察
2005年5月19日,焦作市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在焦作市委黨校揭牌
2004年9月28日,焦作市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在焦作市委黨校揭牌
2007年5月16日,焦作市社會主義學院在焦作市委黨校揭牌
2005年1月28日,焦作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在焦作市委黨校揭牌
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
校領導與教職工代表探討黨校改革
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
教師深入企業調研
焦作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楊樹平(右)為焦作市委黨校兼職教授頒發聘書
焦作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楊樹平與焦作市委黨校首批兼職教授合影留念
焦作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楊樹平(右)為焦作市委黨校優秀教職工頒獎
定期舉辦教研論壇
召開科研工作座談會
河南省委黨校領導巡視考場
課件教學
新錄用公務員在黨校培訓時向國旗宣誓
學員模擬面試
在職研究生班結業典禮
2006年12月11日,焦作市文明辦檢查指導焦作市委黨校省級文明單位創建工作
2006年12月1日,河南省建設廳檢查驗收焦作市委黨校省級園林單位創建工作
2007年7月13日,河南省委組織部黨校教學水平調研組在焦作市委黨校調研
入黨宣誓儀式
參加焦作市歌詠比賽
舉辦書畫攝影展
舉行籃球邀請賽
恬靜的閱覽室
溫馨的學員樓
多功能學術報告廳
美麗的校園風光
榮譽附圖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建制沿革
第一節 黨組織沿革
校黨委沿革
黨委辦事機構沿革
校紀委沿革
機關黨組織沿革
第二節 行政組織沿革
領導體制沿革
內設機構沿革
第三節 編制沿革
編制管理
編制沿革
第二章 校園與校舍
第一節 原校園校舍
第二節 新校園校舍建設
校園規劃
基礎設施建設
綠化工程
第三章 幹部培訓
第一節 班次設定
第二節 教學方針與教學方法
教學方針
教學方法
第三節 課程設定與學習內容
課程設定
學習內容
第四章 函授教育
第一節 創辦與發展
第二節 教育體制與管理機構
第三節 專業學制課程
第四節 管理
招生管理
教務管理
考務管理
學籍管理
教材管理
教學管理
班級管理
黨性教育
第五節 聯合辦學
第五章 師資隊伍建設
第一節 師資來源
選調
大學生畢業分配
社會招聘
外聘
第二節 師資培養
知識更新
學術礪練
社會實踐
課堂練兵
師德培養
第三節 考核晉級
第四節 尊師重教
政治尊重
工作支持
生活關心
職稱評定
第六章 教學管理
第一節 體制機構職能
管理體制
教管機構
管理職能
第二節 教學內容與教學計畫
教學計畫的編制
教學計畫的組織實施
教學計畫內容
第三節 管理制度
主體班任課制度
專題申報制度
備課制度
試講制度
聽課制度
評教制度
第四節 學員管理
管理機構
入學管理
考勤考績
學籍管理
第七章 科研校刊
第一節 機構
科研處
學術委員會
第二節 制度建設
第三節 科研活動
理論研討會
科研成果展評
市情科研
科研講座
第四節 科研成果
第五節 校刊
創辦
欄目設定
作用發揮
發行
社會影響
第八章 圖書資料
第一節 圖書管理機構
機構沿革
主要負責人
第二節 設施
第三節 館藏
圖書
資料
報刊
經費
第四節 讀者工作
借閱制度
資料信息服務
服務方式改進
第五節 專業隊伍建設
第九章 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節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形勢政策教育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
第二節 第二教育課堂的建設和利用
第三節 創文明校園活動
第十章 人事工資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人員概況
第三節 幹部管理
幹部流動
幹部考核
競爭上崗
第四節 專業技術職務管理
第五節 工人管理
第六節 離休退休管理
第七節 工資福利
工資調整
第十一章 後勤保障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財務管理
歷史沿革
收支情況
財務管理的主要工作方式
制度建設情況
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財務檔案工作
第三節 校舍管理
第四節 水、電、暖管理
供水
供電
供暖
水、電、暖管理
第五節 服務設施管理
公用浴室管理
茶爐房管理
閉路電視管理
液化氣管理
腳踏車棚管理
第六節 設備物品管理
物品設備的配置
物品設備的管理和使用
第七節 食堂管理
歷史沿革
一伙食管理
設備購置
設施建設
一伙食財務管理
一伙食管理工作的改革
第八節 車輛管理
車輛的購置和使用
車輛及駕駛人員的管理
第九節 通訊管理
第十節 醫療保健
機構設定
醫療衛生工作
教職工保健工作
醫療費管理
醫藥費報銷
第十一節 衛生管理
第十二節 後勤隊伍建設
人員狀況
隊伍建設
第十二章 校辦產業
第一節 校辦工廠
第二節 校辦經濟實體及機構
第十三章 人物
第一節 歷任校領導簡介
孫平
尉延芳
張自如
趙登堂
黃瑜璋
邢憲和
李必成
沈明瑩
李俊彥
劉洪欣
高玉柱
顧國
李志立
邱仁旺
陳宗林
常安民
申政
王子林
程學紀
楊家卿
苗培恩
張瑞生
王曉葆
第二節 各處、室、部領導簡介
劉健珍
李琦
買銀鵬
張喜科
皇甫幼洪
畢康健
馮立新
第三節 教授、副教授、專家簡介
張秀枝
武瑞玲
黃瑜璋
陳毅民
陳海英
趙先海
余學文
吳希賢
高廣福
吳希章
李必成
王國祺
李建偉
張曉琴
雒嘉年
李東育
李松泉
胡百蘭
賈三學
皇甫幼洪
苗培恩
江長順
秦有德
唐江莉
畢康健
張喜科
劉世安
張瑞生
王國忠
楊勝利
亢保平
張艷莉
盧有枝
鄭冬生
秦待見
楊家卿
馮立新
邢文利
秦月季
劉健珍
楊繼紅
范沁河
余青
徐毅
張小雨
皇甫寶霞
李全意
趙國松
任耀傑
劉國重
申玉臣
秦紅霞
第四節 省市級先進人物簡介
楊家卿
苗培恩
張瑞生
張秀枝
李琦
李建偉
秦有德
甄福貴
申偉傑
馬長安
劉國營
買銀鵬
韓長明
鄭冬生
皇甫幼洪
張艷莉
張喜科
楊繼紅
李詠玲
卜蓮玉
亢保平
武瑞玲
范沁河
盧有枝
張小雨
張紅聰
附錄:文獻資料
中共中央關於印發《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的通知
中共中央關於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
中共中央關於印發《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的通知
關於焦作市委黨校機構規格的通知
關於李俊彥同志任職的通知
焦作市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印發中共焦作市委黨校(焦作市行政學院)機構編制方案的通知
關於楊家卿等五位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2000年以來主體班學員名錄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