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溫州市委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美麗浙南水鄉的實施意見

2013年10月21日,中共溫州市委、溫州市人民政府以溫委發〔 2013 〕80 號印發《關於建設美麗浙南水鄉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總體思路、目標和基本原則;主要任務;保障措施3部分。

主要任務是:實施污染源治理工程;實施防洪保全工程;實施河網綜合整治工程;實施億方引水工程;實施河口治理開發工程;實施水源地保護工程;實施水鄉文化提升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溫州市委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美麗浙南水鄉的實施意見
  • 印發機關:溫州市委 溫州市人民政府
  • 文號:溫委發〔 2013 〕80 號
  • 印發時間:2013年10月21日
基本信息,意見,

基本信息

2013年10月21日,中共溫州市委、溫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建設美麗浙南水鄉的實施意見》。

意見

中共溫州市委 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美麗浙南水鄉的實施意見
溫委發〔 2013 〕80 號
各縣(市、區)委、人民政府,市直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治水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和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以治水為突破口,打造美麗浙南水鄉,改善溫州環境,推進轉型升級,現就大力開展美麗浙南水鄉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思路
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以“治源控污、截污納管,強塘固堤、防洪保全,引水入城、清淤疏浚,建庫保源、築壩蓄淡,活水入園、人水和諧”為抓手,大力實施以污染源治理、防洪保全、水源地保護、河網綜合整治、億方引水、河口治理開發、水鄉文化提升為主要內容的“水鄉建設千億工程”,不斷提高科學治水、蓄水、調水、用水的水平,切實修復水生態、美化水環境、保障水安全、提升水功能、儲備水資源、強化水管理、弘揚水文化,努力把水“蓄起來、連起來、活起來、淨起來、美起來、親起來”,加快打造“湖庫相連、江河相通、山水相融、林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相親”的美麗浙南水鄉,為溫州“趕超發展、再創輝煌”創造水優勢。
(二)總體目標
到2014年底,各縣(市、區)、市級功能區至少建成一處具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美麗水鄉示範流域、示範鄉鎮(街道)、示範片區(具體標準另行制定),並帶動各區域、各流域、各村鎮全面推進美麗浙南水鄉建設。
到2015年底(規劃近期),全面完成垃圾河、黑臭河和重點污染行業整治任務,全面建成污水、垃圾收集和處理系統,完成珊溪水利樞紐等重要水源地整治任務,主要城市(鎮)防洪能力基本達到標準(市區、縣級城市、中心城鎮分別達到100年、50年、20年一遇標準),全市水環境、水生態得到明顯改善,防洪減災能力顯著提高,水鄉文化得到明顯提升和展現。
到2020年底(規劃遠期),基本完成各項規劃建設任務,美麗浙南水鄉基本建成;到2030年底,全面建成獨具溫州地域特色和文化風采、人水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美麗浙南水鄉。
1、讓水蓄起來。通過建設水庫、堤閘、翻水站,開挖河道湖泊等,增加可利用水資源總量。規劃近期增加蓄水量約1億方;遠期新增10億方,建成區水面率提高到6%以上,新建城區水面率達到8%以上,新建圍墾區水面率達到12%以上。
2、讓水連起來。通過打開卡口、貫通盲河,建設渠道、引水入河,形成渠庫相連、河湖相通的大水網,改善水生態、提升水環境。
3、讓水活起來。實施“活水暢江河”,建設引調水工程,加大生態調水量,增強水體流動性。規劃近期溫瑞、瑞平塘河年生態調水量達6億方,重要水域每月換水一次以上。
4、讓水淨起來。規劃近期市控以上監測斷面主要指標逐年下降,出境斷面穩定達標;重點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Ⅱ類;甌江、飛雲江幹流水功能區達標率為100%,鰲江幹流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75%;平原河網全面消除黑臭現象,主要水質指標達到Ⅴ類標準;全市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5、讓水美起來。實施拆違建綠工程,2015年底前基本實現無涉河違章,平原河道保潔率達100%,河岸綠化美化率達90%以上,重要江河沿岸、交通幹線沿線80%以上的村莊、城鎮林木覆蓋率達到30%以上。
6、讓水親起來。規劃近期新建、改造、提升濱水公園500座,建設50個水鄉文化宜居社區、村鎮,建設15個生態文化園,全面提升廣大民眾對水的親近感和水鄉生活的幸福感。
(三)基本原則
1、堅持科學治水。充分遵循自然規律、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充分考慮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工程技術、生態技術、信息技術,堅持科學規劃、科學論證、科學實施,堅持統一規劃、分級實施、分期治理,急而不躁、穩紮穩打。
2、堅持源頭治水。始終堅持先治污、後調水,先截污、後蓄水,先陸域、後水域,先保全、後美觀;在工程建設時序安排、資金投入統籌協調等方面,要以污染源治理工程、防洪保全工程、水源地保護工程以及黑臭河垃圾河治理等為先、為重、為急。
3、堅持系統治水。以總體規劃統領相關專業規劃和各地治水規劃,做到水中岸上立體治理、江河湖海同步治理、大河小河統籌治理、近期遠期持續治理、城市農村全域治理、保全全親水景協調治理,實現洪水、潮水、污水、飲用水“四水共治”。
4、堅持生態治水。按照環境先行、生態優先的要求,綜合運用清淤疏浚、盲河貫通、岸坡整治、生態修復、生物治污、拆違建綠、生態調水等措施,注重發揮水生動植物的天然淨化作用,改變傳統的硬質護岸和渠化河道方式,保持和修復河流自然形態和風貌。
5、堅持依法治水。按照建管並舉的要求,既要重在建設,在工程措施上下功夫,從根本上提高美麗浙南水鄉建設的硬體基礎;又要重在管理,在非工程措施上見實招,從長效管理上提高軟體支撐和制度保障。
6、堅持全民治水。始終堅持民主決策,建立公眾參與機制,充分發揮人民民眾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夯實美麗浙南水鄉建設的民眾基礎。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污染源治理工程
建設美麗浙南水鄉,“治污”是根本,總體要求是達到“三個100%”,即:2013年底前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2014年底前城鎮污水應收盡收、應處盡處,處理率達100%;2015年底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行政村覆蓋率達100%。
1、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近期全市重點建設50個污水處理項目;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達標排放工程,到2015年底前,所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達標排放;同時,建成投用3座配套污泥處置設施,規劃建設污泥處理後飛灰消納場地,有效解決飛灰問題。(牽頭單位:市住建委、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市公用集團、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2、城鎮污水收集系統建設。規劃近期全市完成799公里管網建設(中心鎮要全面完成);開展老片區管網整改,提高污水收集效率;注重入戶管網建設,確保做到污水應收盡收。最佳化收集系統布局,實行大集中與小分散相結合的污水輸送處理方式,有條件的區域可獨立設定小型污水處理廠。加強市區新建道路配套的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牽頭單位:市住建委,責任單位:市公用集團、市城投集團、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3、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提升、新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採取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或村域自建生態化治理設施的辦法,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覆蓋率;或者分散建設生活污水淨化沼氣工程,就地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實現達標排放。至2015年底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覆蓋率100%,接管率50%。(牽頭單位:市委農辦〈市農業局〉、市住建委、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市公用集團、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4、生活垃圾處理。近期規劃建設一批垃圾中轉站、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焚燒廠等垃圾處理設施;進行全天候的河道保潔,保證河面和河岸基本無垃圾、漂浮物;著力構建多元化鄉村環衛運作體系,全面消除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並完成生態修復;做好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加強建築泥漿入河管理。制定港口碼頭污染物接收建設規劃,建設船舶生活污水、船舶垃圾、船舶油污水接收設施。(牽頭單位:市住建委、市城管與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溫州海事局,責任單位:市公用集團、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5、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各縣(市、區)要於2014年3月底前完成編制生態畜牧業規劃和調整畜禽養殖禁限養區,劃定畜牧業生產功能區。到2015年底按農牧緊密結合要求配套消納耕地,確保實現規模養殖場糞污零排放,畜禽排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7%以上。畜禽禁養區(及水源保護地)和離主幹河道50米以內的養殖場,一律予以拆除清理。2013年力爭完成年出欄生豬500頭規模場的生態化、設施化改造。2014年6月底前完成鹿城區、樂清市、瑞安市、平陽縣、蒼南縣、文成縣城鄉垃圾(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
推行測土配方施肥和減量增效技術,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使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準施藥等技術。(牽頭單位:市委農辦〈市農業局〉、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6、產業整治提升工程建設。按照“淘汰一批、入園一批、轉型一批、升級一批”的思路,全面推進電鍍、造紙、印染、製革、化工、合成革等重點污染行業整治提升,到2015年底前,實現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明顯最佳化,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下降。大力發展小微企業園區,積極引導江河沿岸小微企業入園生產,實行園區統一管理、污水集中處置。嚴格環境準入標準,凡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區要求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凡不符合排污總量削減、替代比例條件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經信委,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7、江河兩岸污染源監管。一是加強排水許可證發放管理, 2015年底前完成已截污納管區域排水戶排水許可證發放工作,加大對無證排水和超標排水行為的執法監管力度,建立健全排水管理的長效機制。二是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堅持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嚴格實行涉水污染源管理“五個一律”:沿岸各類非法企業一律予以取締;對惡意環境違法企業一律實施高限處罰;對破壞環境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一律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工業企業、餐飲業和各類服務業有納管條件的,一律予以限期納管;所有向水體直接排污的企業一律要求做到穩定達標排放,目前尚不能做到穩定達標排放的,必須立即開展整治提升。三是加強泥漿入河管理,開展市區建築泥漿專項整治行動,建立河道聯合巡查制度,推行建築泥漿行業誠信考核辦法,完善泥漿管理機制,有效防止泥漿非法入河。(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城管與執法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二)實施防洪保全工程
全面推進甌江、飛雲江、鰲江三大流域綜合治理,加快推進8項獨流入海治理中央項目、市區郭公山至解放路口百年一遇防洪堤等重點防洪保全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永嘉南岸水庫。
全面推進溫瑞、瑞平、柳樂虹、江南四大平原防洪排澇能力建設,重點加快50箇中心鎮的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和中小河流整治,加固小流域堤防100公里;全面建成鹿城北排工程、永嘉應急排澇工程等骨幹項目,切實提高重點內澇區域的防洪排澇能力。
全面推進城市蓄洪防澇工程建設,在甌江口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甌飛新區以及瑞安濱海新區、平陽濱海新區、蒼南江南塗等新建圍墾區域內,規劃建設城市平原水庫,大幅增強平原地區城市蓄洪防澇能力,同時增加城市蓄淡能力和湖泊濕地面積,打造環庫水岸景觀帶,提升水鄉城市品質。(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市城投集團、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三)實施河網綜合整治工程
1、修復千里生態河道。以溫瑞塘河、瑞平塘河等平原河網為重點,開展水生態修復工程。採取人工修復和自然修復相結合,通過保護、種植、養殖、繁殖不同的生物和微生物,實施“小魚治水”,改善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增加水體的自淨能力,減輕水體污染,提高河道美學價值,創造優美的水生態景觀。加強市區新開發區域的河道整治和配套污水管網建設,達到浙南水鄉建設要求。(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市城投集團、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2、建百個濱水公園。結合河道整治、“三改一拆”、“兩清行動”、農房集聚等,開展濱水公園建設,其中市本級及三區建設100個,其他中心鎮各建設8個左右。(牽頭單位:市城管與執法局、市住建委,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3、建千里江河海岸景觀帶。以海岸基幹林帶建設為重點,加強海岸帶綠化建設,建成海岸森林生態旅遊景觀帶;以三大江幹流及其主要支流兩岸綠化為重點,建成“三江六岸”景觀林帶;以溫瑞塘河等綠化為重點,建成各具特色的塘河生態文化森林旅遊景觀帶。同時建設濱海(江、湖)慢行系統(綠道),在適宜地段設定濱海(江、湖)休閒、康體、運動、遊覽設施,進一步豐富拓寬涉水旅遊目的地(景觀)。(牽頭單位:市林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旅遊局、市體育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4、建十個萬畝濕地(湖泊)。通過開挖河道、清淤疏浚、植物配置等措施,保護和改造已有濕地;結合防洪能力、水面率和河網分布情況,開挖一批湖泊;開展濱海濕地的保護與修復,重點保護濱海水禽棲息地濕地,加強灘涂濕地紅樹林造林和保護。在全市範圍內建設10個以上的生態濕地及若干濕地保護區,規劃近期主要實施三垟、三溪等濕地,並對樂清市西門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等加強保護。(牽頭單位: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交通運輸局,責任單位:市交投集團、有關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5、拆三級河道違章建築。深入開展“三改一拆”整治活動,進一步強化沿河違章建築拆除和綠化景觀建設。市、縣、鄉三級河道一律按照標準,拆除沿河違章,同步實施綠化、美化和游步道建設等工程。(牽頭單位:市城管與執法局、市住建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6、實施活水暢江河及水鄉信息化工程。在污染源治理基礎上,提高生態環境調水總量,實施活水暢江河工程,加強平原河網的水力調控,完善調度方案,提高調水效率,促進水體流動,減少水流盲區,改善河網水質。同時開展水鄉信息化建設和水鄉重大課題研究,為美麗浙南水鄉建設提供科技支撐。(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有關〈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四)實施億方引水工程
充分挖掘珊溪水利樞紐、澤雅等水庫的生態調水潛力,改造提升甌江翻水站、潘山翻水站的提水能力,加快建設南岸水庫、飛雲江灘腳水利樞紐、樟嫩梓水庫等工程,深入研究論證甌江引水等工程的實施方案,充分利用區域內外的主、客水資源,不斷增加近遠期用於改善生態環境的水資源總量。(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有關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五)實施河口治理開發工程
1、以建閘築堤為依託,打造百里清水長廊。加強相關規劃的協調,深入開展沖刷、淤積、防洪等專題研究,在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上科學謀劃和論證楠溪江河口大閘、鰲江河口大閘、飛雲江河口大閘等項目,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增加江河清水水面面積、增加可用水資源總量,向兩岸平原提供充裕的生態環境用水,提升兩岸城鎮人居環境和城市品位。(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有關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2、以圍墾造地為依託,助推轉型升級和產業集聚。規劃近期重點實施甌飛一期、淺灘二期、西灣北片等14項37萬畝圍墾工程,完成圍墾圈圍5萬畝、完成造地9.6萬畝。以三大江河口圍墾造地為依託,建設河口產業集聚區,集聚區面積原則上不少於圍區總面積的10%,以承接整治提升的入園企業和水源地外遷人口,逐步實現轉型升級和產業集聚。規劃近期重點開發淺灘一期、丁山二期、宋埠–西灣、江南等圍區的產業集聚區。(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水利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甌飛開發建設管委會,責任單位:有關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六)實施水源地保護工程
以《珊溪(趙山渡)庫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規劃》為依據,繼續大力開展珊溪水源保護工作,努力完成一二級水源保護區人口搬遷任務,全面完成“五大”水源保護工程建設,使珊溪、趙山渡水庫水質穩定在Ⅱ類。澤雅等其他供水水庫參照珊溪水源保護工作模式,開展水源保護工作,確保供水水質達標。
加強水系源頭、江河兩岸、大中型水庫庫區等地區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設,加強低效林改造,增強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等森林生態效能。(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七)實施水鄉文化提升工程
挖掘浙南水鄉的文化特色,構建以甌江、飛雲江、鰲江和楠溪江、平原主塘河、濱海河網“三橫三縱”為主脈的千里水鄉文化長廊。規劃近期全市建設50個以上的功能健全、景觀優美、富有浙南水鄉文化特色的宜居社區、村鎮;建設15個以水源保護區、生態濕地為重點的生態文化園;建設一批具有水鄉文化特色的博物館、濱水廣場、主題公園、親水觀光平台、遊船碼頭等濱水開發空間;加強江河及沿岸文化遺產保護力度,著力推進溫瑞主塘河百里民俗文化走廊的建設;建設一批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努力形成具有地域水鄉風光特色的森林植物景觀帶。(牽頭單位:市文廣新局、市住建委、市城管與執法局、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市里成立美麗浙南水鄉建設領導小組,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第一副組長,相關領導任常務副組長、副組長,市有關部門(單位)和各縣(市、區)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承擔全市美麗浙南水鄉保護、整治、建設、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和考核工作,統籌市級相關機構涉及水鄉建設的項目和工作。各縣(市、區)、市級功能區也要參照市里模式,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加強對美麗浙南水鄉建設工作的領導。(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編委辦,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二)多方籌集,保障資金。按照分層、分期、分類、多源的原則,科學制定多元化資金保障方案。一是統籌治水資金,加強財政投入。對各部門、各行業分散投入的治水資金進行梳理和整合,統籌使用各類治水資金,切實加大政府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二是利用現有平台,加大融資力度。以政府財政投入為引導,以整合利用現有國有企業為主體,打造市、縣兩級水鄉建設投融資平台;市本級項目根據性質和類別分別由市屬國有企業集團作為融資平台,並承擔項目前期、建設、運營等業主職責。三是創新項目包裝,爭取上級支持。認真研究上級部門的關注點和政策動向,加強與中央和省級水利、建設、交通、環保等部門的匯報溝通,打破行業歸口的限制,加強各部門合作,共同謀劃一批重點項目,做大項目規模、提升項目檔次,全力爭取列入國家、省級重點工程,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政策、技術支持。四是策劃招商引資,拓寬籌資渠道。突出美麗浙南水鄉建設招商項目的特色優勢和競爭力,策劃包裝一批招商項目,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以溫商回歸為契機,吸納社會資金,集中社會力量,推進美麗浙南水鄉建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招商局、市國資委,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三)研究政策,創新機制。一是嚴格治水項目退出機制。已經列入總體規劃的項目,必須嚴格按計畫組織實施;經深入論證確需調整實施計畫的項目,須經市水鄉建設領導小組或市水鄉辦同意。二是創新項目管理模式。將環保、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工程項目實施物業化管理,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三是落實河道“河長”制度。實行全市範圍“河長”全覆蓋,由各級行政一把手任“河長”,對管轄區域內河道水環境質量負總責。四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五是落實重點污染企業聯繫制。為全市重點污染源企業配備環保聯絡員,每月兩次上門開展“送法律、送技術、送服務”;建立環境監察“一企一檔”,做到“服務到家、監察到位、執法到底”。六是完善重污染企業關閉、搬遷和集中園區建設等方面的鼓勵扶持政策。七是實行項目建設領銜制度。完善“一項工作,一位領導,一個小組,一抓到底”的市、縣領導領銜和鄉鎮部門掛鈎工作機制,並實行捆綁式考核。(責任單位:市委政研室、市環保局、市水利局、市財政局、市經信委,各縣〈市、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四)加強監督,嚴格考核。制訂考核辦法,將美麗浙南水鄉建設列入市委市政府對各縣(市、區)及市有關部門年度工作績效考核重點內容,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全程督查考核機制,由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考績辦牽頭組織開展美麗浙南水鄉建設工作督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督查、整改意見,確保各項工作真正得到落實。建立考核結果運用體系,並建立約談機制,將美麗浙南水鄉考核成果作為對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相關負責人獎懲的重要依據。(責任單位: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考績辦、市發改委)
(五)強化科研,提供支撐。設立溫州市“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簡稱“水專項”),為建設美麗浙南水鄉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重點支持六個方面:一是廣泛開展水生態修復技術的試驗研究,充分借鑑國內外有關研究成果和已有技術,做到人工修復與自然修復有機結合。二是深入研究“活水暢江河”課題,加強平原河網水力調控,提高水體流動性。三是開展獨流入海河流河口建閘可行性科學論證工作,解決泥沙沖淤、防洪排澇等課題。四是深入開展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研究,提高水資源重複利用率。五是開展初期雨水等地表徑流截留措施研究。六是開展軟土地基與剛性管網技術研究,科學安排截污管線布局。另外,要開展河道淤泥分類處理課題研究,將淤泥分類處置後用於制磚、土壤肥料、圍墾造地等綜合利用。(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市住建委)
(六)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新聞媒介,採取各種方式,大力宣傳建設美麗浙南水鄉的重大意義,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積極營造推進美麗水鄉建設的濃厚輿論氛圍。建立愛水護水機制,充分發動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樹立治水工作的先進典型。機關工委和工青婦等部門(單位)要發揮各自優勢,研究提出發動幹部民眾參與美麗浙南水鄉建設的具體方案,吸引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美麗浙南水鄉建設。(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工商聯、各新聞媒體)
中共溫州市委 溫州市人民政府
2013年10月21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