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泰州市姜堰區委黨校

中共泰州市姜堰區委黨校

中共姜堰市委黨校是在中共姜堰市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其主要職能是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培訓、輪訓市級機關和鄉鎮機關現職領導幹部中層幹部後備幹部企事業單位領導幹部;在職幹部學歷教育等。1997年7月,建立姜堰市行政幹部學校後,市委黨校增加了在人事部門指導下,培訓、輪訓公務員的職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姜堰市委黨校
  • 創辦時間:1997年
  • 類別:公立學校
  • 所屬地區:泰州市
機構設定,主要工作,黨校新校區,地圖信息,

機構設定

中共泰縣委員會黨校是民國30年5月中共泰縣黨組織在蔣垛北夏莊秘密舉辦的黨員幹部培訓練班基礎上,1957年改建而成的。1994年7月27日,民政部批准泰縣撤縣建市,中共泰縣委員會黨校更名為中共姜堰市委黨校。1988年,泰縣編委同意內設辦公室、理論教育科、教務科、行政科。1995年5月4日,省委組織部、宣傳部、黨校研究同意姜堰市委黨校為中專體制。1997年7月28日,姜堰市委建立姜堰市行政幹部學校,因實施公務員管理,改掛“姜堰市行政學校”牌子,與市委黨校合署辦公。同年8月9日,市委決定市委黨校為市委直屬事業單位、正科級。1998年5月13日,市編委同意市委黨校內設辦公室、教育科、培訓科、函授科和行政科。同年6月16日,市委研究決定培訓教育統戰對象,建立姜堰市社會主義學校,在市委黨校掛市社會主義學校牌子。成立市社會主義學校管理委員會,市委黨校教學負責人為學校管委會主要成員之一。2001年9月3日,市編委批准建立市行政幹部學校後勤服務中心,隸屬市委黨校領導,性質為全民事業,實行企業化管理,自收自支。2002年9月,市委黨校行政科與辦公室合併,保留行政科編制。內設機構改變為辦公室、教育科、培訓科、函授科、後勤服務中心。2004年12月7日,市編委研究決定撤銷市行政幹部學校後勤服務中心。市委黨校將原劃歸校後勤服務中心和辦公室的行政科職責再次劃歸行政科。2007年4月,實施行政科與辦公室職責分開,內設機構恢復為辦公室、教育科、培訓科、函授科和行政科。同年12月,市委黨校和市行政幹部學校合署辦公,二塊牌子,一套領導班子。市委黨校掛姜堰市社會主義學校牌子。

主要工作

(一)幹部培訓
領導幹部培訓。1988年12月,為貫徹黨的十三大精神,舉辦區鄉鎮領導幹部培訓班3期。每期9天,培訓101人。培訓內容:商品經濟理論知識、外向型經濟基本知識。1989年12月———1990年3月,舉辦政工人員評聘大專、中專業職稱培訓班。開設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等課程,採用自學與面授相結合,單科獨進方法。中專水平參培230人,大專水平參培158人。1990年,舉辦組織、宣傳、紀檢、婦女等部門人員培訓班17期,培訓1590人次。1991年,舉辦宣傳、統戰、司法等部門人員學習江澤民“七一”講話培訓班5期,參培400人次。1992年舉辦各類培訓班21期,參培1737人次,其中鄉鎮副書記、副鄉鎮長41名參加“泰縣工業管理幹部培訓班”一年,培訓方法:理論學習與蘇南掛職相結合。1993年,舉辦領導幹部學習十四大報告培訓班和部門聯辦班11期,參培520人次。1994年,舉辦部門幹部學習黨的十四大報告等各類培訓班9期,參培1290人次。1997年,舉辦團市委、婦聯培訓班各1期,參培時間均為7天,參培計500人次。1998年,舉辦工委、鄉鎮書記讀書班、研討班、培訓班共8期,每期時間7天—1個月不等,參培合計720人次。1999年,舉辦市工業管理班、婦女幹部培訓班、新上崗公務員班等各類培訓班11期,參培360人次,時間7—10天不等。其中,工業管理幹部班,時間10天,學習方法採取黨校基礎理論授課與到蘇州農幹校工業管理知識授課相結合;新上崗局級幹部及優秀知識分子培訓班,邀請省委黨校教授分別作經濟形勢報告和“我國加入WTO”的專題報告。2000年舉辦市、鄉鎮各類幹部培訓班23期,參訓2049人次。其中,農業管理幹部、優秀科技人才培訓班,時間10天,授課方式採取黨校基礎理論授課與到蘇州農幹校農業管理知識授課相結合。2001年,舉辦市青年後備幹部班、民警素質教育培訓班、共青團幹部“三個代表”培訓班、鄉局級幹部理論培訓班、新上崗鄉局級幹部培訓班等8期,時間7天—3個月不等,參培1150人次。其中,市青年後備幹部培訓班3個月,培訓實施三結合:理論學習、專題考察與掛職鍛鍊相結合;黨校學習與外市學習相結合;筆試、測評與調研論文評比相結合。並彙編調研論文集。2002年,舉辦市統戰幹部、婦女幹部、團幹部、公安政工幹部、鎮長助理、知識分子、組織人事科(股)長、“四五”普法骨幹班共8期,時間7天—3個月不等;舉辦部門班19期,每期7天,合計27期,參培1235人次;舉辦計算機技能等級培訓班6期,參培145人次,通過江蘇省計算機中級考試122人。2003年。舉辦市新上崗鎮局級幹部、統戰幹部、宣傳政工幹部、組織人事、計生法規、公務員依法行政、招商引資等各類培訓班8期,時間7—10天,參訓1120人次。舉辦計算機技能等級培訓班5期,參培260人次,通過江蘇省計算機中級考試250人。2004年,舉辦市級機關部門各類培訓班19期,時間7—10天,參培2348人次。2005年,舉辦各類班13期,參培500人次。2007年,舉辦各類培訓班7期,參培1539人次。
中青年幹部培訓班。1994年,市委黨校與鄉鎮、部門聯合舉辦中青年後備幹部培訓班5期,培訓170人次,每期培訓均為45天,培訓內容:一是文化、理論基礎知識;二是社會實踐,到村、企掛職。1995年,舉辦青乾班14期,培訓時間90天,參培501人次。1996年,舉辦市青乾班,市女青年幹部班以及大馮、淤溪、塘灣、寺巷、蔡官、太宇、野徐、蘇陳、交通局等青乾班14期,時間30—90天,參培人數798人次。1997年,舉辦市、鄉鎮、後備幹部班3期,時間1個月—1年,參培137人次,其中市青年幹部培訓班52人,1年時間,在黨校學習14天,結束後赴鄉鎮掛職。1998年,舉辦青年後備幹部培訓班9期,培訓時間1—5個月,其中,5月26日市中青年幹部理論研討班開學,9月,赴浙江沿海地區考察,10月30日,市委書記參與學員結業座談會;11月11日,青乾班開學,時間3個月,培訓期間,組織考察本市鄉鎮及上海浦東、蘇南等地。1999年,舉辦鄉鎮青乾班12期,時間20—30天,參培310人次。2001—2002年,舉辦市青年後備幹部培訓班2期。2004年,舉辦市年青幹部赴企業任職理論培訓班1期,時間1年,參培35人,培訓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黨校集中理論培訓;第二階段,赴企業任職8個月;第三階段,送高校培訓。2006年,舉辦市機關青年幹部到村任職培訓班1期,時間5天,參培34人。授課內容:實施跨越發展戰略,加快我市新農村建設進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的思考;村財務管理;促進計生工作再上新台階;《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輔導;村容環境整治;《信訪條例》輔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當前農村重點工作和熱點問題;當好村幹部經驗介紹。2007年舉辦市、鎮青年幹部培訓班3期,參培時間均是7天,153人次,其中授課邀請省委黨校教授作創新思維、政務禮儀與領導形象報告。
基層幹部培訓。1988年,舉辦對外經濟業務幹部培訓班,培訓對象為各外貿企業廠長以及工業產值300萬元以上的企業廠長1期,培訓時間7天,培訓189人次,培訓內容為本縣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及對策;鄉(鎮)企業開拓與行銷;對外經濟法律、涉外經濟契約等。1991年,舉辦鄉(鎮)企業業餘黨校《農村商品經濟基礎知識》培訓班1期,時間4天,參培40人。1992年首次舉辦官莊鄉、溱潼鎮合辦的工業管理幹部培訓班1期,時間7天,參培50人。1993年,舉辦太宇鄉工業企業幹部培訓班、中外合資華泰油脂飼料有限公司職工培訓班、泰縣石油公司職工培訓班3期,每期7天,參培130人。1997年,舉辦市屬工業企業青年幹部培訓班1期,時間3個月,參培40人,其中在黨校基礎理論學習45天,赴工廠掛職45天。1998—2000年,舉辦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和非黨人士培訓班4期,每期5天,參培人數276人次,培訓內容:系統開設私營企業法律法規課程。2001年,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宗教人士愛國主義及法律法規培訓班2期,時間3—5天不等,合計參培150人次。2003年,舉辦入黨積極分子、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4期,參培訓時間3—10天,培訓380人次。2004—2006年,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3期,每期3天,參培204人次。2007年,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1期,參培68人次,市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職業化管理培訓班1期,時間5天,培訓401。
二、教學科研
1985年7月,全國黨校工作會議紀要指出:“科研和教學同樣是黨校工作的中心。”市(縣)委黨校(行政幹部學校)教員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結合市(縣)情,調研改革開放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撰寫論文供市(縣)委、市(縣)政府決策參考。1988年起,每年外請2—3名教員參加上級黨校培訓、輪訓、學術研討會。1993年,縣委黨校師資不足,首批聘請組織部、科委、體改委、工商局、稅務局等單位有教學經驗的人員11名擔任黨校兼職教師。1994年,縣委黨校安排教員參加農村示範村工作組活動,組織教員到野徐、罡楊、白米等鄉鎮調查研究村情,並形成教員教案調研製度。1998—2007年,教學改革形成“四堅持(集體備課、教員新課試講、領導聽課、學員評課)制度。2000年,市委黨校採取有針對性的內外結合二外一聯的新路子。(1)外聘教師。藉助外力來補已之短。相對固定地外聘數學、外語、微機、法律等學科的兼職教員四人。同時,為滿足主體培訓班的教學要求,聘請本市有關部門負責人作為客座講題,輔導土管、環保、計生基本國策和司法、農經、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的知識。結合國內外重要形勢變化和姜堰市中心工作,邀請知名專家學者教授到校、市作形勢報告和學術報告。(2)外出辦班。市委黨校針對黨校管理力量不足的問題,向外送培辦班辦法。從高考落榜生中招收42人送揚大工學院市場全日制委培行銷專業。另外,配合組織部門到蘇南舉辦工業、農業管理幹部培訓班,努力使學員增長知識,開拓眼界。(3)聯合辦學。與揚大聯合舉辦大專專業證書班,招收市級機關、鄉鎮領導和中層幹部後備幹部學員400多名。2004年,市委黨校承擔《姜堰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評估與分析》調研課題。調研報告作為市委九屆九次全會的會議材料發至每位與會者。同年,市委黨校配合市委進行“大局觀、法制觀、創業觀”教育,獨立承擔“大局觀”的調研和講義的編寫。2005年,經市委批准,市委黨校創辦《學習》雜誌,為全市黨政幹部提供培訓、學習、交流平台。2006年,市委黨校組織教員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型專題調研活動和教員暑期社會調研活動,形成調研報告18份,2007年,組織教員開展“姜堰市建設宜居城市”調查研究,形成2個主報告和7個分報告,彙編成《姜堰市建設“宜居城市”調研報告集》,供市領導及相關部門領導決策參考。市委黨校(泰縣縣委黨校)從1988—2007年間,在省以上刊物發表文章169篇,市級刊物發表文章169篇,著作7部,市情調研報告29篇,編輯發行《學習》雜誌16期。
三、函授教育
1985年7月,全國黨校工作座談會紀要指出:“中央黨校開辦的函授學院和省級黨校開展的函授教育,對於加快幹部培訓是有利的”。縣委黨校根據全國黨校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黨校貫徹全國黨校工作座談會紀要下達的指標任務,1988—2007年,實施函授教育招生(1991—1993年省委黨校未下達招生指標)。合計畢業函授學員5522人,其中函授本科畢業學員1531人,函授大專畢業學員3141人,函授中專畢業學員850人。
四、基礎設施
1988年—1989年,縣委黨校基礎設施是1979年建成的平房宿舍和部隊營房改成的教室。1990年,中央15號檔案明確規定了黨校的培訓目標、師資隊伍、經費來源等。1993年,縣委黨校建成辦公、教學綜合樓1200平方米。1996年,建成1000平方米75座位的浴室。1997年,建成了可以容納500人同時就餐的食堂大樓。2000年,建成了2600平方米180張床位的學員公寓樓。2002年,建成了1874平方米集10個教室(含報告廳)和圖書館於一體的教學大樓。2006年,為適應召開大型會議需要,改造裝飾建成容納778人的大禮堂。1988年—2008年,綠化校園面積達4300平方米,鋪建道路3362平方米。添置教學辦公設備有:複印機1台、傳真機1台、中央黨校遠程教育設備1套、電腦16台、筆記本2台、電視機38台、數碼攝像機1台、轎車1輛。

黨校新校區

10月11日下午,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戴兆平來到黨校新校區建設工地,視察指導工作,常務副校長刁義峰,錦宸集團相關負責人、項目公司負責人、黨校新校區建設工地責任人全程陪同。
戴兆平查看了黨校新校區施工現場,了解了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對目前各項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要求,要確保資金到位,合理安排工期,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設進度,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2019-10-12 11:32:04

地圖信息

位置:姜堰鎮羅塘西路11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