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全面把握綠色發展的總體要求、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提高城市發展品質、推進經濟綠色發展、強化綠色發展制度保障、確保各項部署落實見效6部分20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的實施意見
- 制定機關:成都市委
- 通過時間:2016年9月11日
簡述,意見,
簡述
2016年9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的實施意見》。
意見
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推進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的實施意見
(2016年9月11日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關於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屆七次全體會議經過深入研究,就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全面把握綠色發展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城市是有機生命體,統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統一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健全綠色制度體系,不斷推進特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為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美麗四川作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任務
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城市生態承載力不斷增強,民眾綠色發展獲得感持續提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努力打造碧水藍天、森林環繞、綠草成茵、綠色出行、宜業宜居的美麗中國典範城市。
——空氣品質明顯提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穩中有升,占比力爭達70%,冬季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到2020年,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小於50微克/立方米。
——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污染嚴重水體大幅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到2020年,主城區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環城生態區湖泊水系全面建成,岷江、沱江等成都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70%以上。
——生態安全格局加快完善。區域大綠隔體系初步形成,龍泉山森林公園基本建成,“兩山兩環、兩網六片”生態屏障基本形成。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得到改善,森林覆蓋率、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40%、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
——綠色出行更加便捷。初步形成地上地下多網融合的公共運輸體系,以捷運為主的軌道交通成為主要出行方式,交通擁堵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到2020年,中心城區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65%以上,其中軌道交通占公共運輸出行的50%以上。
——城市功能品質明顯提升。城鎮空間布局更加合理,“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網路城市群和大都市區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人文魅力更加彰顯,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
——綠色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初步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成長型產業和新興先導型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重點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持續下降。到2020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翻一番。
——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進展,生態環境地方性法規、標準和技術規範體系基本形成。綠色價值取向在全社會普遍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成為社會風尚。
二、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
(三)有效改善空氣品質
推進工業減排。加強火電、水泥、平板玻璃、石油化工等重點行業污染治理,推進燃煤鍋爐綜合治理,實施工業鍋爐、窯爐清潔能源改造,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大幅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
防治揚塵污染。積極推行綠色施工,嚴禁開敞式作業,不斷提高散裝水泥使用率,建設工地實行揚塵線上監測。深化道路揚塵綜合整治,全面落實渣土運輸車輛密閉和監控措施,推行道路機械化清掃等低塵作業方式。
加強尾氣治理。推行車、油、路協同管控,加強機動車尾氣環保檢測和治理,加速老舊機動車淘汰,加快推進低速汽車升級換代,推廣清潔能源汽車,全面推廣車用燃油國五標準,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控制。
嚴禁露天焚燒。強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監管,嚴格管控露天焚燒秸稈、垃圾、落葉等行為,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劃定禁止露天燒烤食品區域,逐步提高餐飲油煙淨化率和線上監控率。嚴格執行《成都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規定》,加大違法燃放煙花爆竹行為查處力度。
建設城市通風廊道。構建“6+X”通風廊道系統,引導東北和西北方向軟輕風貫穿城區,聯通建設區內河道、公園、綠地、道路等通風能力較強的區域,溝通生態冷源,促進空氣交換,緩解熱島效應。
(四)加強水生態環境建設
最佳化區域水格線局。傳承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城市水蘊,堅持項目化、工程化推進實施《成都市水生態系統2025規劃》,積極開展水生態文明試點,構建“六河、百渠、十湖、八濕地”水網體系。大力推進“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到2019年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實現水道、岸線、通道、綠化“四通”,打造“六河貫都、百水潤城”的水靈成都。
加強水環境治理。堅持生產、生活、生態用水“三水共治”,實施“源頭截污、過程阻斷、末端治理”全過程治理,實施河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嚴控金馬河、錦江、沱江流域總磷排放量。加強水污染防治設施建設與升級改造,重點對主城區、城鄉結合部以及現有合流制排水系統實施污水截流收集、雨污分流、初期雨水收集改造。推進水系跨區域聯防聯治。到2020年,中心城區、郊區縣城及鄉鎮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8%、88%、75%,中心城區中水回用率達到40%。
提高防洪治澇能力。完善城市防洪排水系統,規劃建設深隧排水系統,開展中心城區低洼易澇區綜合治理與雨水管網系統改造,新建城區嚴格按照內澇防治標準進行排澇系統設計、建設。建立健全城區暴雨內澇監測預報預警系統,提高防汛指揮科學決策與調度水平。積極推進山洪災害防治區防洪治理工程建設。
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嚴格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快李家岩水庫等水源工程建設,啟動第三水源建設。加強地下水資源保護,嚴控地下水超采。強化紫坪鋪水庫、三岔湖、龍泉湖等重點生態功能水體保護。推進城鄉配套輸送水管網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到2020年全市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0%。
(五)著力夯實綠色本底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構建“兩山兩環、兩網六片”市域生態安全格局,夯實“山水田林湖”生態本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加強森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建設,築牢龍門山、龍泉山“兩山環抱”生態屏障,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基本建成龍泉山森林公園,啟動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
提升城鄉綠化水平。改造提升綠化景觀,構建“一區兩環、十五廊七河、多園棋布”總體綠化格局,到2020年城市綠地率達40%以上。推進集中建綠、身邊增綠,加快建設公園綠地系統,基本達到“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發展立體綠化,推行屋頂綠化、棚架綠化、破牆透綠、立交橋綠化,豐富城市空間綠色層次。加快綠道建設,建成全域覆蓋的三級綠道網路,串聯城鄉綠色空間。深入實施“增花添彩”工程,加快建設一批觀花賞葉聞香品果走廊和基地,再現“花重錦官城”勝景。
強化土壤污染防治。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實施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準入管理,防範人居環境風險。嚴控新增土壤污染,開展重點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促進農業生產化肥和農藥減量控害,防止水稻田等具有保護價值的人工濕地面積減少和污染。推進糧食生產基地、菜籃子基地、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地重金屬和有機物污染土壤治理修復。開展涉重金屬污染企業搬遷跡地、垃圾填埋場等綜合治理和修複試點。開展土壤污染調查,加強土壤環境監測預警,建立土壤環境管理資料庫和區域污染防治信息管理平台。
三、提高城市發展品質
(六)推進綠色城鎮建設
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推動城市空間形態從單中心向雙中心、從圈層狀向網路化的戰略轉型,推動空間結構與城市規模、產業發展和生態容量相適應,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路城市群和大都市區發展格局。進一步最佳化市域城鎮體系,建強“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核心區”兩大極核,按照“獨立成市”理念推進衛星城建設,同步推進小城市、特色鎮建設,連片推進“小組微生”新農村建設。拓展城市外部空間,提升成都平原城市群“1+7”城市聯動發展水平。
建設海綿城市。以“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為原則,全面實施海綿城市“五大工程”,合理採取“滲、蓄、滯、淨、用、排”等措施,逐步實現城區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到2020年,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加快推進“雙核十四片”綜合管廊建設,形成國內示範、引領西部、規模適中、分片成網的現代綜合管廊系統,搭建管廊信息平台,實施管網智慧型監測。支持有條件的區(市)縣建設綜合管廊。到2020年,全市綜合管廊總長度達到200公里以上。
打造綠色街區。全面推行“小街區規制”,統籌規劃控制街道寬度、路網密度、用地尺度,完善生活配套,形成相互融合、脈絡通暢、宜業宜居的有機小街區,提升微循環、增強通透性、體現人情味,延續城市發展文脈。以複合用地功能為支撐,就近完善城市公共配套,促進區域職住平衡。適度增加開敞空間,減少街道、廣場等開敞空間的地面硬化。
推廣綠色建築。嚴格執行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注重建築文化風貌,提升建築品質。在舊改、棚改、立面綜合整治等工作中同步實施建築節能改造。推進建築工業化,提高裝配式建築比例。到2020年,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占比達到60%以上。
完善市政設施。最佳化完善水、電、燃氣、公安、消防、園林、環保、通訊等市政公共設施,規劃建設一批大型文體公共服務設施。加強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築垃圾、醫療廢棄物、危險廢棄物、污泥處置等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完善生活垃圾轉運站、公共廁所、農貿市場、公共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加強城市道路橋樑等市政設施維護管理。
建設美麗鄉村。堅持“宜聚則聚、宜散則散”原則和“四態合一”理念,加強鄉村規劃設計,最佳化村落和人口布局。按照“小組微生”要求,推進新農村綜合體建設,打造“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村。推進農村生態扶貧,實施農村畜禽養殖、農業生產等面源污染治理,加強農村綠化美化,注重鄉村文化保護傳承,打造一批“綠色成都·美麗鄉村”品牌。
(七)構建綠色交通格局
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構建“空、鐵、公、水”四位一體的現代立體交通網路體系,打造暢通西部、聯接全國、通達全球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提升和拓展“蓉歐+”戰略,加快天府國際機場建設、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和成都國際鐵路港建設,著力構建“兩港三網”,打造國際空港樞紐城市和國際鐵路樞紐城市。加快構建“148”高鐵交通圈,統籌建設“二環十射”鐵路網,打造國家高鐵樞紐城市。完善“三環十三射”高速路網,推動形成成渝西崑貴“鑽石經濟圈”高速公路骨架,打造國家區域高速公路樞紐城市。深化與重慶、武漢、瀘州、宜賓等港口的合作,構建通江達海的鐵水、公水聯運系統。鞏固成都西南地區骨幹網路樞紐地位,推動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城市建設,打造國際性區域通信樞紐城市。
建設軌道交通大都市區。堅持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主導綠色交通發展方向,強力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計畫,推動捷運、市域大鐵、有軌電車等多網多制式融合,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出行暢通便捷安全。實施“650+”軌道交通計畫,每年至少開通2個軌道交通項目,建成以“雙核”為中心的半小時軌道交通圈,到2020年運營里程達500+公里,在建里程達150+公里。加強與資陽、眉山、德陽等周邊城市軌道交通對接,加快形成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網路體系。
深化公交都市建設。構建中心城區與近遠郊區(市)縣便捷高效、通達有序,地上地下無縫銜接、立體換乘的公共運輸運輸服務體系。推動市域鐵路公交化運行,力爭2020年形成200公里鐵路公交化運營網路。發展大容量公交和微循環公交,提高公交調度效率,提升線路接駁能力。規劃建設一批“P+R”停車場。深化“人+綠道+腳踏車”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實施“網際網路+公共運輸”,加快構建智慧型交通體系。
(八)提高特大城市治理水平
推進依法治理。強化立法頂層設計,研究制定《城市綜合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加快構建適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需要的城市法治框架體系。加強法治文化培育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政府依法行政、企業合法經營、市民守法自律。深入推進平安成都建設,健全治安防控“五張網”,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確保城市安全、社會安定、市民安寧。
推進系統治理。加快推動城市從傳統“管理”向現代“治理”轉變,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協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構建政府、社會、市民等多方參與、多元共治的現代治理體系。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重心下沉,加強基層民眾自治組織和社會組織培育,不斷提升格線化、精細化、標準化、常態化治理水平。
推進智慧治理。加強城市感知系統建設,實施“寬頻成都”行動計畫,構建智慧型交通、智慧型建築、智慧型地下管網、智慧型城管、智慧型安全保障為一體的智慧型化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管理體系。完善城市智慧管理服務,強化大數據的歸集、發掘和利用,推進醫療、教育、養老、就業、社保等領域智慧套用和示範推廣。創新政府行政管理手段和服務方式,建立完善企業與政府、市民與政府、安全與政府互動平台,促進城市服務網、民生網、安全網“三網合一”,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環境。
四、推進經濟綠色發展
(九)加快產業綠色化轉型
深入實施《成都製造2025規劃》,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探索開展綠色評價,實現生產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業態互補、高中低端協同融合發展。深入實施《成都市服務業發展2025規劃》和服務業提升行動,大力發展新興先導型服務業,提高生產性服務業比重,提升生活性服務業質量,加快建設國家服務業核心城市。深入實施《成都市統籌城鄉2025規劃》,提升農業組織化、品牌化、資本化水平,增強農業基礎性、戰略性、生態性功能,推動農業向集約式、經濟型、現代化轉變。
(十)積極發展綠色產業
加快金堂、成華、錦江等節能環保裝備製造和服務業基地(園區)建設,推進新津雙流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加快太陽能光伏發電、水電、核電、頁岩氣等新材料、新裝備研發和生產,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最佳化全域旅遊空間布局,統籌推進“三湖一山”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培育發展特色旅遊業態,加快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城市。推進“成都中心”、 城市音樂廳及音樂坊、露天音樂廣場、奧體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提升大熊貓、金沙、武侯祠、杜甫草堂、青城山-都江堰等國際文創產業品牌,打造國家音樂產業基地、藝術品原創基地、動漫創意產業基地,培育發展文創產業和音樂產業。
(十一)促進資源綠色高效利用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加快建立循環型工業、農業、服務業產業體系,研究推進靜脈產業園區建設,提高全社會資源產出率。推動工業、建築、交通、商業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加快低碳城鎮、低碳社區、低碳園區試點示範,逐步提高節能標準。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收運、分類處置。強化土地利用規劃管控和用途管制,實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加強地下空間綜合開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發展低耗水產業,推廣高效節水技術和產品,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
(十二)推動綠色科技創新
加強綠色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突破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新能源開發、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領域關鍵技術。打造一批綠色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中介服務機構,加快成熟適用技術示範套用。最佳化綠色科技創新環境,強化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和司法保護,完善綠色科技創新人才引育、激勵、使用機制。
五、強化綠色發展制度保障
(十三)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法規規章“立改廢”工作,推廣環城生態區立法保護做法,逐步建立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體系。健全建設項目區域限批、環評機構信用評價、環境監理、重大決策專家論證、重大敏感建設項目社會風險評估等制度,加快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強聯合執法、綜合執法,依法查處各類環境違法違規行為。
(十四)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
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推行碳排放權和用能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契約能源管理、契約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建設西部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和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成都)中心。建立多元化生態激勵機制,積極探索生態環保財力轉移支付制度。
(十五)強化政策支持
認真執行國家關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全面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生態修復與建設、綠色科技創新等稅收優惠、獎勵政策,形成促進綠色發展的利益導向機制。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資金在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治理項目方面的支持。探索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完善綠色信貸制度,支持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加大市級財政投入,充分發揮現有各類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支持發展綠色產業,推行產業綠色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十六)加強統計監測和預警調控
建立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加快構建環境大數據平台,建立資源消耗、環境質量、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的統計核算制度。加強環境風險防控,健全資源環境要素監測網路體系,建立資源環境承載力預警機制,對資源消耗和環境容量接近或超過承載能力的區(市)縣及時採取區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十七)健全考核問責機制
完善綠色發展考核機制,增加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考核權重。根據不同主體功能分區的功能定位,建立差異化的考核體系和獎懲機制。嚴格生態責任追究,探索編制全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責任離任審計,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
六、確保各項部署落實見效
(十八)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要自覺擔負本轄區綠色發展的總體責任,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推進機制,堅決貫徹中央、省委和市委決策部署。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認真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實加大推進力度。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理念轉化為作決策、抓工作、促發展的具體行動。
(十九)深化開放合作
依託中韓、中德、中法以及中古、新川等國際合作園區,積極引進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領域成功經驗和技術,鼓勵成都節能環保等領域優勢企業走出去。建立成都平原城市群、成渝、成渝西崑貴等周邊區域橫向聯繫機制,探索在能源開發、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碳排放權交易等領域開展跨區域合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綠色發展。
(二十)鼓勵公眾參與
加強綠色文化教育引導,推進綠色發展理念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開展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和全國節能宣傳周等宣傳活動,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勵綠色消費,推廣綠色辦公,加大綠色採購,形成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充分發揮法制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作用,匯聚推動綠色發展的強大合力。
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全市上下要切實增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思想和行動自覺,搶抓“六大歷史機遇”,銳意進取、拼搏實幹、攻堅克難,確保綠色發展各項部署落到實處,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綠色支撐和生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