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東支部成立遺址位於廣州起義路維新橫路素波巷 30 號廣州市第十中學內。校內東北面的“小紅樓”是在遺址上重建的。中共廣東支部成立的地方,也是1922 年前廣州中共黨組織的主要活動地和《青年周刊》的通訊處,“宣傳員養成所”、“注音字母教導團”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廣東支部成立遺址
- 地理位置:廣州起義路維新橫路素波巷 30 號廣州市第十中學內
歷史沿革
1920 年 8 月,在中國工業和工人運動中心的上海,建立起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中共上海發起組,陳獨秀任發起組書記。從此,上海就成為創建全國無產階級政黨的活動中心。接著,北京、武漢、長沙、濟南等城市也先後建立了黨的活動小組。而此時的廣東,粵系軍閥陳炯明自福建漳州率粵軍回粵,趕走了原來占據在廣東的桂系軍閥莫榮新。陳炯明到廣州後,偽裝開明,邀請當時在上海的陳獨秀到廣東,擔任廣東教育委員會委員長的職務。同年 12 月,陳獨秀到達廣州,與 7 月已回到廣州開展新文化運動的譚平山、譚植棠等人進行籌建廣州黨組織的活動。
1921 年 3 月,作為全國 6 個之一的第一批黨的早期組織廣州共產黨小組正式成立。黨員有陳獨秀、譚平山、譚植棠、沈玄廬、袁振英、李季、米諾爾和別斯林等一共 9 人。書記先是陳獨秀,後為譚平山。活動地點主要在素波巷。廣州共產黨小組成立後,首先把《廣東群報》和上海發起組成員沈玄廬主編的《勞動與婦女》作為自己的機關刊物,加上當時由上海遷來廣州出版的《新青年》,便形成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廣東群報》是1920年10月開始出版的日報,編輯有譚平山、譚植棠、鄧瑞仁等,其內容主要是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報導勞工運動狀況,宣傳馬克思主義,介紹世界新聞和蘇聯的訊息等等。其次,廣州共產黨小組成立了有 80 多人參加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譚平山任會長,主要成員有從五四運動中湧現出來的積極分子阮嘯仙、周其鑒、張善銘等人。再是通過舉辦各種學校,培養骨幹,為發展組織做準備。其中於1920年底在素波巷開辦了“宣傳員養成所”和“注音字母教導團”。“宣傳員養成所”主要是培養具有共產主義理論知識的人才,培養向廣大工農民眾進行革命宣傳、傳播馬克思主義知識的宣傳員,譚植棠任教務主任,譚平山、楊章甫、鄧瑞仁等任教員。學員來自廣東等地,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國語常識、社會科學、共產主義知識、三民主義教程。此外,還創辦了“俄語學校”、“機械工人夜校”、“注音字母訓練班”。除了讓學員們學習一般的文化知識外,主要是讓他們能學習到十月革命經驗和馬克思主義,以提高基層宣傳幹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同時,共產黨小組還派梁復然、王寒燼等到佛山組織建立土木工會和理髮工會,開展工人運動。
1921 年 7 月,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和《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確定了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中央局,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受陳獨秀的指派,當時在廣州活動的武漢黨的早期組織書記包惠僧也參加了大會。同年 8 月,譚平山召開會議,決定在廣州共產黨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中國共產黨廣東支部,以譚平山為書記,譚植棠負責宣傳,隸屬中共中央局領導。中共廣東支部成立後,大力發展組織,特別重視在工人中發展黨員,培養了許多黨員和幹部,為廣東成為大革命的策源地做了組織上的準備。到 1922 年 6 月為止,中共廣東支部共有黨員 32 人,其中一半是工人。由於廣東黨組織的不斷擴大,1922 年,黨的活動地點逐步轉移到司后街(今越華路)楊家祠,而原處仍然作為廣東團組織的活動地點。
1921 年底,中共廣東支部譚平山等人開始籌備成立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 年 2 月 26 日,廣東團組織創辦的《青年周刊》創刊。在創刊《宣言》中明確地提出了“社會革命四個大字,就是我們的先行旗幟”。周刊是八開的小報,每號出四版,楊匏安、阮嘯仙、郭瘦真是周刊的主要撰稿人。從 3 月 7 日第二號開始,周刊逢周日出版,通訊處則設在素波巷 19 號。3 月 14 日,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青年周刊》成為廣東團組織的機關刊物。22 日,周刊第四號刊登了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當天的《成立大會演說撮錄》,其中公開聲明了“本團的宗旨是研究馬克思主義,並企圖實現馬克思主義”。周刊的內容很廣泛,除了報導青年團的活動,反映各地情況外,還傳遞世界信息,轉載共產國際指示。周刊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立場鮮明,其中刊登的《救生圈》、《馬克思主義淺說》、《政權不應該要的嗎?》以及《成立大會演說撮錄》、《宣言》等都從不同方面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闡述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問題,主張以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主張搞非妥協的階級鬥爭和普遍的民眾運動,實行暴烈革命奪取政權,建立工農專政,以共產制度代替私有制度;初步論及了武裝鬥爭、統一戰線和農民同盟軍等革命的基本問題;提出青年要腳踏實地,注重實際,把馬克思主義和革命實踐結合起來。此外,《我所觀察過的俄羅斯》還報導了從莫斯科回來的馮菊坡、王寒燼對俄國政治、經濟、領導與平民關係、民眾組織、共產黨人作用等等的所見所感,讓人們從中明白到:社會主義的俄國不是洪水猛獸的世界,也不是極樂世界,而是地地道道的勞動人民的世界,蘇維埃政權是勞動人民的政權。《青年周刊》是五四運動後發行較廣、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刊物之一,它對廣東乃至全國青年傳播馬克思主義起到了深刻的影響。
廣州市第十中學的前身是私立興華中學。1906 年,興華教會在現第十中學的所在區域內創辦國小。其後因資金匱乏,學校先後兩次停辦,1921 年復辦,學校命名為“東山培正分校”。1923 年,在一些基督教徒和熱心辦學人士的捐資基礎上,再變賣部分舊校房地產,並以興華教會的名義向銀行貸款籌得辦學款,購得素波巷東面的鹽務緝私統領舊衙門署(即今第十中學的學校籃球場、興華樓所在地),改建為永久校址。1929 年,學校改名為“私立興華培正分校”。1931 年 9 月,學校改名為“興華初級中學”。後來又增設了高中年級,校名也改為“興華中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 年 9 月,私立興華中學與其鄰近的初級中學私立繼昌中學合併成廣州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