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在寧夏創辦較早的幹部學校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光榮傳統和優良的作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我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黨校為此進一步加快幹部培訓的步伐,開始向正規化邁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
- 所屬地區:銀川市西夏區
- 特點:悠久歷史,光榮傳統和優良的作風
- 占地面積:136.16畝
簡介,後勤改革方面,發展歷程,地圖信息,
簡介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位於銀川市西夏區懷遠西路。西依巍巍的賀蘭山,東臨滔滔的母親河,南仰名播中外的青銅古峽,北俯中外名勝沙湖旅遊區。黨校距老城區10多公里,校園占地面積136.16畝,建築總面積近5.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15萬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是廣大教職工、學員學習、工作、生活的理想之地。
該大廈除能同時容納600餘名學員住宿餐飲外,還有多功能廳、學員討論室等;新建的體育館面積1400多平方米,分桌球、羽毛球、檯球等活動區,為學員和教職工體育健身活動提供了專業的便利條件。辦公自動化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校內設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並建成了校內閉路電視網,校園區域網路和中央黨校遠程衛星教學網站。黨校的網路化、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快。寧夏幹部教育培訓網路學院在黨校掛牌成立,可滿足5000人同時線上學習。寧夏黨校網站全新改版,頁面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校圖書館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座擁有3500平方米館舍、藏書逾20餘萬冊、年訂閱報刊800多種、建有電子閱覽室的綜合性圖書館。
後勤改革方面
在順利完成住房制度改革和醫療制度改革的同時,積極探索社會化管理模式,對餐飲的部分項目、校園安全保衛及校園住宅區進行對外承包,實行正規的物業化管理。同時與外單位聯合進行人才、技術交流,促進了食堂的開放型管理,提高了食堂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發展歷程
寧夏黨校的歷史沿革可追溯於陝甘寧邊區三邊地委幹校,是在此基礎上籌建演變而來的。陝甘寧邊區建立之初,為了培養抗戰幹部,邊區政府於1938年7月決定舉辦6所中等教育學校,其中在定邊籌建了“陝甘寧邊區第三師範學校”,並於1940年5月6日正式掛牌舉行開學典禮。之後,於1941年秋改稱為“陝甘寧邊區三邊師範”。三邊師範除培養新一代外,主要轉入幹部培訓。1944年4月,為了加強民族幹部的培訓特別是寧夏、內蒙的少數民族幹部的培訓,中共中央認為民族學院應靠近地區,決定將延安民族學院的回族、蒙古族學員及部分工作人員遷至定邊,與三邊師範、整訓班合併成三邊公學,民族學院的名稱仍保留。
1946年10月以後,因馬鴻逵對三邊地區經常騷擾,學校地址經常變動,教職員工一邊轉戰,一邊學習,進行流動教學。直到1947年4、5月間,學員、教職工大部分調到三邊各縣參加戰勤工作,教學工作暫停。
1947年7月至1948年1月,彭德懷率西北野戰軍將三邊失地收復,部分教職工回校工作,這時學校的主要任務是為三邊地區、將要解放的寧夏、內蒙、甘肅等地培訓幹部,學校改稱為三邊幹部學校。
1949年8月,第二次收復定邊後,幹校遷回定邊原址。為迎接寧夏解放,從三邊各地抽調將去寧夏新區工作的幹部到幹校集訓,學習新政策,明確形勢任務。9月,三邊幹校的教職工、學員全部遷至寧夏,一面迎接寧夏解放工作,一面籌建寧夏省幹部學校,為解放後寧夏培養各方面急需人才。1949年11月1日,寧夏省第一所幹部學校成立。寧夏省委幹部學校以培養新民主主義建設事業的各類幹部為辦學宗旨,還抽調部分老幹部和軍隊轉業幹部參加學習,提高他們的理論、文化和政策水平。
1954年9月,寧夏省制撤消。1955年1月1日,在銀川原址將中共甘肅省委黨校銀川分校改為中共甘肅省委幹部文化學校。同年5月,又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農業建設第一師幹部學校”併入。
1958年春,該校改名為中共甘肅省委第二幹部文化學校。
1958年6月成立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委中級黨校籌備會領導小組,將中共甘肅省委第二文化幹校,中共銀川地委初級黨校,吳忠州委幹校三校合併,1958年9月在幹校原址正式成立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委中級黨校。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即改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中級黨校,1959年初按照中央的要求改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1967年至1968年,黨校處於極端混亂狀態,在民眾組織的控制下,揪斗各級領導,校黨委和校行政機關全部癱瘓。1968年10月,毛澤東同志的“10、4”批示發表,籌建寧夏回族自治區區級機關毛澤東思想幹部學校。
1971年秋,“寧夏回族自治區區級機關毛澤東思想幹部學校”改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幹部學校”。
1972年秋,恢復了“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不久又復稱寧夏“五七”幹校。1977年5月區黨委決定:重新組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撤消“五七”幹校,開始進行以撥亂反正為主要內容的幹部培訓。
自治區黨委、政府先後於1986年、1991年批准成立了寧夏共青團幹部學校、寧夏婦女幹部學校,統由寧夏黨校兼辦。
1996年3月,寧夏行政學院在自治區黨校掛牌成立,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體制,校院一體,同步發展,職能分工,各有側重。
2009年12月,由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黨校創辦的全區幹部線上學習平台——寧夏幹部教育培訓網路學院建成開通,網路學院在寧夏黨校掛牌,網路學院辦公室設在寧夏黨校信息技術部。
1996年3月,寧夏行政學院在自治區黨校掛牌成立,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體制,校院一體,同步發展,職能分工,各有側重。
2009年12月,由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黨校創辦的全區幹部線上學習平台——寧夏幹部教育培訓網路學院建成開通,網路學院在寧夏黨校掛牌,網路學院辦公室設在寧夏黨校信息技術部。
地圖信息
地址:懷遠西路15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