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

2015年11月17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2015年12月1日四川新聞網公開發布。該《決定》分把握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總體要求;最佳化重點區域布局,打造創新發展增長極;發展創新型經濟,形成創新發展增長帶;發展壯大創新型企業,培育創新發展增長點;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提升支撐創新發展能力;打通成果轉化通道,推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科技金融產業結合,強化金融創新助推功能;實施創新人才戰略,充分激發創新者動力活力;最佳化政策制度環境,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強化組織保障,加強對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統籌協調10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
  • 通過機構:四川省委十屆七次全會
  • 通過時間:2015年11月17日
  • 公開時間:2015年12月1日
簡述,決定,

簡述

2015年11月17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

決定

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
(2015年11月17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央把四川列入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是我省轉型發展關鍵時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為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中共四川省委十屆七次全體會議認真分析當前形勢和任務,對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進行了研究,作出以下決定。
一、把握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省委認真貫徹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樹立“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後發也要高點起步”的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總體上看,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突出,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科技與經濟結合不夠緊密,創新人才動力活力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產業發展仍處於中低端,完成發展動力轉換的歷史性任務還很艱巨。在我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四川最重要的改革試驗任務之一,是四川在轉型發展關鍵時期贏得的關鍵機遇。以全面創新改革為契機,加快推動全省轉型發展,對於有效破解創新驅動發展瓶頸制約,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加快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為目標,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開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創新改革試驗,統籌推進經濟社會和科技領域改革,加快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成長保持中高速、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奮力推進“兩個跨越”。
——堅持問題導向,緊扣轉型發展。著眼破解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突出企業主體地位,聚焦產業轉型升級,找準全面創新改革的突破口,著力打通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讓創新落實到形成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上。
——堅持深化改革,最佳化創新環境。把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雙重任務,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等相關領域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勇於探索、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和社會氛圍。
——堅持全面創新,著力重點突破。把科技創新擺在我省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統籌推進科技、管理、品牌、組織和商業模式創新,統籌推進軍民融合創新、區域協同創新、開放合作創新,聚焦最緊迫、有影響、可實現的重大舉措,實現科技創新、制度創新、開放創新的有機統一和協同發展。
——堅持人才為先,激發創新活力。把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把完善激勵機制放在優先位置,建立更具競爭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和更具靈活性的人才管理機制,給予科技人員合理利益回報和精神鼓勵,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
(三)主要目標
“三年試驗突破”。通過三年努力,基本完成中央確定的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任務,重點地區率先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基本構建起推進創新改革的長效機制,初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和若干高端產業集群,初步建成一批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創新發展平台,初步建立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高層次創新人才隊伍,著力打造成德綿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引領、示範和帶動全省加快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五年基本轉型”。通過五年努力,全省總體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衡量創新發展的主要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構建起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規體系,實現“發展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
——動力結構基本轉型。創新能力大幅增強,產業發展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科技進步,全社會研究與開發投入占比明顯提高,科技對經濟成長貢獻率明顯提高,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
——產業結構基本轉型。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顯著提高,推動“四川製造”向“四川智造”轉變取得重要進展。
——消費結構基本轉型。新興消費業態和商業模式蓬勃發展,消費對經濟成長貢獻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消費由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升級。
——城鎮結構基本轉型。形成一批高端人才匯集、制度體系完備、創新氛圍濃厚的重點創新區域,建成一批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型城市、智慧城市,使城市等級與創新活動相匹配、城市規模與優勢產業發展相匹配,發展空間格局更加最佳化。
——人才結構基本轉型。形成導向鮮明、激勵有效、科學規範的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模式,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規模明顯擴大,重點企業和重點產業領域創新型人才數量大幅增加,各類人才積極性創造性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蓬勃發展,人口紅利加快向人才紅利轉變。
二、最佳化重點區域布局,打造創新發展增長極
遵循創新區域高度集聚的規律,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著力促進創新要素集聚和知識傳播擴散,打造創新發展載體,構建起以重點區域、創新園區、產業基地、創新平台為支撐的區域創新發展新格局,形成區域創新發展新優勢。
(一)推進成德綿創新改革試驗。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部署,依託成德綿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通過三年努力,在試驗區域基本構建起推進全面創新的長效機制,在軍民融合、區域協同、科技經濟融合、內陸開放、創新創業、科技金融服務、政府與市場關係等方面取得重大改革突破,每年向全省、全國推廣一批可複製的改革舉措和重大政策。
推進成德綿一體化改革,突破行政區劃壁壘,實現平台共建、資源共享、政策共用。成都市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科學城和“創業天府”行動計畫為主要抓手,加快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展,著力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大力實施智慧財產權、人才發展、金融支持、開放合作戰略,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德陽市重點推進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轉型發展,著力推進裝備智慧型製造核心技術攻關,著力推進重大裝備製造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深化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國家高端裝備產業創新發展示範基地。綿陽市重點推進綿陽科技城建設,著力構建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的創新轉化體系、產業培育體系、人才集聚體系、開放合作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提升國防科研創新能力,形成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改革發展示範基地。
(二)推動重點區域創新發展。發揮成德綿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建設天府新區,推動眉山市雅安市資陽市遂寧市樂山市實現轉型升級,把成都平原經濟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先導區。川南經濟區重點推進區域協同創新和傳統優勢產業邁向中高端,走出一條依靠創新振興老工業基地的發展之路。攀西經濟區重點探索創新有利於資源綜合利用、加快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加快產學研協同攻關,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加快建設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川東北經濟區重點推進優勢資源創新開發和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探索建立天然氣頁岩氣等資源科學開發機制,促進資源就地轉化,加快建設國家天然氣創新開發利用示範區。川西北生態經濟區重點創新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加快發展旅遊經濟,創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培育綠色低碳發展競爭新優勢。
(三)建設區域重大創新平台。堅持產業引領創新、城市支撐創新,依託“四大城市群”和區域性中心城市,構建科技創新體系,聚集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和創新人才等資源要素,形成層級分明、各具特色、互補銜接的空間布局。大力推進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支持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率先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選擇一批市縣開展創新型城市、智慧城市試點,推動城市轉型發展。
加快天府新區綿陽科技城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建設,大力發展壯大國家級和省級高新區(經開區),把各類園區建設成為產城一體、融合創新的城市新區,提升城鎮在創新發展中的聚合與擴散功能。改革省級高新區認定管理辦法,擴大認定範圍,最佳化高新區布局。支持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打造各具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發展優勢產業和產業集群。
加強國際合作創新載體建設。規劃建設中韓創新創業園。支持中法成都生態園、中法農業科技園、川法生態科技園、川德中小企業合作園、東協國際產業園、川韓產業園等建設,打造具有示範效應和國際影響力的合作發展平台。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推進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成都)、中加創新創業中心、四川大學—多倫多大學發泡材料聯合研究中心、四川—安大略聯合創新創業中心等開放創新平台建設。推進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與匈牙利汽車聯盟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充分發揮西博會、科博會、海科會等重大平台作用,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與交流。
加快建設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平台。支持建設軌道交通等國家實驗室。加快建設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級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檢驗檢測中心。在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布局科技創新轉化平台。爭取建設西部國家科學中心、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
三、發展創新型經濟,形成創新發展增長帶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互動,培育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推動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為支撐的產業發展體系,形成西部最具活力的創新創業帶、最具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帶。
(一)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依託四川科技優勢和產業基礎,實施《中國製造2025四川行動計畫》,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先進電力裝備、智慧型製造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油氣鑽采及海洋工程裝備、汽車、新材料、醫藥等產業。制定實施先進制造業發展專項規劃,攻克一批核心技術,獲取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布局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培育一批拳頭產品,壯大一批行業領軍企業,迅速做大產業規模。
(二)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廣泛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改造提升飲料食品、製藥、紡織、冶金、輕工、建材等傳統產業,提高裝備和工藝水平,增強企業新產品開發和品牌創建能力。推廣套用自動化、數位化、智慧型化、網路化、供應鏈管理等先進技術裝備和管理服務,促進節能降耗減排治污。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套用。培育發展生物種業。大力發展茶葉、中藥材、食用菌、花卉等特色效益農業,做大現代林業、現代畜牧業、現代水產養殖業,提升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水平。
(三)以新興業態引領服務業升級。適應由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加快轉型的大趨勢,以網路化、定製化、個性化為方向,發展更富智慧的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養老健康服務等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培育發展雲服務、數字消費、物聯網等服務業新業態,重視發展現代會展業和農村服務業。推動文化與旅遊、科技、金融、生態等深度融合,重視發展移動網際網路文化產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使文化產業成為支柱產業。推進服務業與製造業、現代農業的互動發展,加快產業融合與組織模式創新。
(四)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畫。推進網際網路廣泛深度套用,加快基於網際網路的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等各類創新,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推進“網際網路+製造”,大力推動智慧型製造,促進制造業服務化轉型,支持工業企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推進網際網路與服務領域廣泛融合,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智慧旅遊、智慧型交通、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新業態、新模式,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網際網路+農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加強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泛在普惠的網際網路,促進大數據資源開發開放,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
四、發展壯大創新型企業,培育創新發展增長點
發揮市場對創新資源配置的導向作用,促進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影響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形成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蓬勃發展的格局。
(一)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確定培育條件,建立培育後備庫,對符合條件的入庫企業和新認定企業給予財政後補助。探索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分類認定製度,擴大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和規模。開展龍頭企業創新轉型試點,在重點產業領域遴選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和創新引領能力的龍頭骨幹企業予以重點支持,符合條件的優先掛牌上市。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實施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國家標準,提升企業智慧財產權制度運用水平。實施大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支持大型骨幹企業建設中央研究院和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基地。
(二)實施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工程。探索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有效模式,分行業、分領域打造一批科技型中小微領軍企業。支持建設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和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成長和個人創業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開放式綜合服務。開展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專利信息推送服務,降低企業研發時間和成本。充分發揮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技術自主創新項目引導作用,重點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打造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直接債務融資支持平台和智慧財產權融資服務平台,拓寬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跨境融資渠道。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加快做大做強。
(三)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參與制定重大技術創新計畫和規劃,擴大企業創新決策話語權。鼓勵企業參與制定、修訂國際標準及國外先進標準。產業目標明確的省級科技計畫項目,全部由企業牽頭組織實施。加強對企業創新的政策支持,建立政府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新機制。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和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改進企業研發費用計核辦法,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完善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加大創新轉型考核權重。
(四)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充分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和各類創新資源配置的導向作用,強化政府對創新活動的服務和引導,將更多的研發機構建設到企業、更多的創新人才引進到企業、更多的創新資本投入到企業、更多的科研項目配置到企業、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到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促進創新要素融合重組,提高創新資源在企業的集聚度。建立高層次、常態化的企業技術創新對話、諮詢制度。競爭性產業技術創新的研發方向、技術路線和要素配置領域,由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自主決策。引導科研院所、高校更多地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持和服務,促進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研發機構流動。加大對企業主導的新興產業鏈扶持力度,支持創新型骨幹企業整合創新資源。
五、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提升支撐創新發展能力
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整合創新資源,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院校協作、多元投資、軍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為經濟成長和結構調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強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支持企業牽頭聯合科研院所、高校,在合作共贏、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基礎上,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強化產學研協同,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支持企業自建或與科研院所、高校共建高水平研發機構、中試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研究制定一批特色優勢產業的技術路線圖,明確技術壁壘和智慧財產權風險,選準技術瓶頸,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協同創新和聯合攻關。
(二)充分激發科研院所創新積極性。推進公益類科研院所進一步建立健全科技人員激勵機制,強化財政資金扶持,提升服務創新發展能力。對於前沿和共性技術類科研院所,建立財政經費、項目經費、技術收益等多元投入發展模式。推動具備條件的套用研究類、工程開發類科研院所轉企改制。推進轉制類科研院所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新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重點支持按照市場化原則、產學研用協同建立一批利益共享、產權明晰、風險共擔的產業研究院。支持中央在川科研院所參與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就地轉化科技成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三)有效發揮高校在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探索“企業需求+高校研究”的運行模式,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原始創新、協同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作用。選擇30所在川部委屬和省屬高校開展創新改革試點,對接國家一流大學建設計畫,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學科。鼓勵高校主動承接國家和我省重大科研任務,開展套用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
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建設大學科技園,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高校建立技術轉移機構,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技術諮詢服務,釋放高校技術溢出效應。推進校地合作,鼓勵高校與市縣聯合建立產業園區、產業技術研究院,支撐地方產業創新發展。推進校企合作,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擴大和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提高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改善高校辦學條件。
(四)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用好“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把科技創新與經濟開放更加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吸納全球創新資源,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加強與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的合作,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擴大科技計畫對外開放,鼓勵境外投資者來川設立研發機構,共同建設區域研發中心。最佳化境外創新投資管理制度,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聯合研發、專利交叉許可等國際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積極推動我省與國(境)外友好省(州)、合作院校的交流合作。鼓勵參加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
六、打通成果轉化通道,推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
以明確科技成果權屬為突破口,完善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制度,搭建發現、篩選、撮合、轉化一體化平台,實現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經濟收入對接。
(一)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全面推進軍民融合創新,促進軍民優勢資源雙向流動、相互轉化,著力打造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創新軍民融合發展機制。建立軍民融合發展領導機構,健全軍民融合發展的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制定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推動軍工科研院所改革,支持軍工企業加快股份制改造。創新軍用技術成果轉化機制,建立軍用技術再研發降密、解密機制,設立軍用技術再研發專項資金。推動軍民科技創新資源共享,鼓勵軍地共建技術研發中心,建立軍民兩用人才共享資料庫。創新“民參軍”機制,引導民口企業參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維修,建立“民參軍”科技創新獎勵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軍工科技創新平台建設。
構建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體系。創新軍民融合產業投融資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投資主體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設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組建軍民融合發展投資公司,制定軍民融合發展財稅激勵政策。加強與央屬軍工企業戰略合作,爭取國家在川布局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軍民融合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大力拓展軍貿出口,最佳化軍貿產品結構,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品牌產品。
建立軍民融合核心載體。加快綿陽科技城建設。加強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軍民融合技術轉移中心等各類平台建設。積極支持建設一批特色軍民融合產業園區(基地)。
加快培養軍民兩用人才,鼓勵並支持在川高校設立國防科技學院和國防科技專業。
(二)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將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下放至科研院所、高校。對科研院所、高校由財政資金支持形成,同時不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由其自主實施轉移轉化,轉移轉化收益全部留歸單位。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試點,明確科技人員與所屬單位是科技成果權屬的共同所有人。修訂《四川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強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法治保障。
(三)構建技術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專利信息、技術轉移、分析測試、區域服務、工程化、孵化、融資等平台。大力發展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支持在成都建設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制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資金補助政策,設立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資金。創新技術類無形資產交易制度,建立協定定價制度、交易公示制度,促進交易方式多樣化和交易價格市場化。探索開展技術轉移、技術經紀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加強技術經紀人隊伍建設。
(四)加強創新創業孵化力度。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現實需求,實施創業四川行動,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形成想創、會創、能創、齊創的生動局面。依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專業鎮(街)、大學科技園和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新型研發機構、民營機構等創新載體,打造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的完整孵化鏈條,建設一批“孵化+創投”“網際網路+”等新型孵化器,提高孵化器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和在孵企業畢業率。引進國內外知名孵化機構落戶四川,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科技孵化基金,探索發展一批混合所有制孵化器。推進孵化樓宇、創業社區、創業小鎮等創新創業集聚區發展,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逐步形成“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階梯型孵化體系。完善創新創業人才社會服務機制,打造四川創業品牌活動,推動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人才和青年大學生、海外高層次人才、民間能人進入創新創業主戰場。
七、促進科技金融產業結合,強化金融創新助推功能
發揮金融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壯大創業投資規模,用好資本市場,完善金融科技結合機制,加大各類金融工具協同支持創新力度,推動科技金融產業融合發展。
…………。
八、實施創新人才戰略,充分激發創新者動力活力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把激勵創新者的積極性放在優先位置,用好利益分配槓桿,按照創新規律培育和引進人才,按照市場規律配置、激勵和使用人才,努力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
…………。
九、最佳化政策制度環境,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政策導向,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更好發揮政府推動創新的作用。
…………。
十、強化組織保障,加強對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統籌協調
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是一項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任務。要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形成職責明晰、積極有為、協調有力、長效管用的創新治理體系。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把創新驅動發展擺在核心戰略位置,精心組織謀劃,加強工作統籌,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目標責任制,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改進評價體系。建立科技創新、智慧財產權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創新型經濟發展評價指標,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各市(州)、縣(市、區)的工作定位和目標任務,把創新驅動發展成效納入各級領導幹部考核範圍。
(三)堅持系統推進。及時總結推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經驗做法,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加強創新政策、規劃和改革舉措的統籌協調,建立重大事項領導牽頭負責、部門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目標協同、權責明確、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四)加強輿論引導。培育創新文化,弘揚創新精神。大力宣傳創新企業、創新成果、創新品牌,樹立一批先進典型,倡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建立試錯、容錯和糾錯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