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時為德林公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天津路22號,曾是民國十六年(1927年)中共中央領導人住地。
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所在建築為1幢西式三層公寓樓房,坐南朝北,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共五個單元、約30間套房。底層為商店,上層為公寓。舊址在樓房南端2樓,面積約225平方米。德林公寓被選為秘密住地,是因為它規模大,且處於前英租界內,英租界收回後變成特三區。由於是特區,國民黨的勢力還不能到達,比較安全。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作為中國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的見證地,具有較高研究價值。同時其建築風格獨特,也具有一定的建築藝術價值。
2013年3月5日,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
- 地理位置: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天津路22號
- 所處時代:1927年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804-5-197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價值意義,保護措施,所獲榮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建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
民國十六年(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活動被迫由公開轉入地下。中共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和鄧穎超曾秘密居住於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德林公寓)。周恩來赴南昌領導起義,鄧穎超轉移市郊後,瞿秋白、楊之華以及李維漢、鄧小平秘密居此,籌劃挽救革命大計。其間籌備、主持召開中共中央緊急會議,決定舉行秋收暴動,妥善安排幹部轉入地下。黨的不少重要決議也是在德林公寓裡作出的,比如中共中央緊急會議八七會議。八七會議的地點,選在離德林公寓不遠的漢口三教街41號(現江岸區鄱陽街139號)。民國十六年(1927年)8月7日早晨,瞿秋白、李維漢等人分頭從德林公寓出發,秘密前往三教街41號,去出席具有重大歷史轉折意義的八七會議。
民國十六年(1927年)9月,中共中央遷上海,瞿秋白等先後離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成為武漢市供銷合作總社的辦公樓和宿舍,後又成為武漢市蔬菜公司辦公樓。
2008年,為迎接長江隧道通車,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進行了外立面維修。
建築格局
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時為德林公寓,由華僑王光投資興建。舊址所在建築為1幢西式三層公寓樓房,坐南朝北,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共五個單元、約30間套房。底層為商店,上層為公寓。舊址在樓房南端2樓,面積約225平方米,為四層歐式風格建築。德林公寓被選為秘密住地,是因為它規模大,且處於前英租界內,英租界收回後變成特三區。由於是特區,國民黨的勢力還不能到達,比較安全。
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平面呈矩形,長約75米,寬約25米,樓頂另加一層氣屋。其中一條長邊緊貼著勝利街,上、下兩條短邊分別拐入合作路與天津路。天津路至勝利街轉角的一段是公寓的1單元,順次而下還有另外4個單元。單元之間首尾相連,房屋外觀整齊劃一。單元之間的樓體部分,建有帶金屬欄桿的外挑式小陽台。各個單元的檐口卻並不貫通,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外牆以清水紅磚為主,腰線、檐口等處刷有一層水泥砂漿。底層商鋪門臉寬敞,中間兩層設有排列緊湊的矩形長窗。天津路一側的牆面上,鑲釘著刻有“漢口中共中央領導人住地舊址”字樣的文保石板。
文物遺存
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中間兩層窗戶的兩側,點綴有珠鏈式樣的浮雕裝飾。樓下窗頭的水泥砂漿塗層,被處理成帶有堆疊效果的窗簾眉頭造型。樓梯、檐口等建築細部製作精美。
價值意義
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是當時中共中央領導人周恩來、瞿秋白、鄧小平等在武漢的秘密居住地。在這座洋房裡,中共領導們籌劃拯救革命大計,作出不少重要決議。其中,八一南昌起義就是在此引爆的。同時,留在德林公寓的瞿秋白、李維漢、張太雷等領導人,籌備並召開了史稱“八七會議”的中央緊急會議。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作為中國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的見證地,具有較高研究價值。同時其建築風格獨特,也具有一定的建築藝術價值。
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獲榮譽
2021年3月29日,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被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為湖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天津路22號。
漢口領導人住地舊址
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中共中央領導人漢口住地舊址,路程約8.6千米,用時約17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