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是一則檔案,當前的經濟困難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只有看清楚這一點才能深刻理解治理整頓的必要性和艱巨性。我們現在面臨的經濟困難,突出地表現在通貨膨脹明顯加劇,總量不平衡,結構不合理,經濟秩序混亂。這種困難決不是這一兩年突然出現的,而是多年積累的一些深層次問題的集中反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決定
全文
統一全黨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認識
(1)我們既要充分肯定成績,又要如實估計困難,就黨的各級領導幹部來說主要應該注意的是對困難估計不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十年中,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國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城鄉居民生活明顯改善,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整個國家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同時,我國經濟在前進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困難。必須充分認識當前困難的嚴重性,弄清產生困難的原因,進一步提高治理整頓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2)當前的經濟困難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只有看清楚這一點才能深刻理解治理整頓的必要性和艱巨性。我們現在面臨的經濟困難,突出地表現在通貨膨脹明顯加劇,總量不平衡,結構不合理,經濟秩序混亂。這種困難決不是這一兩年突然出現的,而是多年積累的一些深層次問題的集中反映。
這些問題主要是:
——社會總需求遠遠超過社會總供給,現有國力和社會生產能力已支撐不了龐大的建設規模和嚴重膨脹的社會消費需求。從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八年,國民收入增長百分之七十(按現價計算增長百分之一百四十九),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百分之二百一十四,城鄉居民貨幣收入增長百分之二百。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雙膨脹,有相當部分是靠吃老本,靠打赤字和大量發票子,靠舉借內債和動用結存外匯來支持的。現在,內債餘額高達八百多億元,將進入償債高峰,貨幣流通量大大超過經濟成長的合理需要,這種情況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工農業比例關係嚴重失調,現有農業已支撐不了過大的工業生產規模。這幾年,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糧食生產連續四年徘徊,加上人口增長,人均糧食產量下降到三百六十石公斤,棉花產量也大幅度下降。而工業生產增長過快,攤子越鋪越大。特別是許多地區農田水利設施常年失修甚至遭到破壞,大批耕地被占用,農村勞動力過多、過早地轉移到非農產業,國家、集體和農民對土地的投入減少。可以說,我國農業已處於基礎脆弱、後勁不足的嚴重狀態。
——基礎工業、基礎設施與加工工業的比例關係嚴重失調,能源、交通、原材料的供應能力已支撐不了過大的加工工業。現在全國到處缺煤、缺電、缺油、缺鋼材,大量工業生產能力長期閒置。交通運輸發展嚴重滯後,貨運和客運都十分緊張。
——資金、外匯、物資的分配權過度分散,國家巨觀調控能力嚴重削弱。國民收入分配過分地向企業和個人傾斜,國家可以支配的資金和物資越來越少。從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八年,國家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已由百分之二十六點七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二,中央財政收入占整個財政收入的比重已由百分之五十六點一下降到百分之四十七點二。中央掌握的外匯只占全國外匯收入的百分之四十,省、區、市一級支配外匯的比重也在下降。國家統一分配的物資,不論品種和數量都大幅度減少。在財權、物權如此分散的情況下,國家對需求膨脹想控制也控制不住,對結構惡化想調整也調不動,一般加工工業的重複生產、重複建設越來越突出,薄弱環節和重點建設則越來越困難。
——生產、建設、流通領域中普遍存在著高消耗、低效益,高投入、低產出,高消費、低效率的現象,各方面浪費嚴重。許多企業產品質量低劣,物質消耗升高,成本增大,虧損增加,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基本建設項目過多,戰線過長,許多工程不能及時投產,長期占用大量財力物力而形不成生產能力,這種狀況是我國經濟的致命傷,也是當前經濟生活中困難重重的癥結所在。
(3)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負有重要責任,應當從中吸取深刻的經驗教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執行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中,對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具體指導也有失誤。從一九八四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就出現了經濟過熱、貨幣發行過多、國民收入超額分配等現象,但黨中央、國務院未能及時採取果斷措施加以解決;一九八七年雖然提出了財政信貸雙緊方針,但又沒有堅決加以貫徹,以致問題越積越多。這些年來,對農村形勢的估計一度過於樂觀,對加工工業的盲目發展糾正不力;在改革統得過多、管得過死的經濟體制過程中,忽視了必要的適當集中;在強調微觀搞活的同時,忽視了綜合平衡和加強巨觀調控。由於對國情缺乏全面深刻的認識,對國力缺乏清醒的估計,在建設和改革兩方面都存在急於求成的偏向。經濟工作中的問題,同黨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也是分不開的。出現這些問題的責任不在下面。黨中央和國務院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多作調查研究,多走民眾路線,努力提高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4)治理整頓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必須認真研究新情況和解決新問題,堅定不移地把治理整頓深入進行下去。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決定對國民經濟進行治理整頓是正確的。經過一年來的努力,過高的工業發展速度降了下來,農業獲得較好收成,固定資產投資有所控制,物價上漲勢頭趨於緩和,貨幣回籠情況比較好,整個經濟在治理整頓中繼續發展。國務院採取的以控制需求、調整結構為重點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十三屆三中全會由於受到當時情況的限制,對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困難及其產生的原因分析不夠,因此不少地方、部門和單位對治理整頓的必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缺乏認識,很多措施沒有得到有效貫徹,加上時間比較短,國民經濟中許多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難關尚未渡過。
在治理整頓過程中,近來出現了市場銷售疲軟、某些企業產品滯銷、工業速度回落過猛等現象。總的看來,這種情況對進一步治理整頓是有利的,但也存在著值得注意的消極影響,需要認真研究,具體分析,不能掉以輕心。一方面,應當抓住有利時機,變市場對企業的壓力為動力,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努力提高企業的效益和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在巨觀上採取必要的疏導措施,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努力增加有效供給,保證經濟穩定發展。
經濟穩定是政治穩定的基礎。如果經濟長期陷於困境,政治就穩定不住,社會也安定不了。必須把治理整頓工作進一步引向深入,而決不能動搖對治理整頓方針的貫徹執行。
(5)充分認識克服困難的有利條件,增強治理整頓的信心。我們現在面臨的經濟困難雖然比較嚴重,但從它的性質來說,畢竟是暫時的困難,前進中的困難,是完全有條件克服的。經過十年來的建設和改革,我國經濟實力有了很大的增強,人民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經過一年來的治理整頓,取得了一些經驗,有了一個好的開端;最近制止動亂、平息反革命暴亂的勝利,十三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全黨出現了認識統一、團結增強的政治局面。這些都是克服困難的有利條件。任何畏難悲觀、無所作為的觀點,都是沒有根據的。只要我們正視困難,善於總結經驗教訓,振奮精神,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夠完成治理整頓的任務,一定能夠實現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治理整頓的時間和目標
(6)用三年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基本完成治理整頓任務。由於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還很多,解決起來難度很大,治理整頓不能急於求成,時間短了不行。中央決定,包括今年在內,用三年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努力緩解社會總需求超過社會總供給的矛盾,逐步減少通貨膨脹,使國民經濟基本轉上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軌道,為到本世紀末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7)治理整頓的主要目標是:
——逐步降低通貨膨脹率,要求全國零售物價上漲幅度逐步下降到百分之十以下。
——扭轉貨幣超經濟發行的狀況,逐步做到當年貨幣發行量與經濟成長的合理需要相適應。
——努力實現財政收支平衡,逐步消滅財政赤字。
——在著力於提高經濟效益、經濟素質和科技水平的基礎上,保持適度的經濟成長率,爭取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五至六。
——改善產業結構不合理狀況,力爭主要農產品生產逐步增長,能源、原材料供應緊張和運力不足的矛盾逐步緩解。
——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各項改革措施,逐步建立符合計畫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原則的,經濟、行政、法律手段綜合運用的巨觀調控體系。
(8)治理整頓工作必須抓住的四個重要環節。一是,繼續壓縮社會總需求,解決國民收入超分配問題;二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增加有效供給,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三是,整頓經濟秩序,克服生產、建設、流通、分配領域的嚴重混亂現象;四是,深入開展增產節約、增收節支運動,大力提高各個方面的經濟效益。必須強調,在抓緊這四個重要環節進行治理整頓的整個過程中,都要堅持把教育和科技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強國防建設和國防教育,嚴格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努力提高人口素質,注意合理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並且把加強這些方面的工作同治理整頓很好地結合起來。
(9)無論是治理整頓期間還是治理整頓任務完成之後,都必須始終堅持長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經濟的方針。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脫離國情,超越國力,急於求成,大起大落,是四十年來最重要的教訓。這種指導上的失誤,嚴重挫傷民眾積極性,往往造成巨大損失,是經濟工作中的要害問題。因此,治理整頓期間也好,治理整頓任務完成之後也好,都必須深刻記取這個教訓,任何時候都堅持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牢固樹立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決防止片面追求過高的發展速度,始終把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放到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上來。
繼續控制社會需求和堅持財政信貸雙緊方針
(10)堅決控制社會總需求仍然是進一步治理整頓的首要任務。從根本上說,國民經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是多年來社會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國民收入超額分配引發出來的。不下決心緊縮需求,過幾年緊日子,其他諸如改善結構,整頓秩序,提高效益等等問題都難以解決,國民經濟也就不可能出現基礎牢靠的真正轉機。對於這一點,全黨必須有一個清醒的、堅定的認識。
(11)繼續壓縮投資總規模,堅決調整投資結構。中央要求,一九九○、一九九一年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都要維持在甚至低於一九八九年的水平。在控制投資總規模的前提下,大幅度壓縮一般性建設的投資,保證基礎產業必不可少的投資需要。在治理整頓期間,一律不準建設新的樓堂館所,原則上不上新的一般加工工業項目,特別是那些高能耗、超前消費的產品的建設項目一律不搞。基礎產業的重點建設,也要根據財力物力和其他條件的可能,有先有後,不能齊頭並進,優先安排好農業、煤炭、原油、電力、鐵路和一些原材料工業的建設項目。所有新的工程立項,必須經過正常程式審批,嚴格把關。開徵投資方向調節稅,實行差別稅率,促進投資結構的改善。加重地方和各行各業開發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的責任。
(12)切實控制消費需求的過快增長。必須堅決糾正近幾年來盲目提倡高消費的錯誤做法,務必使消費基金的增長低於國民收入和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加強對工資基金的管理,特別要加強對工資獎金以外其他個人收入的控制,糾正和禁止濫發獎金、實物和擅自擴大津貼、補貼的現象,改進和完善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鈎的辦法。繼續大力壓縮社會集團購買力,嚴格控制專控和非專控商品的購買。一切行政事業單位,都要基本停止購置新的設備。
(13)逐步緩解分配不公的社會矛盾。社會分配不公已經成為全社會廣為關注和勞動民眾強烈不滿的問題。在控制消費需求的同時,對這個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和認真加以解決。要改進和完善工資獎金制度,逐步克服職工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義現象。切實加強對某些公司人員,某些從事“第二職業”人員,以及私營企業主和部分個體工商戶收入的監督與調控。堅決取締非法收入,保護合法收入。推行個人應稅收入申報制度,並改進和加強個人收入調節稅的征管工作。
(14)堅持實行從緊的財政信貸政策。這是緊縮社會總需求的根本性措施,一年來在執行中取得了顯著效果,決不能因為目前部分企業出現資金緊張等現象而從總體上動搖這項政策。在這個前提下,根據新的情況,採取必要的靈活措施,按照產業政策有重點地解決某些方面資金困難的問題,以利於促進生產的穩定增長,但不得用於擴大基建規模和增加消費基金。
——在努力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大力壓縮財政支出。切實加強稅收征管,特別是加強對集體、個體經營者和私營企業的依法徵稅工作。嚴格清理各種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凡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要停止執行。採取適當政策和過渡步驟,逐步把部分預算外資金轉入預算內,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財政收入占整個財政收入的比重。除了國防費用、重點建設基金、必要的價格補貼等項開支之外,明後兩年其他各項財政支出都大體維持今年的水平,有些支出特別是事業費和行政管理經費還要在今年的基礎上作不同程度的壓縮。堅決撤掉一些過多的重疊的行政事業攤子和可有可無的學會、協會、中心,精簡機構,裁減冗員。
——中央銀行必須管住票子,控制住信貸總規模。明年的新增貸款總額和貨幣發行量,大體維持今年的水平。新發放的銀行貸款,嚴格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優先保證重點產業、重點產品、重點項目和骨幹企業資金的需要。進一步清倉利庫,減少不合理的資金占用。企業要按規定比例增補自有流動資金。加強現金管理,積極清理各種拖欠款項,扭轉資金“體外循環”現象。
加強農業等基礎產業和調整經濟結構
(15)全黨全國動員起來,集中力量辦好農業。實現農業的穩定發展,是經濟穩定、政治穩定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是關係國家安危的問題,也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關鍵所在。要迅速在全黨全國造成一個重視農業、支援農業和發展農業的熱潮,齊心合力把農業搞上去,確保糧食、棉花等主要農產品的穩定增長,促進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
——中央和省、地、市、縣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農業放在重要地位,各項經濟工作都要貫徹以農業為基礎的方針。省一級要切實加強對農業的領導,特別是糧食調入省,必須作出不斷提高糧食自給水平的規劃。地、縣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農業特別是糧食、棉花生產上。糧食、棉花和其他主要農副產品能不能搞上去,農業是否真正增加了後勁,要作為考核省、地、市、縣工作的重要標準。
——各個方面都要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要逐年增加用於農業的比重,省、地、市、縣都要儘可能把較多的地方機動財力用於農業建設。逐步提高鄉鎮企業稅後留利中用於補農資金的比例。積極引導農民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和勞動積累,這是增加農業投入的主體。組織廣大農民持續開展講求實效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動員千家萬戶廣積農家肥,培植和提高地力,加強草原建設,積極發展畜牧業。從中央到地方都要根據需要和可能,制定出興修水利、農業資源開發、改造中低產田、發展養殖業、推進農業機械化、植樹造林、修建農村公路和其他設施的規劃,並認真付諸實施。
——積極推廣適用的先進農業科學技術成果。進一步動員和組織農業科技人員下鄉,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重點推廣若干項花錢較少、增產顯著、適用性強的良種技術、栽培技術、施肥技術和其他科學技術,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各級政府要在資金、物資和技術力量方面給予支持。
——各行各業都要大力支援農業。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要重視農用生產資料工業的建設,對化肥、農藥、農膜、農業機械等生產所需的資金、能源、原材料要優先保證供應。農用工業部門要堅決完成國家計畫的生產和供應任務,堅持和完善部分農業生產資料的專營辦法。
——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國家將根據需要和可能,有計畫地逐步調整重要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合理協調農村經濟中的比較利益,鼓勵農民增加糧食、棉花的生產。
——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執行穩定的農村政策。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應當保持穩定並不斷完善,積極建立和健全產前、產中、產後的生產、科技服務體系,努力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促進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農民自願的原則,穩妥地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和發展新的集體經濟。進一步辦好國營農場。
——在大力發展農業的同時,全國都必須繼續認真貫徹實行計畫生育和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應當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實行指標管理,堅決改變近幾年來農村中放鬆計畫生育、人口增長失控的現象。要人力保護土地資源,有計畫地開墾荒地,堅決制止和糾正濫占耕地現象。
(16)努力保持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生產的穩定增長,大力提高運輸效率。煤炭工業首先要抓好統配礦,穩定東部地區和發展中、西部地區的煤炭生產,同時積極發展地方煤礦的生產和建設。原油和電力生產要穩步增加,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工業部門要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增產短缺品種,提高產品質量。交通運輸業要努力提高綜合運輸效率。擴大鐵路限制口段的通過能力,進一步挖掘現有設施的潛力。公路、水運、航空等行業都要合理組織運輸,切實改進管理,提高運輸效能。進一步發展通信事業。
——實現能源、原材料和運輸增產與調整結構的任務,關鍵是要動員這些部門的幹部和職工充分挖掘潛力,厲行增產節約。同時,在投資、貸款、物資供應等方面實行重點扶持措施,以緩解這些行業生產和運營的困難。
——在抓好能源、原材料和運輸生產的同時,必須進一步突出抓好節約能源、原材料和運力的工作,大力提倡和鼓勵各個方面節約用煤、用電、用油、用材、用水、用運力。
(17)大力調整加工工業,克服盲目發展現象。努力使加工工業同農業、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的發展相協調,同市場需求的變化相適應,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任務。控制和壓縮加工工業的重點,一是高耗能、高耗原材料、高用匯、低水平和嚴重重複生產的一般加工工業;二是助長高消費、超前消費的行業和產品。同時,積極進行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改善企業組織結構,充分發揮現有機電製造包括軍工在內的企業的巨大潛力,努力生產能夠增加有效供給的產品,增產能夠出口創匯和替代進口的產品。
——輕紡工業要根據城鄉居民不同層次的需求和購買力水平,逐步調整產品結構,尤其要注意開發適應農村需要的日用消費品。機電工業要努力研製和開發能源、原材料、交通運輸和通信等基礎產業所需要的機電成套設備及其基礎元器件,增產適用的農業機具和其他農用工具。
——各部門、各地方都要根據調整加工工業的要求和經濟效益的標準,列出限制生產、淘汰生產和保證生產的產品目錄。對國家明令公布淘汰和停止生產的產品,銀行停止貸款,電力部門停止供電,物資部門停止供應燃料和原材料,運輸部門不予運輸。在加工工業生產戰線過長而能源、原材料又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對一些重要生產任務要在地區和企業之間招標,實行優勝劣汰的原則。
(18)充分發揮國營大中型企業的骨幹作用。必須牢固樹立搞好大中型企業才能穩定國民經濟全局,才能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和逐步實現現代化的觀念,真正為大中型企業排憂解難,幫助它們發展。
——所有大中型企業都要健全和加強各項基礎工作,改善經營管理,進一步提高企業和職工的素質,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開展技術改造和技術革新,向經營管理要效益,向技術進步要效益,增強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能力。這是發揮大中型企業骨幹作用的關鍵所在。
——各個行業要對現有的國營大中型企業進行分類排隊,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根據能源、原材料和運力供應的可能,按照經濟效益的高低來合理分配資源的原則,確定必保的企業名單,從能源、原材料、運力和資金方面優先保證這些企業的需要,決不允許截留分配給大中型骨幹企業的資金、能源和原材料。
——堅決制止一切不合理的收費和攤派,減輕企業負擔,為它們創造更好的平等競爭條件。
(19)按照調整、整頓、改造、提高的方針,積極引導鄉鎮企業健康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鄉鎮企業的發展,為支援農業、解決就業、繁榮經濟、增加收入和出口創匯作出了重要貢獻,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鄉鎮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產品質量差,管理水平落後,經濟效益低,同國營大中型骨幹企業爭原料、爭能源等問題,必須有計畫、有步驟地調整、整頓、改造和提高。
——鄉鎮企業的發展,一要立足於農副產品和當地原材料的加工,但不同大工業爭原料和能源;二要發揮勞動密集和傳統工藝的優勢,積極發展出口創匯產品;三要為大工業配套和服務。應當在大力加強農業的前提下,鼓勵和引導鄉鎮企業沿著上述方向繼續發展。
——各地區要認真整頓鄉鎮企業,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引導效益好的企業積極發展,下決心關停並轉消耗高、質量差、污染嚴重以及與大企業爭原料、爭能源而效益又很差的鄉鎮企業。通過調整和整頓,促進鄉鎮企業改進結構,改進經營管理和經營作風,提高技術,提高效益。
(20)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多種經濟成分。我國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有益的、必要的補充。應當運用經濟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加強管理和引導,鼓勵它們在國家允許的範圍內繼續發展,發揮它們在發展社會生產、方便人民生活和擴大勞動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限制它們不利於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消極方面。
(21)繼續支援“老、少、邊、窮”地區的經濟發展。在治理整頓過程中,對於老革命根據地、少數民族、邊遠和貧困地區,應當繼續貫徹執行扶植政策,幫助它們發展生產和增強自力更生能力,逐步改變落後面貌。
(22)廣開就業門路,妥善安置待業人員。隨著投資規模的壓縮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將有一些在建工程下馬,一些生產企業關停並轉,必須採取統籌安排、社會救濟與自謀職業相結合的方針,在城市和農村都積極設法開拓新的生產領域,增加新的工作崗位,妥善解決多餘勞動力的出路。這是保證治理整頓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社會安定的一個重要保障。必須精心指導,周密籌劃,認真做好這項工作。
認真整頓經濟秩序特別是流通秩序
(23)進一步清理整頓公司特別是流通領域的公司,逐步消除流通領域秩序混亂的狀況。明年必須在整頓煤炭市場方面首先有一個突破。所有統配礦生產的煤炭、地方上交國家的部分煤炭以及經鐵路運輸的計畫外出省煤炭,均由國家管起來,統一分配,統一訂貨,統一運輸,統一調度。除了國家批准和有關部門指定的經營單位以外,其他單位和個人一律不得經營煤炭。其他生產資料的流通領域,也都要下大力量清理那些從事中間盤剝的各種公司和經營單位,以及那些生產企業所設定的變相抬高出廠價格和轉手倒賣的各種服務公司,堅決砍掉那些重利盤剝、擾亂市場、哄抬物價的中間環節。
(24)堅決整頓市場秩序。計畫外自銷生產資料要實行公開銷售制度,即實行資源數量公開,價格公開,銷售對象公開,結算方式公開,嚴禁私人從事重要生產資料的經營活動。國家規定的最高限價,任何地方、部門和單位都必須嚴格執行。在重要消費品流通領域,要把批發環節掌握在國營商業和供銷社手裡,發揮它們的主渠道作用,禁止私人從事長途批發業務。
(25)逐步解決生產資斜價格“雙軌制”問題。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是在我國具體條件下採取的一種過渡辦法。現在它的弊病越來越明顯,已經成為導致經濟秩序混亂和腐敗現象滋生的溫床。明後年要結合價格調整,先對統一分配煤炭的價格,變“雙軌”為“單軌”,以後逐步增加取消“雙軌制”的品種。對於短期內難以取消價格“雙軌制”的商品,通過適當提高計畫價格、嚴格控制需求和加強管理自銷價格的辦法,逐步縮小兩種價格的差距。
(26)必須下大力量加強市場管理和物價管理。商業、物資、外貿系統要端正經營思想和作風,健全規章制度,禁止違法倒賣緊俏物資和商品等經營活動,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充實和加強工商部門和稅務部門的力量,提高工商稅務人員的素質,嚴厲打擊和取締各種違法經營。已經實行專營的商品,要總結經驗,改進和完善專營辦法。健全物價管理制度,充實物價管理力量,加強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嚴禁哄抬物價,堅決制止各種亂漲價、變相漲價和易地漲價行為。
(27)堅決制止和糾正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現象。目前,生產、建設、流通領域以及一些部門、機關和事業單位,巧立名目,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情況十分嚴重,已經引起城鄉人民民眾的普遍不滿,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堅決制止和糾正。任何部門、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不得以任何藉口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對於違反者,要追究責任並給予處分。對於違反國家規定的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企業、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拒絕。
千方百計提高經濟效益
(28)堅定不移地把經濟工作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在治理整頓的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必須端正指導思想,切實糾正片面追求發展速度,盲目擴大生產規模,以及依靠亂漲價提高收入的傾向,真正下大功夫改進經營管理,提高科技水平,講求經濟效益,走投入少、產出多、效益高的經濟發展路子。必須制定得力措施,把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質量、增加品種、減少資金占用、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具體化,層層加以落實,並作為考核各級經濟組織和企業工作好壞的主要指標。
(29)提高經濟效益必須依靠科技進步。隨著世界新技術革命的蓬勃發展,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重要。無論是克服當前我國的經濟困難還是保證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都必須把促進科技進步放到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來。
——在治理整頓期間,要選擇一批投入少、效益高的科技成果,集中技術力量和科研經費,進行大面積推廣,普遍提高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
——根據實施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選擇一批對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傳統產業技術改造項目,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項目,高技術產品、出口產品及進口替代產品項目,組織大中型企業和科研機構進行技術攻關,改造傳統產業,加快引進設備的國產化,發展高技術產業。
——技術改造資金必須真正用於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節約物質消耗,促進產品更新換代,決不得以各種名目用於在低水平上擴大生產能力。
(30)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必須克服“以包代管”的現象,下大力量健全和完善從定額管理、成本管理、資金管理、質量管理到經濟核算的各項基礎工作和規章制度,嚴格工藝規程和勞動紀律,全面提高職工素質和企業素質,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從節約中求增產,向經營管理要效益。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安全生產。
(31)認真抓緊抓好扭虧增盈工作。各地區、各部門都要制定扭虧增盈計畫,進一步完善虧損企業各種形式的扭虧增盈責任制,認真幫助和促進虧損行業和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積極挖掘潛力,大力減少和逐步消滅虧損。盈利的行業和企業也要努力消滅虧損產品,進一步提高盈利水平。
(32)扎紮實實地全面深入開展“雙增雙節”運動。現在所有的生產、建設、流通單位,所有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幾乎都存在嚴重的浪費現象,增產節約、增收節支的潛力很大。所有機關、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都要抓好“雙增雙節”工作,認真進行清產核資,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在一切環節上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堵塞跑冒滴漏,提高工作效率。大力加強對各項經濟活動的審計和監督,嚴格財經紀律。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都必須充分發動民眾,長期不懈地抓好“雙增雙節”工作,深入開展以“雙增雙節”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在治理整頓期間,尤其要高度重視和認真抓好這件大事。這不僅對於克服經濟困難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促進廉政建設,改善社會風氣,密切黨和政府同民眾的關係,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繼續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
(33)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關係。第一,治理整頓決不意味著改革停頓不前,更不是不要改革。治理整頓不僅將為改革的深入和健康進行創造必要的條件,而且它本身也需要改革的配合;第二,在集中力量進行治理整頓期間,改革要圍繞著治理整頓來進行,並為它服務;第三,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都不是目的,它們都是為了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因此,決不能把治理整頓同深化改革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對治理整頓不積極也就是對改革不積極。
(34)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和明確當前深化改革的重點。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畫商品經濟。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核心問題,在於逐步建立計畫經濟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運行機制。計畫經濟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程度、方式和範圍,要經常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進。向地方、企業放權讓利,以利於搞活經濟。是改革;合理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健全巨觀調控體系,也是改革,而且是更艱巨的改革。在當前的治理整頓期間,深化和完善改革的重點,一是要根據計畫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原則,穩定、充實、調整和改善前幾年的改革措施;二是要根據治理整頓時期應當多一點計畫性的要求,適當加強集中。這種集中是在發揮地方、企業正當積極性基礎上的適度集中,而不是那種否定地方和企業必要自主權的過度集中;三是要在繼續搞活微觀經濟的同時,逐步建立能夠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巨觀調控體系。經過治理整頓,經濟環境有了顯著改善以後,我們將有可能把改革進行得更好和更加深入。當前,要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深化和完善改革。
——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有利於調動企業和職工發展生產的積極性,應當繼續堅持。同時,要認真總結實踐經驗,興利除弊,不斷加以完善。對承包基數和遞增包乾比例過低的企業,適當提高其基數和比例。各地區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正確處理國家和企業關係的多種承包形式,並有領導有步驟地進行試點。繼續實行和完善廠長負責制,進一步強化企業管理,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加強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思想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密切黨政關係,加強廠長、書記之間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齊心協力,辦好企業。繼續促進企業之間的橫向經濟聯合,發展企業集團。
——現行的財政包乾體制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可以調動地方當家理財、增加收入的積極性,弊端主要是助長地區封鎖、市場分割和重複建設。改革的方向不是回到統收統支,但要有助於興利除弊,有助於適當提高中央財政的集中程度。在財政包乾體制未改變之前,為了渡過明年的財政難關,並緩解各地負擔不平衡的狀況,對有上交中央財政任務的省市,應分別不同情況,適當提高上交中央的比例。同時,中央對地方的某些專項補貼要適當減少。
——金融體制的改革,必須有利於加強集中統一管理。進一步強化中央銀行巨觀調控職能,嚴格控制貨幣發行和信貸總規模。中央銀行要對專業銀行實行歸口領導和管理。進一步整頓金融秩序,糾正各金融機構間不合理的業務交叉。堅決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計畫的要求發放貸款,不能片面強調企業化經營。堅決整頓和裁併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以及銀行的信託投資公司,取締私人銀行和錢莊。金融體制的改革,要同調整信貸結構和清理已經發放的貸款結合起來。
——現行的外貿承包制對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但也助長了外匯的分散和外貿經營秩序的混亂。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逐步改變外貿和外匯過於分散的狀況,實行適當集中。大宗初級產品出口和重要物資進口,由國家指定的外貿公司統一經營。除國營專業性外貿公司、工貿公司和有外貿經營權的生產企業之外,其他外貿公司要取締、撤銷,禁止私人經營對外貿易。有外貿經營權的生產企業,不能收購別人的產品出口和倒賣進口物資。調整地方、企業的外匯留成比例,原則上取消外匯留成的地區優惠政策。所有對外貿易除國家另有規定者外,都由銀行結匯。要加強外債的統一管理。整頓和清理借債視窗,克服多頭借債的現象。國家下達的借債控制指標必須嚴格執行,不得突破。
——改進物資管理體制,適當提高重要物資國家統一分配的比重。原有企業上調國家統配物資的基數不能減少,基數低的要適當調高;新投產的企業要按國家投資的比重上調產品;企業的自銷產品,要劃出一塊,由國家導向,定點定量供應,以保證國家重點生產建設的需要。採取強有力措施,確保國家統配物資分配計畫的落實和訂貨契約的兌現。對於不完成國家統配計畫的,停止供應其重要物資。
——在加強巨觀調控的基礎上,有步驟地、穩妥地繼續推進價格改革。適當集中物價管理許可權,加強對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價格的管理。採取切實措施,努力保持民眾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的基本穩定。已經放開價格的商品,要繼續放開,但必要時可對其中的某些商品實行最高限價,或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價格結構的改革,要在嚴格控制物價總水平的前提下,有領導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
——改進計畫體制,適當增加指令性計畫的範圍和比重,強化指令性計畫的嚴肅性,完善指導性計畫的實施辦法。適當上收建設項目的審批許可權。大中型和限額以上項目由中央審批,並根據產業政策適當調整某些行業的投資限額;地方小型和限額以下項目,原則上集中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審批。同財政、投資、物資、外貿等體制的改革相配合,進一步明確中央和省區市的計畫管理許可權,並改進和完善對大中型企業、企業集團的計畫管理辦法。進一步理順計畫、財政、銀行三個部門的關係,發揮計畫部門進行綜合平衡、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綜合協調經濟槓桿的作用,使計畫、財政、銀行之間緊密配合,按照治理整頓的要求,統一步調,統一行動。
——努力保證全國對外貿易的持續發展。堅持並改進鼓勵出口的政策措施,切實解決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出口生產中的困難,積極發展出口商品生產。按照內外銷兼顧的原則,繼續調整出口商品結構,控制和減少短缺的資源性產品、初加工產品的出口,積極增加機電產品等工業製成品以及深度加工和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進一步發展創匯農業產品的出口。大力更新花式品種,提高產品質量,信守契約,改進推銷服務,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在努力擴大出口創匯的同時壓縮進口,爭取外貿收支平衡乃至略有結餘,以適應外債還本付息的需要。嚴格禁止奢侈品、高檔消費品和一般機電產品的進口,把有限外匯真正用於進口必需的設備和物資。凡是國內能夠生產的原材料和機電設備,都要積極採取措施組織生產。各地區、各部門都要積極發展進口替代,加快國產化的進程,努力減少由於壓縮進口對國內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繼續積極利用外資和引進先進技術,加強同國外的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認真執行有關的涉外經濟法律法規,集中力量辦好一批已經建成的中外合資企業、合作企業,發揮示範作用,增強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更加積極地吸收符合我國產業政策的外商直接投資,多辦一些利用我國現有企業進行改造的合資、合作企業。對能夠爭取到的長期低息的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要積極爭取。必須加強對外債的借、用、還三個環節的管理。
——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充分發揮它們在對外開放方面的視窗和基地作用。繼續提倡和鼓勵沿海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地區的基本政策措施不變,並在實踐中逐步加以完善。
加強黨對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領導
(36)加強黨的領導是實現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任務的根本保證。我們要克服困難,擺脫經濟困境,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團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腳踏實地,努力奮鬥。
--保持國家穩定是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政治穩定是前提,經濟穩定是基礎,兩者缺一不可。各級黨的組織,特別是經濟部門、企業和農村的黨組織,都要從國家的全局利益出發,充分發揮黨的核心領導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堅決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同時,努力保證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順利進行。必須大力加強治安工作,堅決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為經濟的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大力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入進行形勢教育和國情教育,進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育和鬥爭長期進行下去,決不半途而廢。
--廣大黨員、黨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密切聯繫民眾,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切實改進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凡是要求民眾做到的,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地方做到的,中央首先要做到。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夠團結人民渡過難關。
(37)必須加強集中統一,加強組織紀律性,反對分散主義。為了實現艱巨複雜的治理整頓任務,每個黨員和黨的幹部都必須把思想、言論、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務必使全黨統一思想,步調一致。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力量克服目前的困難。必須堅決反對分散主義。任何分散主義的行為和傾向,都勢必削弱黨的戰鬥力。全國經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只有同心協力,堅持治理整頓,求得全國大的經濟環境的根本改善,各地區、各部門才有可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對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甚至陽奉陰違,頂著不辦的,都必須給予嚴肅的批評;情節嚴重的,必須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38)必須堅決克服腐敗現象,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和黨風建設。對於那些敗壞黨和人民事業的腐敗分子,必須依法嚴厲懲處,決不能姑息遷就。不這樣做,黨就無法樹立起崇高的威望;不這樣做,黨就必然會嚴重脫離民眾,甚至有蛻化變質的危險。黨風問題是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民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依照黨章從嚴治黨,採取堅決有力的措施,痛下決心,排除阻力,克服各種腐敗現象和官僚主義作風,恢復和發展黨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39)必須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中國人民從來沒有、今後也決不會屈從於任何外來壓力,決不會放棄社會主義道路和民族獨立來換取別人的施捨。中國人民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不論是暫時的經濟困難,還是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搗亂,我們都不怕。只要我們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國家就一定能夠強盛起來,並獲得世界人民的尊敬。
中央認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已經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目前正在繼續向前發展。我們面臨的困難是前進中的困難。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振奮精神,埋頭苦幹,齊心協力,團結奮鬥,我們就一定能夠克服目前的暫時困難,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