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一般指本詞條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是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21年11月18日通過的意見。

《意見》提出,2025年年底前,每個縣(市、區、旗)有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
  • 頒布時間:2021年11月24日 
  • 發布單位中共中央國務院
意見概述,意見全文,意見解讀,解讀一,解讀二,解讀三,答記者問,分工方案,

意見概述

主要內容是8個部分24條。其中,第1部分“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兩方面內容;第2-6部分為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髮經濟五個方面的內容;第7部分為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老年設施供給、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強化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等具體措施;第8部分為組織實施,具體包括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和廣泛動員各方參與等內容。

意見全文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
(2021年11月18日)
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老齡事業發展納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政策體系和制度框架,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傳統美德,促進老年人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社會保障、社會參與、權益保障等統籌發展,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
(二)工作原則
——堅持黨委領導、各方參與。在黨委領導下,充分發揮政府在推進老齡事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社會參與,全民行動,提供基本公益性產品和服務。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提供多元化產品和服務。注重發揮家庭養老、個人自我養老的作用,形成多元主體責任共擔、老齡化風險梯次應對、老齡事業人人參與的新局面。
——堅持系統謀劃、綜合施策。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確保各項政策制度目標一致、功能協調、銜接配套,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堅持整合資源、協調發展。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支撐體系,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促進資源均衡配置。推動老齡事業與產業、基本公共服務與多樣化服務協調發展,統籌好老年人經濟保障、服務保障、精神關愛、作用發揮等制度安排。
——堅持突出重點、夯實基層。聚焦解決老年人健康養老最緊迫的問題,堅持保基本、促公平、提質量,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推動老齡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推進各項優質服務資源向老年人的身邊、家邊和周邊聚集,確保老齡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難有人幫。
二、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三)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以居家養老為基礎,通過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著力發展街道(鄉鎮)、城鄉社區兩級養老服務網路,依託社區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養老服務。地方政府負責探索並推動建立專業機構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的模式。街道社區負責引進助餐、助潔等方面為老服務的專業機構,社區組織引進相關護理專業機構開展居家老年人照護工作;政府加強組織和監督工作。政府要培育為老服務的專業機構並指導其規範發展,引導其按照保本微利原則提供持續穩定的服務。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作用,探索“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模式,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鼓勵以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為依託發展互助式養老服務。
(四)進一步規範發展機構養老。各地要通過直接建設、委託運營、購買服務、鼓勵社會投資等多種方式發展機構養老。加強光榮院建設。公辦養老機構優先接收經濟困難的失能(含失智,下同)、孤寡、殘疾、高齡老年人以及計畫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老年人,並提供符合質量和安全標準的養老服務。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強對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的監管。研究制定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用管理政策,嚴防借養老機構之名圈錢、欺詐等行為。
(五)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各地要根據財政承受能力,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不同老年人群體,分類提供養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復照護、社會救助等適宜服務。清單要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支出責任,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進行動態調整。2022年年底前,建立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評估結果在全國範圍內實現跨部門互認。
(六)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逐步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儘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保障領取待遇人員基本生活。大力發展企業(職業)年金,促進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探索通過資產收益扶持制度等增加農村老年人收入。
三、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
(七)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和管理水平。在城鄉社區加強老年健康知識宣傳和教育,提升老年人健康素養。做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心理關愛行動。提高失能、重病、高齡、低收入等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提高服務質量。擴大醫聯體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的範圍,可按規定報銷相關醫療費用,並按成本收取上門服務費。積極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的作用。加強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建設,布局若干區域老年醫療中心。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通過新建改擴建、轉型發展,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站)以及優撫醫院建設,建立醫療、康復、護理雙向轉診機制。加快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
(八)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和保障。完善從專業機構到社區、家庭的長期照護服務模式。按照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有關要求,開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評估與健康服務。依託護理院(中心、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具備服務能力的養老服務機構,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發展“網際網路+照護服務”,積極發展家庭養老床位和護理型養老床位,方便失能老年人照護。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穩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指導地方重點圍繞進一步明確參保和保障範圍、持續健全多元籌資機制、完善科學合理的待遇政策、健全待遇支付等相關標準及管理辦法、創新管理和服務機制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完善現有試點,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九)深入推進醫養結合。衛生健康部門與民政部門要建立醫養結合工作溝通協調機制。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協定合作,進一步整合最佳化基層醫療衛生和養老資源,提供醫療救治、康復護理、生活照料等服務。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轉型,開展康復、護理以及醫養結合服務。鼓勵基層積極探索相關機構養老床位和醫療床位按需規範轉換機制。根據服務老年人的特點,合理核定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醫保限額。2025年年底前,每個縣(市、區、旗)有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參加照護知識等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創建一批醫養結合示範項目。
四、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
(十)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教育部門牽頭研究制定老年教育發展政策舉措,採取促進有條件的學校開展老年教育、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年大學(學校)等辦法,推動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開設老年教育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強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編寫老年教育相關教材。依託國家開放大學籌建國家老年大學,搭建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平台。創新機制,推動部門、行業企業、高校舉辦的老年大學面向社會開放辦學。發揮社區黨組織作用,引導老年人踐行積極老齡觀。
(十一)提升老年文化體育服務質量。各地要通過盤活空置房、公園、商場等資源,支持街道社區積極為老年人提供文化體育活動場所,組織開展文化體育活動,實現老年人娛樂、健身、文化、學習、消費、交流等方面的結合。培養服務老年人的基層文體骨幹,提高老年人文體活動參與率和質量,文化和旅遊、體育等部門要做好規範和管理工作。開發老年旅遊產品和線路,提升老年旅遊服務質量和水平。縣(市、區、旗)應整合現有資源,設定適宜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場所。
(十二)鼓勵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完善就業、志願服務、社區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發揮低齡老年人作用。在學校、醫院等單位和社區家政服務、公共場所服務管理等行業,探索適合老年人靈活就業的模式。鼓勵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為有勞動意願的老年人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新創業指導服務。深入開展“銀齡行動”,引導老年人以志願服務形式積極參與基層民主監督、移風易俗、民事調解、文教衛生等活動。發揮老年人在親職教育、家風傳承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離退休幹部職工基層黨組織建設,鼓勵老黨員將組織關係及時轉入經常居住地,引導老黨員結合自身實際發揮作用,做好老年人精神關愛和思想引導工作。全面清理阻礙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的不合理規定。
五、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
(十三)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各地在制定涉及老年人利益的具體措施時,應當徵求老年人的意見。建立完善涉老婚姻家庭、侵權等矛盾糾紛的預警、排查、調解機制。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普法宣傳,提高老年人運用法律手段保護權益意識,提升老年人識騙防騙能力,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路詐欺等違法犯罪行為。完善老年人監護制度。倡導律師事務所、公證機構、基層法律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減免法律服務費用,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建立適老型訴訟服務機制,為老年人便利參與訴訟活動提供保障。
(十四)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各地要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規、標準和規範,將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納入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統籌推進,讓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更加安全方便。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經濟困難的失能、殘疾、高齡等老年人家庭,實施無障礙和適老化改造、配備生活輔助器具、安裝緊急救援設施、開展定期探訪。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出台家庭適老化改造標準,鼓勵更多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在鼓勵推廣新技術、新方式的同時,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加快推進老年人常用的網際網路套用和移動終端、APP套用適老化改造。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加強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提升老年人數字素養。
(十五)強化社會敬老。深入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實施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和創新工程。持續推進“敬老月”系列活動和“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結合時代楷模、道德模範等評選,選樹表彰孝親敬老先進典型。將為老志願服務納入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和高校學生實踐內容。加強老年優待工作,在出行便利、公交乘車優惠、門票減免等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進一步拓展優待項目、創新優待方式,在醒目位置設定老年人優待標識,推廣老年人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享受各項優待政策。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落實外埠老年人同等享受本地優待項目。發揮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媒體作用,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敬老社會氛圍。
六、積極培育銀髮經濟
(十六)加強規劃引導。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完善支持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老齡產業發展。鼓勵各地利用資源稟賦優勢,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老齡產業。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老齡產業發展。
(十七)發展適老產業。相關部門要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務目錄、質量標準,推進養老服務認證工作。各地要推動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藥品以及老年用品行業規範發展,提升傳統養老產品的功能和質量,滿足老年人特殊需要。企業和科研機構要加大老年產品的研發製造力度,支持老年產品關鍵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創新,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慧型化、輔助性以及康復治療等方面的產品,滿足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鼓勵企業設立線上線下融合、為老年人服務的專櫃和體驗店,大力發展養老相關產業融合的新模式新業態。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在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開發老年人健康保險產品。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監管,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維護老年人消費權益,營造安全、便利、誠信的消費環境。
七、強化老齡工作保障
(十八)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建設適應新時代老齡工作需要的專業技術、社會服務、經營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和志願者隊伍。用人單位要切實保障養老服務人員工資待遇,建立基於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工資分配機制,提升養老服務崗位吸引力。大力發展相關職業教育,開展養老服務、護理人員培養培訓行動。對在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中工作的醫務人員,可參照執行基層醫務人員相關激勵政策。
(十九)加強老年設施供給。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的要求,加強老年設施建設,加快實現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老年大學(學校)等方面目標。各地要制定出台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配套養老服務設施設定標準和實施細則,落實養老服務設施設定要求。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按標準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居住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等補建一批養老服務設施,“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逐步完善。依託和整合現有資源,發展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或為老服務綜合體,按規定統籌相關政策和資金,為老年人提供綜合服務。探索老年人服務設施與兒童服務設施集中布局、共建共享。
(二十)完善相關支持政策。適應今後一段時期老齡事業發展的資金需求,完善老齡事業發展財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籌資機制,繼續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民政部本級和地方各級政府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用於養老服務的比例。各地要統籌老齡事業發展,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各相關部門要用好有關資金和資源,積極支持老齡工作。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氣價政策,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承擔照料責任。對贍養負擔重的零就業家庭成員,按規定優先安排公益性崗位。落實相關財稅支持政策,鼓勵各類公益性社會組織或慈善組織加大對老齡事業投入。開展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活動,將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情況納入文明城市評選的重要內容。
(二十一)強化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加大國家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社會科學基金等對老齡領域科技創新、基礎理論和政策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研究機構和高校設立老齡問題研究智庫。推進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涉老數據共享,健全老年人生活狀況統計調查和發布制度。積極參與全球及地區老齡問題治理,推動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與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目標有效對接。
八、加強組織實施
(二十二)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老齡工作,堅持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將老齡工作重點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民生實事項目,納入工作督查和績效考核範圍。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財政投入力度,健全老齡工作體系,強化基層力量配備。發揮城鄉基層黨組織和基層自治組織作用,把老齡工作組織好、落實好,做到層層有責任、事事有人抓。建設黨性堅強、作風優良、能力過硬的老齡工作幹部隊伍。綜合運用應對人口老齡化能力評價結果,做好老齡工作綜合評估。
(二十三)落實工作責任。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要強化老齡工作統籌協調職能,加強辦事機構能力建設。衛生健康部門要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組織推進醫養結合,組織開展疾病防治、醫療照護、心理健康與關懷服務等老年健康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擬訂並組織實施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推進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與國家發展規劃、年度計畫相銜接,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民政部門要統籌推進、督促指導、監督管理養老服務工作,擬訂養老服務體系政策、標準並組織實施,承擔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救助工作。教育、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商務、文化和旅遊、金融、稅務、市場監管、體育、醫療保障等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認真履職,主動作為,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
(二十四)廣泛動員社會參與。注重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和老年人相關社會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作用,結合各自職能開展老齡工作,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發揮中國老齡協會推動老齡事業發展的作用,提升基層老年協會能力。及時總結推廣老齡工作先進典型經驗。

意見解讀

解讀一

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意見聚焦新時代、聚焦老齡工作、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將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政策體系和制度框架,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
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髮經濟。意見主要從五大方面提出要求,系統謀劃、綜合施策、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開展老年口腔健康等專項行動,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一攬子具體舉措著力解決老年人的“急難愁盼”,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讀二

《意見》提出,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老齡事業發展納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意見》強調,要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以居家養老為基礎,通過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進一步規範發展機構養老,各地要通過直接建設、委託運營、購買服務、鼓勵社會投資等多種方式發展機構養老。加強光榮院建設。研究制定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用管理政策,嚴防借養老機構之名圈錢、欺詐等行為。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逐步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
要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務和管理水平,布局若干區域老年醫療中心,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和保障,完善從專業機構到社區、家庭的長期照護服務模式,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深入推進醫養結合,2025年年底前,每個縣(市、區、旗)有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
要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推動部門、行業企業、高校舉辦的老年大學面向社會開放辦學。提升老年文化體育服務質量,鼓勵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全面清理阻礙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的不合理規定。
要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路詐欺等違法犯罪行為,建立適老型訴訟服務機制。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將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納入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統籌推進。強化社會敬老,持續推進“敬老月”系列活動和“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
要積極培育銀髮經濟,加強規劃引導,發展適老產業,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維護老年人消費權益。
要強化老齡工作保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對在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中工作的醫務人員,可參照執行基層醫務人員相關激勵政策。加強老年設施供給,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按標準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完善老齡事業發展財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籌資機制,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氣價政策,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承擔照料責任。強化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及地區老齡問題治理,推動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與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目標有效對接。
《意見》還就加強組織實施提出了要求。

解讀三

《意見》提出,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依託國家開放大學籌建國家老年大學,搭建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平台。推動部門、行業企業、高校舉辦的老年大學面向社會開放辦學。
“積極”是《意見》一大亮色。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不僅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亦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發展全局。而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正是有效應對的關鍵。包括老年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要積極地看待老齡社會、老年人以及老年生活。要將老年人視為資源,要創造條件幫助其融入社會,要健康其體魄、豐富其內心,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意見》不僅倡導積極養老理念,還為之找到了“催化劑”——老年教育。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老年大學便在各地興起。然而,面對日益龐大的老年群體和越來越旺盛的老年教育需求,不少老年大學卻因為種種原因而“一位難求”。《意見》提出的一系列舉措,無疑將改變這種局面,讓老年大學的教育資源惠及更多老年人。

答記者問

2021年12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負責人郝福慶出席,就《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齡消費市場也蓬勃發展。請問在積極培育銀髮經濟方面,《意見》有哪些具體的考慮?
郝福慶:
談到銀髮經濟,首先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政府要強化保基本、兜底線的職能,保障每一個老年人老有所養,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再來談銀髮經濟。我國的老年人規模大,發展速度快,面臨挑戰的同時也蘊含著發展機遇,銀髮經濟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在老齡化程度高的一些已開發國家,銀髮經濟已經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我們國家“十四五”期間,老年人的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特別是1962年以後有一個“嬰兒潮”,陸續進入老齡化階段,這些新的老年群體,物資儲備更加充實,他們的消費觀念更新,消費意願和能力也更強,所以老年消費市場是非常巨大的。
說到銀髮經濟,其實顧名思義,就是面向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產品和服務的經濟。這包括傳統的“衣、食、住、行、用”這些實物消費,也包括長期照護、健康管理、醫療保健、護理康復、家政服務、養老金融等服務消費,還有文化、藝術、體育、休閒、娛樂等“詩和遠方”這些新型消費,以及科技賦能下的智慧產品和服務,還有居家和公共場所的適老化改造,可以說是涵蓋了國民經濟的很多領域,內容非常豐富,產業鏈也很長。
我們說大國重器固然不可或缺,老年製造同樣關係民生;年輕人和兒童的服務供給豐富,老年人的服務市場同樣未來可期。為更好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作為:一是加強規劃引領。研究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就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老年用品產業、科技化智慧型化升級等領域加強系統謀劃。二是最佳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包容開放的發展環境,完善便利高效的監管服務,讓市場主體蓬勃發展、銀髮經濟充滿活力。三是支持產品創新。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務目錄、質量標準,加大老年產品的研發製造,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慧型化產品。四是培育服務品牌。打造一批創新力強、品質優良、標準規範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為老服務優質品牌”,引導老齡產業集群發展。
銀髮經濟,方興未艾;市場前景,一片光明;社會效益,日益彰顯。讓我們共同努力,助力銀髮經濟發展,為夕陽紅增色,為老年生活添彩。
記者: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加深,老齡工作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本次出台的《意見》與2019年的《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相比有哪些突出特點?
郝福慶:
這次《意見》和2019年的《規劃》都是應對老齡化的綱領性檔案,2019年的檔案主要是提出了到2035年、2050年的一些重大遠景目標,主要從財富儲備、人力資源、產品服務、科技支撐、社會環境幾方面作出了中長期規劃、戰略部署和制度性安排。這次的《意見》應該說與《規劃》是一脈相承的,主要是針對當前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作出了一些重大安排。《意見》有這么幾個特點:一是將加強黨的領導作為首要原則貫穿檔案始終。強調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為做好老齡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二是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強調各級政府要統籌各類資源,推進優質資源向老年人身邊聚集。三是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強調廣泛動員社會參與,調動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注重發揮家庭養老、個人自我養老的作用,形成多元主體責任共擔、老齡事業人人參與的新局面。四是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剛才李邦華副司長已經作了介紹,主要是要確保每名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強調根據財政承受能力,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再有,強化地方和部門在工作中的職責,大家各司其職,共同做好老齡工作。

分工方案

2022年2月23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訊息,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印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方案。
方案提出,要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 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髮經濟、強化老齡工作保障。其中提到,要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逐步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儘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保障領取待遇人員基本生活。大力發展企業(職業)年金,促進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探索通過資產收益扶持制度等增加農村老年人收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