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新蜜月

中俄新蜜月,英文名稱為The New Golden Age in Sino-Russian relations。指的是2010年11月22日到24日,溫家寶在莫斯科出席第五屆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中俄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正向更高水平邁進。有媒體將現階段的中俄關係稱為“中俄新蜜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俄新蜜月
  • 外文名:The New Golden Age in Sino-Russian relations
  • 時間:2010年11月22日到24日
  • 主要人物:溫家寶
簡介,經貿關係,人力資源合作,資源合作,礦產資源合作,油氣資源合作,森林資源合作,英文翻譯,

簡介

中俄新蜜月
中國總理溫家寶2010年11月24日在莫斯科出席第五屆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中俄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正向更高水平邁進。
溫家寶說,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最獨特、最重要、也最牢固的雙邊關係。作為最大鄰國和快速發展的世界主要新興經濟體,中俄兩國互利合作的前景廣闊。我們應該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動雙邊經貿合作向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不斷豐富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內涵,更好地造福於兩國人民。
他指出,中俄雙邊貿易增勢強勁。1999年至2008年,兩國貿易額平均增速接近30%。2010年前10個月,雙邊貿易額達到451億美元,增長43.4%,全年有望突破500億美元大關。俄羅斯重回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之列,中國也躍居俄羅斯第二大貿易夥伴。
溫家寶表示,中俄能源談判機制已進行了多輪富有成果的對話,簽署了石油領域合作政府間協定,推動雙方油氣、核能、電力合作步入快車道。全長逾1000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已經全線竣工,即將投入運營,中俄合資的天津煉油廠順利奠基,合作建設的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順利啟動,天然氣管道合作穩步推進。這些都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標誌性事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溫家寶說,中俄邊境貿易本幣結算順利啟動。2010年,雙方簽署了中俄經貿關係協定補充議定書,為中俄本幣結算擴大到一般貿易鋪平了道路。兩國企業期待已久的人民幣和盧布掛牌交易已宣布啟動,這將為進一步擴大雙方本幣結算創造有利條件,促進雙方貿易和投資發展。
溫家寶表示,實踐證明,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建立在平等互信、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基礎上的新型國家關係,堪稱睦鄰友好的典範。

經貿關係

經過兩國政府和經濟工商界的長期共同努力,雙方在貿易、投資、科技、能源等各個領域的務實合作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幾乎每個月都會傳來兩國重大經貿合作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喜訊。目前,雙邊貿易增勢強勁,從1999年到2008年,兩國貿易平均增速接近30%。2010年前10個月,雙邊貿易額達到451億美元,增長43.4%,全年有望突破500億美元大關;能源和資源合作碩果纍纍。中俄簽署了石油領域合作政府間協定,全線超過1000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已經全線竣工,中俄合資的天津煉油廠順利奠基;交通運輸合作積極推進;金融領域合作不斷拓展。
溫家寶說,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建立在平等互信、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基礎上的新型國家關係,堪稱睦鄰友好的典範。
他說,作為最大鄰國和快速發展的世界主要新型經濟體,中俄互利合作的前景廣闊。中俄應該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推動雙邊經貿合作向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溫家寶強調:擴大雙邊貿易規模;加強雙向投資合作;深化科技和創新合作;拓展毗鄰地區的經濟合作。
溫家寶最後說,中國正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畫。中國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必將為包括俄羅斯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帶來更大商機。
格林伍德項目
2009年6月29日切爾基佐夫斯基市場被關閉,在俄華商從事了20多年的“灰色清關”、“大市場”銷售的貿易形式受到了根本的衝擊。隨著俄聯邦政府對走私、受賄等腐敗現象的嚴加打擊,以及俄加入WTO進程的推進,華商想要在俄繼續生存並取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走正規合法經營的道路。
“切”市場關閉後,莫斯科市現有的一些市場仍舊是“大市場”形式的經營,華商在那裡經營仍舊是走灰色清關、灰色身份、灰色銷售的老路,這就注定了華商將無法擺脫貨物被扣押沒收、經營場所被取締、身份不合法被驅逐的命運。
為了引導華商走出大市場怪圈,維持華商在俄經營了20多年的市場份額和客戶群體,保住中俄貿易額不減少,中國誠通集團決定支持所屬歐洲商業開發投資管理中心在俄聯邦莫斯科州投資建設國際貿易中心項目。莫斯科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是中國誠通集團支持所屬歐洲商業開發投資管理中心在俄聯邦莫斯科州投資建設的國際貿易中心項目,它將為中國商品提供一個安全、規範、有形象、有檔次的經營場所,提高中國商人和公司在俄經商的層次和水平,提升中俄貿易的檔次。項目投入運營後預計每年可帶動至少80多億美元中國輕工紡產品對俄出口。國際貿易中心項目符合俄聯邦吸引外商投資以及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構建國際行銷網路的政策,因此得到了中俄兩國政府的鼓勵和支持。
俄羅斯中國總商會會長蔡桂茹女士對此表示:希望經商者在把握商機的同時,要正視投資環境,規範投資活動,只有解決質量問題,才能在各自領域取得長遠發展。

人力資源合作

一、中俄人力資源合作是現實的需要
經貿往來,說到底,是一種資源互換,即一方用自己所富餘的某種資源去向另一方等價換取自己所需要的某種資源。這就是所謂的經濟互補或資源互補,如果沒有這種互補也就不存在實際的經貿往來。基於這一理論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現階段,能源和人力資源領域的合作是中俄兩國經貿合作中最有市場、最具潛力、最符合雙方利益和需求的合作。關於能源合作大家已經談得很多,這裡我主要談談人力資源合作。
眾所周知,由於受歷史、文化、宗教、民俗、地理環境和社會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俄兩國在人口發展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特別是最近十多年來,這種差異不斷擴大。俄羅斯一方人口出現持續下降,適齡勞動力逐年減少,人力資源日見匱乏,而中國一方人口則在持續增長,適齡勞動力不斷增加,人力資源儲備極為豐富。俄羅斯需要勞動力,而中國有富餘勞動力,這就為兩國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合作提供了現實可能性和必要性。
截至2007年5月1日,俄羅斯境內常住人口為1.421億,比歷史峰值年份的1993年減少了650多萬,下降幅度達4.4%。俄羅斯東部與中國接壤的邊境地區的人口形勢尤為嚴峻。這一地區包括5個聯邦主體,自西向東依次是西伯利亞聯邦區的阿爾泰共和國和赤塔州,遠東聯邦區的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濱海邊疆區。從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間,俄羅斯全國人口從14846萬下降到14347.4萬,減少了498.6萬,下降幅度為3.36%。在東部邊境地區的5個聯邦主體中,除阿爾泰人口略有增長外,其餘4個聯邦主體均出現人口下降,並且下降幅度高於全俄平均水平:赤塔州人口下降了9.55%,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9.38%,阿穆爾州——10.85%,濱海邊疆區——10.15%。
二、人力資源合作是中俄經貿合作中的傳統項目
事實上,中俄人力資源合作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早在100多年前這種合作就出現在中俄邊境地區,因而可以說,人力資源合作是中俄兩國間經貿合作的傳統項目,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早在19世紀,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就接納了大量來自中國的勞工。在當時,中國邊境地區的農民利用農閒跨境到俄羅斯村鎮從事季節工極為普遍。他們的勞動,不僅對上述地區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對上述地區早期的工業發展也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俄羅斯方面的檔案資料,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早期建設中,特別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中東鐵路以及一系列要塞、公路、礦山等大型建築項目中,華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這方面的史料很多,例如,俄羅斯學者索羅維耶夫在《資本主義時期在俄羅斯遠東的中國短工(1861—1917)》一書中這樣寫道:遠東地區最早的工業是黃金開採,在阿穆爾和濱海地區金礦的開採加工始於1866年,而支撐這一產業發展的主要是華工。1907年阿穆爾河流域邊區共有206座金礦開採地,有18008名工人,其中5351名為俄羅斯人,只占29.7%,不足三分之一,其餘均為華人,總數達到12657人,占70.3%。
1906—1910年,進入俄羅斯工作的中國人總數達到了55萬。毋庸置疑,這在當時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以致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當地的中國人遠遠多於俄羅斯人,正如當代俄羅斯著名學者葉甫蓋尼·亞辛所說的那樣:“如果我們閱讀一下有關西伯利亞大鐵路興建、俄羅斯遠東開發的著作,就不難發現,過去那裡的中國人其實比俄羅斯人要多。”當時,遠東地區的經濟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國工人。1904—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大量中國勞工因戰亂而返回祖國。俄羅斯學者這樣描述道:“在這些年份里,在俄羅斯遠東感覺到人手短缺,許多工程建設延緩下來,甚至在一些地方成熟了的莊稼沒有人收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批俄羅斯青壯年勞動力被派往戰場,到1917年上半年,全俄有1500萬青壯年應徵入伍,約占當時整個國家成年人口的一半,致使國內勞力嚴重短缺。為此,沙俄政府開始大量吸收中國勞工,並通過當時設在中國的義成、泰茂兩家俄羅斯公司直接招募華工。據史料記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有60萬—70萬中國勞工在俄羅斯工作。在這一時期,中國工人的工作地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遠東地區,而是遍布俄羅斯各地。蘇聯學者波波夫這樣描述道:在遼闊的西伯利亞,在寒冷的極北地帶,在烏拉爾山脈,在大小高加索,在東歐平原,在整個俄羅斯大地上,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幾乎所有的大型建築工地和採掘、採伐場都有中國勞工的身影:摩爾曼斯克的鐵路建築工地,烏拉爾的礦場,頓巴斯的煤田,白俄羅斯和卡累利阿的伐木區,以及莫斯科、彼得格勒、葉卡捷琳堡的工廠,都流淌過中國勞工的血汗。為維持俄羅斯的戰時經濟,中國勞工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歷史資料表明,直到20世紀20—30年代,在遠東地區還有大量的華人居住,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他們的勞動保障了遠東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在哈桑湖蘇日軍事衝突之後,蘇聯政府驅逐了包括華人在內的所有當地少數民族居民和外國移民。借用<俄羅斯報>政治觀察員弗謝沃洛德·奧夫欽尼科夫的話來說,“從那時起,中國人和朝鮮人沒有了,濱海地區的蔬菜也沒有了”。
從20世紀80年代中蘇恢復邊境貿易以來,雙方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合作也得以逐漸恢復,但直到目前為止,這種合作還是零星的、小範圍的、不成規模的,在中俄經貿合作中所占比重很小。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政治互信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條。中俄人力資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俄羅斯國內反華、排華思潮的影響和制約。前幾年,“中國移民論”、“中國威脅論”、“中國經濟侵略論”一度在俄羅斯境內甚囂塵上,有人無中生有地說中國政府已經制定了向俄羅斯遠東地區大量移民的計畫並已付諸實施。然而,事實證明這些論調純屬杜撰,完全沒有事實依據。2002年全俄人口普查數據表明,華人僅有34577人,在俄羅斯聯邦182個民族和民族分支中名列第五十七位,只占全俄總人口的萬分之2.38,屬於絕對的少數民族。
從以上簡短的歷史回顧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幾條結論:
第一,中俄歷史上的勞務合作關係遠比現在要緊密得多,無論是合作規模,還是合作領域、合作地域,都要比現在廣闊得多;
第二,大量的中國勞動力進入俄羅斯境內從未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過威脅;
第三,中俄勞務合作有效地促進了俄羅斯,特別是遠東、西伯利亞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第四,中俄的勞務合作促進了兩國的人員交往和文化交流,密切了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
三、未來20年是中俄人力資源合作的最佳時期
從20世紀70年代實行計畫生育以來,特別是從80年代初開始提倡每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以來,中國人口出生率已經大幅下降,但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因而在過去的30年中間,人口總量依然保持了持續穩定的增長。不過,這種持續增長態勢最近若干年來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2002年開始出現的“民工荒”和“技工荒”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勞動力供給和需求關係之間的變化,中國勞動力已經從過去的“無限供給”轉向目前的“有限供給”。
根據國際人口組織和中國人口學家的預測,中國人口增長速度在未來將不斷下降,人口峰值有可能出現在2030年前後,其後中國人口將停止增長,隨之有可能出現急劇下降的局面,與此同時,社會老齡化程度將不斷加劇,社會養老負擔也將隨之不斷加重,這就是中國人口學界常常提到的所謂“銀色浪潮”。屆時,中國也將逐漸面臨勞動力不足的狀況,到那時,中國將逐漸喪失對外提供勞動力的能力。所以,在中國失去勞動力數量優勢之前是中俄進行人力資源合作的最佳時期,俄羅斯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期充分開展與中國的人力資源合作,加快自身的經濟發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資源合作

礦產資源合作 中俄互為最大鄰國,也都是礦產資源和礦業大國,隨著國力不斷提升和經濟快速發展,兩國間的礦產資源利用合作逐年加強。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盡人意,但合作的潛力巨大,前景良好,只要兩國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雙方礦產資源利用合作將大有可為。

礦產資源合作

一、中俄兩國礦產資源和礦業狀況
俄羅斯和中國地域遼闊,成礦地質條件良好,礦產資源種類豐富,都是世界礦產資源大國,俄羅斯和中國的礦產資源總量分別排名世界第一位和第三位,分別達到了世界礦產資源總量的21%和12%。兩國相比,有以下4個特點:一是,總體上俄羅斯礦產資源的自給程度要高於中國,其人均礦產資源占有量更高於中國許多;二是,俄羅斯能源礦產優勢明顯,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鈾礦在世界上都有相當地位,而中國只有煤炭優勢明顯;三是,金屬礦產總體相當,但俄羅斯貴金屬礦產優勢突出,而中國則在稀有和分散元素金屬礦產,特別是稀土礦產方面較有優勢;四是,非金屬礦產方面,除鉀鹽外,中國方面優勢明顯。
二、中俄礦產資源利用合作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近20年來,中俄兩國從共同利益出發,堅持優勢互補、互利互惠的原則,雙方努力推進礦產資源領域的合作,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
(一)雙邊礦產品貿易規模逐漸擴大
近年來,隨著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提升,以及兩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兩國之間的礦產品貿易在不斷加強。據中國海關統計,2006年中俄貿易額達到334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創歷史新高。其中中方對俄羅斯出口158億美元,從俄羅斯進口176億美元。礦產品及相關能源與原材料貿易中俄貿易中占44%,總額達到147億美元,其中中國從俄羅斯進口127億美元,俄羅斯從中國進口20億美元。2000年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石油147.67萬噸,2006年增加到1600萬噸;鐵礦石2000年尚未向中國出口,而2006年則達到333萬噸。與此同時,2006年俄羅斯從中國進口的礦產品有的品種也有所增加,其中石墨1萬噸、耐火豁土2.8萬噸、重晶石3.3萬噸、硅藻土0.29萬噸、各類鎂礦7.9萬噸、白水泥5.9萬噸、滑石0.8萬噸、瀝青9.6萬噸。
(二)能源礦產資源合作漸入正軌
2006年3月,中俄兩國共同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指出,在能源領域,中俄雙方均支持兩國企業投資開發油氣資源和挖掘中國和俄羅斯的能源潛力,以及開展其他形式的互利合作,包括在石油天然氣加工、石化及動力機械製造等方面的合作。就在《中俄聯合聲明》簽署的同一天,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分別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簽署了三份涉及中俄油氣合作的檔案,分別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關於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諒解備忘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俄羅斯石油公司關於在中國、俄羅斯成立合資企業深化石油合作的基本原則協定》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會談紀要》。
中俄能源礦產領域合作漸入正軌,合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薩哈林維寧斯基區塊聯合勘探和合資經營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等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在兩國境內分別組建合資公司拓展上下游合作邁出了新步伐。2007年4月中國遼寧省遼陽市建成年產量550萬噸的俄羅斯原油加工基地。
(三)非能源礦產資源合作有所進展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領域合作逐步加強。兩國企業在鐵礦、有色金屬等礦產領域的合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支持企業開發俄羅斯赤塔州別列佐夫鐵礦和諾永達拉果鉛鋅礦、圖瓦共和國克茲爾一塔什克鉛鋅礦,並希望能參與赤塔州烏多坎銅礦開發項目。2006年4月在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召開的“中俄毗鄰地區礦產資源、房地產開發、農業項目對接會”上,雙方初步達成3個礦產開發項目合作意向。2007年3月俄羅斯“中國國家展”期間,兩國礦產資源利用合作也成為重要主題,俄羅斯北方鋼鐵公司與中方簽署了進出口鋼材和礦產品的協定,其中包括進口鑄鋼產品和出口耐火材料協定;俄羅斯還計畫在中國投資修建一座鋁廠和兩座各為1000兆瓦的電廠;俄羅斯圖瓦共和國政府與中國龍興國際資源開發公司還簽署了總投資2.06億美元的吉格吉爾一塔什德格鐵礦開採協定。4月俄羅斯特維爾州沃斯捷克公司(oAoBocTek一TBepb)與中國深習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NorincoInternationalcoorationLtd)簽訂了在俄羅斯特維爾州合作建設設計能力為16萬噸/年的浮法玻璃廠,5月中國鋁業公司及俄羅斯阿里闊姆公司與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政府簽訂了海綿欽項目合作協定。
此外,中俄接壤地區的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也開展了不同層次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合作活動,如中國黑龍江省的龍興國際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分另外與俄羅斯的阿穆爾、哈巴羅夫斯克、濱海邊區、赤塔、新西伯利亞、秋明、伊爾庫次克、圖瓦、薩哈(雅庫特)等州、邊疆區、共和國亦建立了良好的投資合作關係。
(四)地學和礦產資源合乍研究不斷深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俄兩國地質礦產部門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地學和礦產資源合作研究,取得了較多的成果。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與俄羅斯聯邦地質與礦產利用委員會簽署了《地學領域科學技術合作議定書》,並在此基礎卜開展了許多重要的合作研究工作,如共同編制黑龍江兩岸中俄接壤地區1:250萬地質圖。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和俄羅斯自然資源部又簽署了《關於在地質與礦產利用領域進行科學技術合作的協定》,確定了合作的優先方向。2006年“中國俄羅斯年”活動中,在北京召開的“中俄地質與礦產資源研討會”期間,雙方又在各領域提出了一大批合作意向,展示了兩國在地學和礦產資源領域未來共同發展的願景。
油氣資源合作 中俄是相鄰的兩個大國。近年來,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是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11月下旬,作為“中國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俄方在聖彼得堡舉辦了中國“地學年”,兩國油氣資源合作及油氣資源資料交換是其重要內容之一。

油氣資源合作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對油氣長期、穩定供應的需求,俄羅斯能源出口多元化戰略實施、藉油氣資源開發拉動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的意圖等,是促成雙方在油氣領域合作拓展的關鍵因素。俄羅斯政府已經明確強調,對東方的能源出口是一個戰略方向。
未來中俄間油氣資源合作的前景的確是比較廣闊的,但現實困難重重。從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以及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出口到中國的數量、時間、出口方式等幾個“尺度”思考,在石油、天然氣仍是主要能源的時代,俄羅斯將很難達到中國的最低期盼,即出口到中國的油氣量的增長幅度超出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超出這個判斷,都是過度樂觀的。
森林資源合作 目前俄羅斯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並且主要集中在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地區。中國對俄羅斯森林資源需求旺盛,中國已經在對俄森林資源開發利用方面成效顯著,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系統分析中俄兩國在森林資源合作開發現狀的基礎之上,指出對俄森林資源開發已成為中俄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是兩國積極推進的大項目之一。未來中俄兩國在森林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將呈現好的發展態勢,並提出了政府和企業在擴大對俄森林資源合作開發方面的對策與建議。

森林資源合作

英文翻譯

中俄新蜜月,TheNewGoldenAgeinSino-RussianRelations.sino多用於組合詞的前綴,如表達中美,中日等場合:sino-US,sino-Japan,中歐關係:Sino-Euro。
honeymoon,作為aholidaytakenbyanewlymarriedcouple,想必它是每對有情人的憧憬。但是honeymoon作為名詞的第二層含義:(新生事物、新建關係等的)短暫的和諧時期theearly(usuallycalmandharmonious)periodofarelationship;businessorpolitical.
honeymoon在用來描述一段時期時,除了“他們很親密”之外,還暗含著一個重要信息,就是,這段時期是某些大事件之後的一段時期aftersomeevent,比如一場戰爭awar或是改朝換代achangeofgovernment等等之後的一段時期,Theylikeeachother。所以如果中俄新蜜月不能用honeymoon來翻譯。
溫家寶總理在莫斯科出席第五屆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開幕式時表示,中俄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正向更高水平邁進。於是有媒體將現階段的中俄關係稱為“中俄新蜜月”。中俄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TheNewGoldenAgeinSino-RussianRelations中俄關係新的黃金時代,既形象又準確。(英文翻譯由北京新航道學校提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