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婆羅門參

中亞婆羅門參

中亞婆羅門參(學名:Tragopogon kasahstanicus S. Nikit.)是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少分枝,被蛛絲狀毛。頭狀花序同型,舌狀,含多數舌狀小花,單生於莖頂或枝端,總苞圓柱狀;花托蜂窩狀,無毛。舌狀小花兩性,紫色,舌片頂端5齒裂。花柱分枝細長,花葯基部箭頭狀。瘦果圓柱狀,冠毛1層,羽毛狀,污白色或黃色,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羽枝纖細,彼此糾纏,在與喙或瘦果連線處有蛛絲狀毛環,通常有5-10根的超長的冠毛,超長冠毛頂端糙毛狀。 生長於海拔1500-4200米的林緣草地及荒漠草原。分布於中國新疆,俄羅斯歐洲部分和哈薩克斯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亞婆羅門參
  • 拉丁學名:Tragopogon kasahstanicus S. Nikit.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舌狀花亞科 Cichorioideae
  • :菊苣族 Lactuceae
  • 亞族:鴉蔥亞族 Scorzonerinae
  • :婆羅門參屬 Tragopogon
  • :中亞婆羅門參
  • 分布區域:中國新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高10-40厘米,自基部或自下部分枝,有縱溝紋,頭狀花序下部及葉腋具白色棉毛,果期無毛。下部莖葉披針形、披針狀線形或線形,長8-20厘米,寬5-15(20)毫米,基部寬,抱莖,先端漸尖,邊緣狹膜質。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或枝端,花序梗在果期多少膨大。總苞鐘狀圓柱形,長3厘米。總苞片8枚,披針形,長3厘米,寬3-6毫米,先端漸尖,基部被白色棉毛。舌狀小花紫色。邊緣瘦果長約1.5厘米,直立或稍彎曲,沿肋有鱗片狀突起,先端漸尖成粗喙,喙長3-5毫米,粗糙,頂端不擴大,與冠毛連線處有蛛絲狀毛環。冠毛污白色或淡黃色,長2.5-3厘米。花果期4-6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1400米的山坡、山前平原、河谷及沙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新疆(青河、富蘊、布爾津、塔城、托里、裕民、奎屯、石河子、昌吉、烏魯木齊、阜康、霍城、伊寧)。俄羅斯歐洲部分和哈薩克斯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