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多榔菊

中亞多榔菊

中亞多榔菊(學名:Doronicum turkestanicum)為菊科多榔菊屬的植物。分布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內蒙古等地,生長於海拔1,900米至2,680米的地區,見於山坡或雲杉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亞多榔菊
  • 拉丁學名:Doronicum turkestanicum Cavil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千里光族 Senecioneae
  • 亞族:款冬亞族 Subtrib. Tussilaginae
  • :多榔菊屬 Doronicum
  • :中亞多榔菊
  • 分布區域:中國新疆、內蒙古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平臥或斜升,徑達1厘米。莖單生,直立,不分枝,綠色,具縱條棱,被疏短腺狀毛,上部較密,下部近無毛。葉全緣或具疏短齒,鈍或稍尖,兩面無毛或下面及邊緣有疏短毛。基生葉在花期生存或枯萎,倒卵狀匙形或近圓形,長4—11厘米,寬4—6.5厘米,基部急狹或漸墊祝狹成長4—10(15)厘米具翅的葉柄;莖葉4---6,通常排列達莖之半或2/3,長圓狀卵形或長圓形,稀卵形,長3—11厘米,寬1.514厘米,稀下部具2—3,無柄或具有寬翅短柄,半抱莖,上部葉漸小,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稀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連同舌狀花徑5--6厘米,總苞半球形,徑(2)2.5—3厘米,外層總苞片披針形或披針狀線形,1.艱備糊廈2—1.7厘米,寬(1.5)1.8--2毫米內層線形,寬1—1.5毫米,全部長漸尖,背面及邊緣被疏或較密腺毛。舌狀花長1.8—3厘米,淡黃色,管部長2.5毫米,外面被密腺毛;舌片長1.5—2厘米,寬2--2.8毫米,頂端有(2)3細齒,具4—5脈;管狀花長5.5—7毫米,花冠深黃色,管部長2.5—3毫米,無毛;檐部鐘狀,5齒裂,裂片卵形,長1毫米,頂習鍵捆罪端尖;花葯長1.5毫米,基部全緣,附片卵形,花葯頸部圓柱形。瘦果異形,褐色;舌狀花的瘦果無毛,長3—4毫米,無冠毛;管狀花的瘦果3—3.5毫米無毛或有向上貼生疏微毛,有冠毛;冠毛白色,長3—3.5毫米,有多數具細齒糙毛。花期6—8月。
中亞多榔菊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1900—2680米的高山陰坡灌叢石縫,常生於山坡或雲杉林下。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新疆北部(沙漿屑犁灣、清河、博克達山)、內蒙古西部,俄羅斯亞伯利亞西部、哈薩克斯承烏奔坦。模式采自哈薩克斯坦。

本種提示

此種外形甚似阿爾泰多榔菊D aitaicumPall.紋禁乘且往往容易混淆。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的瘦果同只臭主形,全部瘦果均有冠毛;舌狀花管部無毛;莖葉常達莖的上部與本種不難區別。林鎔(1934)引證為D aitaicumPail的標本(新疆劉慎諤3489及寧夏Lingl927)舌狀花的瘦果無冠毛,舌狀花管部有密腺毛和莖葉排列僅達莖之半或2/3等特徵,無疑應為本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