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研究與信息技術部是丹麥科技主管部門,下轄6個專業研究理事會、丹麥電信局、政府信息局、瑞索國家實驗室和丹麥空間研究所。除研究與信息技術部直轄的研究所外,主要研究組織和研究機構還有丹麥皇家文理科學院、丹麥技術科學院、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國家血清研究所等。著名的學府有哥本哈根大學、奧胡斯大學、丹麥技術大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丹科技合作
- 類別:合作
- 國家:中丹
- 內容:科技創新
簡介,生物醫藥,基因技術,風能,重點領域,
簡介
丹麥具有很好的科學傳統,科學技術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本世紀共有十多位丹麥人獲得諾貝爾獎。丹麥歷屆政府把教育和科技發展作為興國創業的基礎。在科技發展戰略中,強調科技必須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國家研究戰略主要圍繞三個目標:一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增強就業;二是改進人民生活、健康和環境質量;三是促進教育和知識更新。近年來確定的研究開發重點領域主要有六個方面:1、農業。重點是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漁業研究、畜禽健康問題等;2、生命科學及健康。重點是基因研究、預防性藥物開發、神經學研究等;3、環境及能源;4、信息技術;5、生物技術;6、材料科學。丹麥在實施科技發展戰略中,十分重視“有所為,有所不為”。在上述重點領域中,也不求事事領先、全面出擊,而是突出重點,追求於一事成一事,並力爭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丹麥人稱這種戰略為“Niche Strategy”。
丹麥科技投入主要來自企業、公共部門和國外。其中企業投入約 占一半,公共部門投入約占40%,國外投入占10%。公共部門投入的主要來源是政府(約83%),其餘少部分為國際研究基金(如歐盟)、 地方當局基金和公共基金。1997年丹麥全社會的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達到2.03%,高於歐盟平均水平。過去十多年中,丹麥研究開 發人員數量穩步增加。目前科研人員數量超過5.2萬人,比1973年 翻了一番多。
在丹麥,信息技術的套用已到了較高的水平。52%的家庭擁有至少一台PC;31%的家庭與網際網路相連。三分之二的小企業(雇員數少於50人)以及所有50人以上的企業都已套用IT技術。丹麥在企業間電子商務(Business to Business,或簡稱B2B)方面是領先者,人均B2B交易額為全歐洲的兩倍。60%的丹麥家庭擁有手機。在2001年的新年致辭中,丹麥首相Poul Nyrup Rasmussen提出丹麥要成為世界領先的IT國家,人人可以上網,每人擁有email地址。
丹麥十分重視能源和環保技術的開發套用。丹麥的能源構成包括燃煤發電、重油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能(如燃草發電)等。風力發電已超過能源總量的10%。燃煤發電效率達到48%(我國約為百分之三十幾),預期到2010年提高到55%。丹麥能源構成的目標是:風能50%,太陽能15%,生物質能35%。丹麥在垃圾焚燒發電和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方面也有獨到之處。
生物醫藥
生物醫藥領域是丹麥的傳統強項。2000年丹麥醫藥產品出口額首次超過了傳統的知名出口商品豬肉等,銷售額達到了220億克朗。丹麥在HIV治療研究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哥本哈根是世界愛滋病研究中心之一,丹麥國家血清研究所和丹麥技術大學、哥本哈根大學在該領域開展了長期的研究工作。HIV疫苗研究也是丹麥政府資助額最高的單一研究項目。
基因技術
在基因技術領域,中丹科學家合作開展豬基因測序計畫正式啟動。我國基因技術專家楊煥明在丹麥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繼續與丹方開展長期技術合作。在我國科學家成功完成全球人類基因組計畫“工作框架圖”百分之一的測序任務後,又與丹麥科學家合作,啟動了家豬基因測序計畫。以我國的基因測序技術優勢與丹麥科技界合作。丹麥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企業界對此項目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豬與豬肉消費國,丹麥是人均產豬最多的國家。項目執行單位的中方由中科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負責,丹方參加該項目的包括皇家獸醫農業大學、奧胡斯大學、丹麥農業研究所和南丹麥大學等。許多丹麥企業也十分看好該項目的產業化前景。
風能
在風能方面,我國和丹麥有長期合作,我國70%的風力機組都是經由丹麥政府貸款融資從丹麥進口的,對我國風能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目前雙方正在洽談風機製造技術的合作。
重點領域
中丹科技合作重點領域主要是以下方面:
1、 農業科技:優質農作物和畜禽品種選育與產業化技術,農產品加工及轉化技術。重點促進豬基因計畫、豬規模化養殖育種技術示範及草產業育種技術合作研究和示範。
2、能源科技:潔淨煤技術、風能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示範。
3、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軟體技術、電於商務技術等。
4、生物技術:基因組學、農業生物技術及生物醫藥、免疫學等。
5、環境技術:環境保護技術和工藝裝備的研究開發,清潔生產技術。生態整治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