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狀元坊

丞相狀元坊

位於歙縣槐塘村東頭。約建於南宋(1275-1276)年間,以後歷朝皆修。由於額枋“聖旨”牌是用紅色沙礫岩製成,故又稱“紅牌樓”。坊四柱三間三樓,卷草式紋頭脊,中有寶頂。龍鳳板上刻“丞相”,額枋有“狀元坊”三字,其右間題有“亞卿”,左有“學士”。此坊是旌表槐塘村程氏家族的一座功名坊,旌表的是丞相程元鳳和其弟程元岳及其從侄宋景定二年辛酉科狀元程楊祖和其侄程念祖,為四人共立一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丞相狀元坊
  • 地點:歙縣槐塘村東頭
  • 組成:紅色沙礫岩
  • 時間:南宋(1275-1276)年間
起源,程門狀元坊,詳細信息,

起源

宋代是科舉制度趨於成熟的歷史時期,它順應了當時社會的發展,消除了從漢到唐以來門第閥閱對官吏來源的操縱和影響,堅持“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原則,使一大批地位低下、出身寒微的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登上歷史舞台。因此,高中狀元往往被認為是光耀門楣的事,必須造一座牌坊來記錄這個輝煌,朝廷也用此來激勵苦讀的莘莘學子們。後來徽州的學子們真的“前仆後繼”,據說整個歙縣在明清兩代因科舉入仕的進士計有623人,由此可見當時的文風昌盛。

程門狀元坊

程元鳳系南宋名相,字申甫,徽州歙縣人,以忠誠正直著稱。1256年前後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在職期間清正廉明,但因與奸相賈似道不睦,於1268年以少保、觀文殿大學士致仕歸隱於黃山,黃山名景丞相源即由此得名。歸隱後因為他清廉,皇上賜“碩儒”、“昭光”、“忠心”六字於他,這算是皇帝對臣子的最高獎賞了。“碩儒”是學問大,“昭光”為做事光明磊落,由此進而達到“忠心”。
程揚祖做丞相沒有他的堂兄程元鳳名氣大,但他是以廷對御賜狀元起步的,對於當時的讀書人來說,其最高的榮譽與輝煌就是狀元。狀元的誕生伴隨著十年寒窗,實屬不易,從童生到秀才(生員)要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級考試,考中秀才後還要經過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更高級別的考試才能有望中狀元,這是真正的“過五關斬六將”,“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必須歷經這樣的磨難,廷對御賜狀元是真正的幸運兒。

詳細信息

時代:南宋。
級別:市保。
類型:功名坊。
結構尺寸:四柱三間三樓式,寬8.3米,高9.1米。
明間龍鳳板上鐫"丞相"二字,額坊鐫:"狀元坊"三字,在右間題"亞卿"二字,左間題"學士"。南宋理宗時槐塘人程元鳳(1200-1269)官至右丞相,從弟元岳官工部侍郎,因稱"亞卿",從侄揚祖廷對被御賜狀元,從侄念祖官直秘閣學士,四人共立一坊。因額枋、聖旨牌用紅色沙礫岩製成,故民眾稱該坊為“紅牌樓”。歷代皆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