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難民的含義最初強調政治因素,以後內容日趨廣泛。在國際法上,
1951年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將難民的定義規定為:“因有正當理由畏懼由於種族、宗教、
國籍、屬於某一社會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國之外”的人,同時加以時間和地區的限制。
1967年的《難民地位議定書》取消了這些限制。
1969年的《非統組織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特定方面的公約》對
非洲難民的定義除保留以上內容外,又加上“由於外來的侵略、占領、外國統治或嚴重擾亂公共秩序事件”而離開本國的人。
產生原因
在
歷史上很早就出現了難民,但難民問題成為世界性的問題是從
20世紀開始的。
本世紀的難民最早產生於歐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難民的數量不斷增加,遍布於世界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30年中,平均每天有700多人被迫逃離本國。
80年代末世界上難民總數已經達到1300多萬,主要集中在
中東、
非洲和
印度支那地區。難民產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政治原因和種族迫害
如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大批白俄逃亡國外;30年代
希特勒法西斯迫害、驅趕
猶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非
種族主義政權壓迫國內黑人和有色人等。
②戰爭
③自然災害
如非洲1982~1984年的特大
旱災,造成大量難民。難民不僅給流入國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安全問題,而且影響到當事國之間的關係及有關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在世界局勢中增添了動亂因素,不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難民問題已經日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
國際機構
他為無國籍難民提供身份證明,以便使難民受到國際保護,這就是“南森護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曾從事救濟歐洲 800萬無家可歸者和其他地區難民的工作。1951年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成立,負責全世界的難民工作。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認為,持久解決難民問題的方式有自願遣返、就地安置和重新安置三種,其中第一種是最理想並且常常是唯一可行的方式。此外,還需要促成難民逐步實現自給自足和向難民所在國提供發展援助。
這些措施雖然對解決難民問題產生了積極作用,但因為沒有觸及到產生難民問題的根源,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難民問題。世界上的難民數量仍在繼續增加。事實證明,要從根本上解決難民問題,必須從解決具體問題和消除根源兩個方面著手。這就要求在對難民提供救助和進行妥善安置的同時,制止國際上的侵略擴張活動和結束種族主義統治,使各國人民在和平中得以安居樂業。
全球難民現狀
聯合國難民署2015年6月18日在日內瓦發布了名為《2014年流離失所問題全球趨勢》的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世界範圍內流離失所的人數達5950萬,比上一年增加了830萬人,比10年前幾乎增加了一倍,成為二戰後年度難民數量增長最快的一年。在所有流離失所者中,大約有1950萬人為難民。
如果將截至去年年底全球處於流離失所狀態的人群聚集為一個國家,那么這個國家將是世界人口排名第24的大國。
報告顯示,2014年每天都有約4.2萬人被迫逃離家鄉,這一數字是4年前的4倍。而在這一年中,能夠有機會重返故園的難民只有12.6萬人,這是31年來人數最少的。
2014年,全球難民人數增長最快的地區是歐洲,共有近22萬人穿越地中海偷渡到歐洲,是2011年高峰時期的3倍還多。
全球接納難民人數最多的國家是土耳其,共接納難民159萬人。
全球輸出難民人數最多的國家是敘利亞,其次是阿富汗和索馬里,來自這三個國家的難民數量占到全球總難民數的一半以上。
全球難民比例最高的國家是黎巴嫩,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232人是難民。
報告還顯示,超過一半的難民年齡在18周歲以下,其中只有約一半的孩子有機會接受國小教育,而最終能上大學的只有1%。
2018年6月19日,聯合國難民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戰爭和其他形式的暴力使全球被迫流離失所者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這份名為《2017年流離失所問題全球趨勢》的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被迫流離失所者人數為6850萬,平均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流離失所。2017年有162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
解決途徑
難民問題是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它不僅困擾著產生難民的國家,而且對難民湧入的地區乃至整個世界都影響極大。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難民問題己經不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全球性問題。
目前國際上解決難民問題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也是最理想的一種途徑,是難民選擇自願回國,前提必須是國內環境變得良好和穩定了。但遺憾的是這種情況並不多見。第二種是就地融合,也就是讓難民在庇護國得到妥善安排。第三種是將難民重新安置於第三國。
從長遠來看,解決難民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儘可能避免難民的產生。為此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積極採取措施,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權利,消除戰爭,消除地區間的紛爭,消除貧困與不公正現象以及保護自然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