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是漢族傳統絲織工藝品之一,因產於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得名。
黃金絲源基地,發掘過程,
黃金絲源基地
絲綢是西充的傳統產品,有多扶絲綢、西充絲綢、晉新絲綢幾個品牌,生絲漂洋過海,五彩繽紛的錦緞、真絲地毯暢銷國內的十幾個省、市。出口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韓國、西德等國家。
5月11日,“中國絲綢之都·絲綢源點”奠基儀式暨南充絲綢文化產業園、絲綢特色小鎮啟動儀式在“中國綢都·絲綢第一鎮”高坪都京舉行。圖為中國絲綢協會會長楊永元、國家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書記李洪彥、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錢有清,南充市委副書記陳光浩, 市委常委胡斌等領導為“絲綢源點”培土奠基。記者 張力 攝
5月11日上午,“中國絲綢之都·絲綢源點”奠基儀式暨南充絲綢文化產業園、絲綢特色小鎮啟動儀式,在“中國綢都·絲綢第一鎮”高坪都京舉行。受市委書記李仲彬,市委副書記、市長宋朝華委託,市委副書記陳光浩致辭。
中國絲綢協會會長楊永元、國家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書記李洪彥、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錢有清,以及受邀請參加全國繭絲綢產業發展峰會暨全國產銷形勢分析會的嘉賓出席啟動儀式。
楊永元宣布:“絲綢源點”奠基暨南充絲綢文化產業園、絲綢特色小鎮正式啟動。
陳光浩在致辭中說,絲綢是南充的名片,南充因絲綢而聞名。南充人民自古有著深厚的絲綢情結,不僅因為絲綢質地柔軟、色澤美麗,更是南充人民“勤勞、樸實、誠信、包容”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和“東桑西移”戰略機遇,全力推動絲紡服裝產業提檔升級,使其成為基礎生產優勢突出、生產鏈條完整的重要產業,全市現有桑園面積近百萬畝,絲綢產量穩居全省第一、躍居國內最大的真絲綢生產基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市委、市政府將深入實施實體經濟振興行動,著力培育一批絲紡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知名絲綢產品,加快建設絲綢文化產業園和絲綢小鎮,不斷擦亮南充“中國綢都”這塊金字招牌。
啟動儀式上,我市被授予“絲綢源點”“綠色工業產業園”“中意絲綢文化創意合作園”“世界絲綢網南充記者站”四塊牌子。達利(中國)有限公司、四川棉紡織公司分別與高坪區政府簽約,兩家企業將在高坪區投資13億元,建設絲紡服裝面料、精品女裝生產基地。
啟動儀式之後,出席活動的領導共同為“絲綢源點”培土奠基。
西充衝刺“中國絲綢之鄉” 打造經濟強縣
瞄準行業綜合產值20億元目標,將南充“後花園”建成絲綢產業特色縣,西充縣申報“中國絲綢之鄉”獲得重大進展。11月9日從市繭絲辦獲悉,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日前已通過申報驗收,該會副會長俞岳南表示,西充縣一旦獲批,將以此作為地方名片助推產業經濟更好發展。
以“百里優質蠶桑長廊”為重點,集中打造“仁和—雙洛—鳴龍—罐埡”、“義興—西碾—復安—關文”、“永清—多扶—扶君—東太”三大優質蠶桑產業示範帶。近年來,西充大抓蠶桑基地建設,以“一核一帶三組團”產業布局規劃為引領,蠶桑絲綢產業實現產值10億元。
上個月下旬,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會長李建華到西充考察,深入當地部分蠶桑基地和企業調查,認為西充該產業發展處處創新,充滿生機。
據了解,西充蠶桑基地面積已達15萬畝,桑樹9800多萬株,建成省級現代農業(蠶桑)萬畝示範區1個,市縣級蠶桑基地鄉鎮21個,蠶桑專業村208個。蠶桑生產已從家庭經濟副業華麗轉型為縣域經濟支柱產業。
當地希望通過申報“中國絲綢之鄉”,將西充建成川東北蠶業經濟強縣。
絲紡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南亞
從蠶桑小縣走向蠶桑大縣,西充注重技術創新,夯實蠶桑產業技術體系。該縣桑蠶局負責人介紹,全縣眼下建有“嘉陵20號”和白皮油桑穗母園2000畝,引進蘇州大學“彩繭一號”生產出全市第一批彩色蠶繭,蠶種改良率100%促進了蠶繭品質大幅度提升。
目前,全縣已形成蠶繭收購、繅絲、織綢、印染、紡織服裝生產產業鏈。當地絲綢龍頭企業綺香紗投資近2億元,建成高檔絲綢面料生產線。創新品牌“綺香紗”、“歐雅特”等絲紡服裝產品打入歐美和東南亞市場。近年來外貿年均達500萬美元。
蠶桑絲綢產業迅猛發展條件下,該縣大力推行訂單蠶業和“返利分紅”模式,蠶繭收購企業每年從利潤中拿出50萬元,對標準化桑園、業主大戶給予扶持,縣上每年設立蠶業發展風險基金100萬元,保護蠶農和收購企業利益,避免蠶繭價格大起大落。
打造中國首個“黃金絲源”基地
據市繭絲辦主任李偉介紹,西充近年來相繼獲得國家“東桑西移”項目縣、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示範縣、四川省優質蠶繭基地縣等多項“名片”。並以此為動力,產繭407萬公斤、產絲千餘噸、產綢逾萬米。
西充為加快推進蠶桑絲綢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建設生態經濟強縣,向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正式遞交申請,申報“中國絲綢之鄉”。5個月後,當地迎來中國紡協驗收。俞岳南說,西充縣是他們協會目前為止,首個接到此稱謂申報的縣,一旦獲批,西充將成為我國唯一一個“中國絲綢之鄉”。
西充縣縣長任明會見李建華時說,以申報“中國絲綢之鄉”為動力,當地已制訂新一輪產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成桑園20萬畝、發種18.6萬張、產繭650萬公斤、產絲1700噸、產綢1800萬米。任明表示,努力將西充打造成為中國首個“黃金絲源”基地。
發掘過程
絲綢是西充的傳統產品,有多扶絲綢、西充絲綢、晉新絲綢幾個品牌,生絲漂洋過海,五彩繽紛的錦緞、真絲地毯暢銷國內的十幾個省、市。出口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韓國、西德等國家。
5月11日,“中國絲綢之都·絲綢源點”奠基儀式暨南充絲綢文化產業園、絲綢特色小鎮啟動儀式在“中國綢都·絲綢第一鎮”高坪都京舉行。圖為中國絲綢協會會長楊永元、國家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書記李洪彥、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錢有清,南充市委副書記陳光浩, 市委常委胡斌等領導為“絲綢源點”培土奠基。記者 張力 攝
5月11日上午,“中國絲綢之都·絲綢源點”奠基儀式暨南充絲綢文化產業園、絲綢特色小鎮啟動儀式,在“中國綢都·絲綢第一鎮”高坪都京舉行。受市委書記李仲彬,市委副書記、市長宋朝華委託,市委副書記陳光浩致辭。
中國絲綢協會會長楊永元、國家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書記李洪彥、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錢有清,以及受邀請參加全國繭絲綢產業發展峰會暨全國產銷形勢分析會的嘉賓出席啟動儀式。
楊永元宣布:“絲綢源點”奠基暨南充絲綢文化產業園、絲綢特色小鎮正式啟動。
陳光浩在致辭中說,絲綢是南充的名片,南充因絲綢而聞名。南充人民自古有著深厚的絲綢情結,不僅因為絲綢質地柔軟、色澤美麗,更是南充人民“勤勞、樸實、誠信、包容”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和“東桑西移”戰略機遇,全力推動絲紡服裝產業提檔升級,使其成為基礎生產優勢突出、生產鏈條完整的重要產業,全市現有桑園面積近百萬畝,絲綢產量穩居全省第一、躍居國內最大的真絲綢生產基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市委、市政府將深入實施實體經濟振興行動,著力培育一批絲紡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知名絲綢產品,加快建設絲綢文化產業園和絲綢小鎮,不斷擦亮南充“中國綢都”這塊金字招牌。
啟動儀式上,我市被授予“絲綢源點”“綠色工業產業園”“中意絲綢文化創意合作園”“世界絲綢網南充記者站”四塊牌子。達利(中國)有限公司、四川棉紡織公司分別與高坪區政府簽約,兩家企業將在高坪區投資13億元,建設絲紡服裝面料、精品女裝生產基地。
啟動儀式之後,出席活動的領導共同為“絲綢源點”培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