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現代化陷阱與中國理性選擇》對“百年經濟奇蹟”在上述四個國家歷史長河中的地位、在世界現代化史上的地位加以清晰的概括;對這些國家的經典經濟事件和發展軌跡,加以系統性描述和解釋;對這些國家百年經濟成長的經驗和教訓,加以恰當的提煉,並希冀對中國崛起、實現百年趕超有所助益。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現代化陷阱與中國理性選擇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489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胡思勇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76.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世界現代化陷阱與中國理性選擇》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編世界現代化的陷阱與中國的理性選擇
第一章世界現代化的陷阱
第一節先行工業化國家的陷阱
第二節後進國家的現代化陷阱
第三節總結性評論:工業化有多種增長方式和多種增長結果
第二章中國奇蹟與中國課題
第一節文明古國的勝利——“中國奇蹟”
一中國生產力發展進入世界前列
二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明顯改善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已經建立,改革向縱深推進
四政府彌補市場失靈的能力正在增強
五適應國際經濟環境的能力增強
第二節中國困境
第三節中國課題
第三章中國的理性選擇
第一節開闢發展的新境界
第二節新財富觀
第三節社會進步也要利用後發優勢
第四節不能怪罪部分人先富
第五節擺脫對數字的簡單迷戀
第六節“節約”的含義
第七節新貧困觀
第八節經濟成長需要穩定的“衡生態”
第九節現代政府治理:改革的新飛躍
第十節結束語:本質上還是深化改革的問題
第四章中國決策吸取了世界經驗教訓——兩個案例
第一節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與世界範圍內的百年經濟奇蹟
第二節中國“救經濟”政策吸取了胡佛的教訓——2009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中國政策
第二編中國需要擺脫第一次重工業化的“路徑依賴”
第五章歷史地具體地認識輕重工業結構——浙江、江蘇、湖北、遼寧等省工業結構的比較
第一節產業結構變遷具有什麼規律,我們應該用什麼工具來分析呢?
第二節湖北與浙江屬於不同的發展區域,為什麼要把二者聯繫起來加以對比呢?
第三節湖北輕重工業結構早就出現“掉頭”,但為什麼不能說早就進入了重化工業階段呢?
第四節浙江經濟長期“輕”大於“重”,但浙江經濟為什麼更富有活力呢?
第五節湖北與浙江經濟發展的差異,是“國有經濟”與“平民經濟”的差異造成的嗎?
第六節浙江、湖北的反差並不是偶然的,粵、蘇、魯和西部地區的工業結構出現了何種反差呢?
第七節面對新的重化工業時代,湖北和中部地區應該有什麼樣的思考呢?
第三編沒有成功的農業革命,便沒有成功的工業革命
第六章工業化進程中“農作方式的重新定向”——理論、美國的經驗和中國的選擇
第一節農業與工業的“聯繫因素”
第二節難以消除的“馬爾薩斯危機”和“李嘉圖陷阱”
第三節農業革命:“科學化了”的農業與“工業化了”的農業
第七章美國的“農業革命”——一個經典案例
第一節“農業時代”和“農業革命”:美國農業發展的兩個時期
第二節農業科學化運動貫穿百年
第三節美國“農業革命”的意義:奠定美國20世紀的文明
第八章中國必須進行“農業革命”——以湖北省為例的分析
第一節初級與升級——“關口”中的農業大省(一)
第二節過剩與短缺——“關口”中的農業大省(二)
第三節生存農業與市場農業——“關口”中的農業大省(三)
第四節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關口”中的農業大省(四)
第五節即使不加入WTO——為什麼要關注農業大省所處的“關口”
第九章必須把新農村運動和新城市運動有機統一起來
第一節“農村社會能力”:既是城鄉差距的直接表現,也是城鄉差距的最終結果
第二節鄉土環境:“內卷化威脅”
第三節“劉易斯難題”
第四節陷阱:“資本性生產部門”和“餬口性生產部門”的惡性互動
第五節出路:新農村運動與新城市化運動的統一
第十章新農村建設的路徑在哪裡
第一節新農村建設是關係湖北未來的決戰
第二節人的素質是決定貧富的關鍵
第三節農業有淪落為“餬口性部門”的趨勢
第四節建設現代農業需構建產業鏈
第五節培育農村對工業的支撐力
第六節讓城市成為消化農民的熔爐
第七節抓縣域經濟其實就是為新農村和新城市建設提供一個平台
第八節新農村建設不能患急性病
第四編怎樣重返中國經濟舞台中心——湖北的思考
第十一章湖北怎樣走在中西部前列
第一節湖北在哪裡
一“一個中國,四個世界”——湖北屬於“第三世界”
二兩次現代化實現程度——湖北區域經濟“高低不平”
三市場化指數——湖北在改革進程中“中間偏後”
四面對中部地區崛起——“高地”與“窪地”並存
五明顯的梯度差異——“金字塔結構”
六湖北發展屬於“混合趕超型”
第二節靠什麼推動經濟成長
一自然資源只是“初始有利條件”
二差距為什麼在20世紀90年代初拉開
三GDP決定於TFP
四科技優勢為什麼轉化為TFP不夠
五提高市場化水平的路徑在哪裡
第三節怎樣打造“九省通衢”優勢
一地理位置優勢不等於經濟區位優勢
二對“九省通衢”的把問
三湖北的市場結構仍屬傳統內向型
四“九省”何以“通衢”
第四節應怎樣創造財富
一GDP、名義GDP和綠色GDP
二應該注意“貧困化增長”現象
三差距來自人類發展水平
四實現“以物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的根本性轉變
第五節什麼環境才是好環境
一環境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二“差環境”會產生“擠出問題”
三什麼因素在干擾環境
四過多的收費和審批對環境的“干擾點”在哪裡
五變行政管制性環境為市場競爭性環境
第六節還要校正哪些認識
一差距能否縮小
二還要不要強調比較優勢
三為什麼要強調“鋪天蓋地”
四應該怎樣對待“外資”
五開放市場會損傷湖北經濟嗎
六能不能走出“馬爾薩斯陷阱”
第七節需要時間要有恆心
一湖北的責任是什麼
二理性的奮鬥目標
三大家都來當運動員
四重鑄湖北輝煌
第十二章湖北怎樣對外開放
第一節為什麼要進一步打開“湖北之門”
一相對規模:觀察湖北的基本視角之一
二外向度:觀察湖北的基本視角之二
三全球化指標:觀察湖北的基本視角之三
四內資不是外資的替代物
第二節什麼因素影響湖北開放
一“時差”、“位差”,還是“視差”?
二產業結構與外資的產業選擇存在“錯位”
三“傳統制度濃度”與“社會能力”
四湖北吸引外資具有後發優勢
第三節首位城市:經濟網路的重要戰略節點
一“首位城市”:至關重要的網路節點
二香港的經驗:“積極不干預”政策
三武漢的國際化:“節點”功能的高度
四不是港口創造了貿易,而是貿易創造了港口
第四節城市圈的本質是商業圈
一首位度與聚集能力的反差:“1+8”怎么“+”
二推動武漢城市圈的經濟地區化:變競爭為合作
三GDP密集度、外資相對規模:畫出了經濟等高線
四城市圈的實質是商業圈
第五節武漢需要行銷
一武漢高度:必須向外資遞交的名片
二武漢概念:“紐約一芝加哥”模型的中國版
三武漢形象:“準商標”的經濟價值
四武漢共識:集體認同與身份建構
第六節怎樣增強招商引資的能力
一舊聞新說:“新東風”的意義在哪裡?
二“三資”移動的動機有哪些?湖北的誘致重點在哪裡?
三“三資”有什麼投資方式?湖北的“關注點”在哪裡?
四跨國公司具有怎樣的國際化戰略?湖北的“嵌入點”在哪裡?
五外資也是一把雙刃劍,增強利用外資的能力包括規避風險
六新機遇既要求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又要求提升在產業鏈中的位置
第七節今天需要創造什麼樣的招商環境
一市場環境有效性競爭時代來臨
二通用環境與特需環境
三科技環境與勞動力素質
四金融環境挑戰新的環境優勢
五政府成為改善投資環境的關鍵主體
第一章世界現代化的陷阱
第一節先行工業化國家的陷阱
第二節後進國家的現代化陷阱
第三節總結性評論:工業化有多種增長方式和多種增長結果
第二章中國奇蹟與中國課題
第一節文明古國的勝利——“中國奇蹟”
一中國生產力發展進入世界前列
二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明顯改善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已經建立,改革向縱深推進
四政府彌補市場失靈的能力正在增強
五適應國際經濟環境的能力增強
第二節中國困境
第三節中國課題
第三章中國的理性選擇
第一節開闢發展的新境界
第二節新財富觀
第三節社會進步也要利用後發優勢
第四節不能怪罪部分人先富
第五節擺脫對數字的簡單迷戀
第六節“節約”的含義
第七節新貧困觀
第八節經濟成長需要穩定的“衡生態”
第九節現代政府治理:改革的新飛躍
第十節結束語:本質上還是深化改革的問題
第四章中國決策吸取了世界經驗教訓——兩個案例
第一節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與世界範圍內的百年經濟奇蹟
第二節中國“救經濟”政策吸取了胡佛的教訓——2009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中國政策
第二編中國需要擺脫第一次重工業化的“路徑依賴”
第五章歷史地具體地認識輕重工業結構——浙江、江蘇、湖北、遼寧等省工業結構的比較
第一節產業結構變遷具有什麼規律,我們應該用什麼工具來分析呢?
第二節湖北與浙江屬於不同的發展區域,為什麼要把二者聯繫起來加以對比呢?
第三節湖北輕重工業結構早就出現“掉頭”,但為什麼不能說早就進入了重化工業階段呢?
第四節浙江經濟長期“輕”大於“重”,但浙江經濟為什麼更富有活力呢?
第五節湖北與浙江經濟發展的差異,是“國有經濟”與“平民經濟”的差異造成的嗎?
第六節浙江、湖北的反差並不是偶然的,粵、蘇、魯和西部地區的工業結構出現了何種反差呢?
第七節面對新的重化工業時代,湖北和中部地區應該有什麼樣的思考呢?
第三編沒有成功的農業革命,便沒有成功的工業革命
第六章工業化進程中“農作方式的重新定向”——理論、美國的經驗和中國的選擇
第一節農業與工業的“聯繫因素”
第二節難以消除的“馬爾薩斯危機”和“李嘉圖陷阱”
第三節農業革命:“科學化了”的農業與“工業化了”的農業
第七章美國的“農業革命”——一個經典案例
第一節“農業時代”和“農業革命”:美國農業發展的兩個時期
第二節農業科學化運動貫穿百年
第三節美國“農業革命”的意義:奠定美國20世紀的文明
第八章中國必須進行“農業革命”——以湖北省為例的分析
第一節初級與升級——“關口”中的農業大省(一)
第二節過剩與短缺——“關口”中的農業大省(二)
第三節生存農業與市場農業——“關口”中的農業大省(三)
第四節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關口”中的農業大省(四)
第五節即使不加入WTO——為什麼要關注農業大省所處的“關口”
第九章必須把新農村運動和新城市運動有機統一起來
第一節“農村社會能力”:既是城鄉差距的直接表現,也是城鄉差距的最終結果
第二節鄉土環境:“內卷化威脅”
第三節“劉易斯難題”
第四節陷阱:“資本性生產部門”和“餬口性生產部門”的惡性互動
第五節出路:新農村運動與新城市化運動的統一
第十章新農村建設的路徑在哪裡
第一節新農村建設是關係湖北未來的決戰
第二節人的素質是決定貧富的關鍵
第三節農業有淪落為“餬口性部門”的趨勢
第四節建設現代農業需構建產業鏈
第五節培育農村對工業的支撐力
第六節讓城市成為消化農民的熔爐
第七節抓縣域經濟其實就是為新農村和新城市建設提供一個平台
第八節新農村建設不能患急性病
第四編怎樣重返中國經濟舞台中心——湖北的思考
第十一章湖北怎樣走在中西部前列
第一節湖北在哪裡
一“一個中國,四個世界”——湖北屬於“第三世界”
二兩次現代化實現程度——湖北區域經濟“高低不平”
三市場化指數——湖北在改革進程中“中間偏後”
四面對中部地區崛起——“高地”與“窪地”並存
五明顯的梯度差異——“金字塔結構”
六湖北發展屬於“混合趕超型”
第二節靠什麼推動經濟成長
一自然資源只是“初始有利條件”
二差距為什麼在20世紀90年代初拉開
三GDP決定於TFP
四科技優勢為什麼轉化為TFP不夠
五提高市場化水平的路徑在哪裡
第三節怎樣打造“九省通衢”優勢
一地理位置優勢不等於經濟區位優勢
二對“九省通衢”的把問
三湖北的市場結構仍屬傳統內向型
四“九省”何以“通衢”
第四節應怎樣創造財富
一GDP、名義GDP和綠色GDP
二應該注意“貧困化增長”現象
三差距來自人類發展水平
四實現“以物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的根本性轉變
第五節什麼環境才是好環境
一環境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二“差環境”會產生“擠出問題”
三什麼因素在干擾環境
四過多的收費和審批對環境的“干擾點”在哪裡
五變行政管制性環境為市場競爭性環境
第六節還要校正哪些認識
一差距能否縮小
二還要不要強調比較優勢
三為什麼要強調“鋪天蓋地”
四應該怎樣對待“外資”
五開放市場會損傷湖北經濟嗎
六能不能走出“馬爾薩斯陷阱”
第七節需要時間要有恆心
一湖北的責任是什麼
二理性的奮鬥目標
三大家都來當運動員
四重鑄湖北輝煌
第十二章湖北怎樣對外開放
第一節為什麼要進一步打開“湖北之門”
一相對規模:觀察湖北的基本視角之一
二外向度:觀察湖北的基本視角之二
三全球化指標:觀察湖北的基本視角之三
四內資不是外資的替代物
第二節什麼因素影響湖北開放
一“時差”、“位差”,還是“視差”?
二產業結構與外資的產業選擇存在“錯位”
三“傳統制度濃度”與“社會能力”
四湖北吸引外資具有後發優勢
第三節首位城市:經濟網路的重要戰略節點
一“首位城市”:至關重要的網路節點
二香港的經驗:“積極不干預”政策
三武漢的國際化:“節點”功能的高度
四不是港口創造了貿易,而是貿易創造了港口
第四節城市圈的本質是商業圈
一首位度與聚集能力的反差:“1+8”怎么“+”
二推動武漢城市圈的經濟地區化:變競爭為合作
三GDP密集度、外資相對規模:畫出了經濟等高線
四城市圈的實質是商業圈
第五節武漢需要行銷
一武漢高度:必須向外資遞交的名片
二武漢概念:“紐約一芝加哥”模型的中國版
三武漢形象:“準商標”的經濟價值
四武漢共識:集體認同與身份建構
第六節怎樣增強招商引資的能力
一舊聞新說:“新東風”的意義在哪裡?
二“三資”移動的動機有哪些?湖北的誘致重點在哪裡?
三“三資”有什麼投資方式?湖北的“關注點”在哪裡?
四跨國公司具有怎樣的國際化戰略?湖北的“嵌入點”在哪裡?
五外資也是一把雙刃劍,增強利用外資的能力包括規避風險
六新機遇既要求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又要求提升在產業鏈中的位置
第七節今天需要創造什麼樣的招商環境
一市場環境有效性競爭時代來臨
二通用環境與特需環境
三科技環境與勞動力素質
四金融環境挑戰新的環境優勢
五政府成為改善投資環境的關鍵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