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文庫:論語通譯

世界文學文庫:論語通譯

《世界文學文庫:論語通譯》是201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帆。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文學文庫:論語通譯
  • 作者:張帆
  •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2月1日
  • 頁數:162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40224905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文學文庫092:論語通譯》編輯推薦:一部最古老的人類思想寶庫,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源頭。用簡潔精巧的文字,詮釋透徹圓融的智慧。
世界文學文庫:論語通譯是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以記言為主,又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圖書目錄

第一篇學而
第二篇為政
第三篇八佾
第四篇里仁
第五篇公冶長
第六篇雍也
第七篇述而
第八篇泰伯
第九篇子罕
第十篇鄉黨
第十一篇先進
第十二篇顏淵
第十三篇子路
第十四篇憲問
第十五篇衛靈公
第十六篇季氏
第十七篇陽貨
第十八篇微子
第十九篇子張
第二十篇堯曰
《論語》對後世的影響

名人推薦

要把現代企業建立在算盤和《論語》的基礎上,我的成功經驗就是《論語》+算盤=成功。
——“日本現代企業之父”的澀澤榮一
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發表宣言

作者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東南)人。中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是中國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賢人72,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後記

《論語》一書,篇幅雖不大,但卻是研究、了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宋人趙普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可見它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很早就流傳到海外,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誠可謂東方的“聖經”。
談到《論語》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是與孔子的名字分不開的。孔子一生在政治上屢屢碰壁,得意時少,失意時多,但畢竟以道德高尚、人品出眾、學問淵博知名於世,受到時人稱頌。當時人說他是上天用來啟發下民的“木鐸”、多能的“聖者”。他的學生顏淵說:“孔子之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子貢讚美說:“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戰國時,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成為世之“顯學”,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都對孔子倍加頌揚。西漢時罷黜百家,獨尊儒學,孔子的地位被推戴到先秦諸子之上。大史學家司馬遷專門在《史記》中為孔子立“世家”,將他抬到諸侯的地位,稱頌他是“至聖”。還有的儒者稱孔子是“素王”,即指有帝王之德而不居帝王之位的人。此後直到清代,儒學基本上一直處於獨尊的地位。歷代統治者都竭力尊崇孔子,為他建廟祭祀,賜給他的後裔封爵和特權,並給孔子本人加上“大成至聖文宣王”、“至聖先師”等多種華貴頭銜。孔子的名字,幾乎成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雖然歷代的儒學經過某種改造,與孔子學說的本來面目有了一些差異,但像孔子思想中強調德治、重視教化、輕鬼神重人事、積極進取等內容,一直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準則,仍長期在歷史上發揮著作用和影響。
孔子雖然博學多識,但卻“述而不作”,除整理《詩》、《書》等古代典籍外,自己並沒有寫出系統闡述思想的論著。而《論語》作為弟子和後學者整理的材料,卻在這方面起到了彌補的作用。《論語》的內容,涉及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倫理思想、哲學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還記載了他的一些生活習慣和細節。可以說,《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和生平最珍貴的第一手材料。這也就是《論語》後來能在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西漢時,立《詩》、《書》、《禮》、《易》、《春秋》五部經書為官學,稱為“五經”,它們都是經過孔子刪訂、整理的古代文獻。《論語》在此時尚未取得與上述“五經”並駕齊驅的地位。根據零散材料來看,西漢人往往把《論語》等同於《孟子》、《墨子》等,作為諸子的一種,同時也把它看作輔翼經書的“傳”和“記”。但到東漢,隨著儒學地位繼續上升,《論語》已開始進入經書行列,與《孝經》一同被加到“五經”之上,稱為“七經”。《論語》、《孝經》兩部書,篇幅較短,相對於深奧的“五經”來說也更加淺顯易懂。故而在漢代,學子們大致識字以後,便讀《論語》、《孝經》,為以後學習“五經”打基礎。“五經”難度大,一般人畢生只能通一經,能通兩種以上的很少見。而《論語》則是讀書人必讀之書,無論是否通經、通幾經,必先通《論語》。唐代以《易》、《詩》、《書》、《儀禮》、《周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稱“九經”,其中又根據經文字數的多少分為大、中、小三等。在“九經”以外,《論語》和《孝經》要求所有讀書人都研讀,被稱為“兼經”。唐代學制當中規定:大經和中經為分科必修,小經為選修科目,而《論語》、《孝經》則為共同必修科目。科舉中有“明經”一科,無論主考何經,《論語》、《孝經》皆為共同必試科目。唐文宗開成年間,詔刻“十二經”,立石於國學。這“十二經”就是在“九經”以外,又正式加上了《論語》、《孝經》、《爾雅》三部書。宋代人又將《孟子》抬入經書行列,於是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說的“十三經”。
在宋代,以程朱理學為主要代表的宋學興起並盛行,將儒學的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宋學的特點,是輕名物訓詁而重義理髮揮,因此,儒家倫理道德思想比較集中的《論語》、《孟子》等幾部書,尤其受到宋代學者重視,地位開始超出內容繁瑣難懂的舊“五經”。著名理學家程頤即非常推崇《論語》。他評價《論語》“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說:“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

序言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孔子弟子及後學者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這部書大約最後編定於戰國初期。因其成於眾手,具體作者已難考定,但它是一部最集中地記載孔子思想的著作。
孔子(公元前552或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建者、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原屬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國的大臣,後遷於魯。孔子出生時家境已經衰落,但他在早年還是接受了良好的貴族教育,對傳統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十分熟悉。孔子天資聰穎,又極為謙虛好學,故而學識日進。到三十歲左右,已經以博學知名於世,開始招收門徒,傳授《詩》、《書》、《禮》、《樂》等古代文化典籍。他一方面對以前的文化、思想資料進行系統總結,同時也結合春秋後期動盪不安的社會形勢,對一系列倫理道德和社會政治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創建了儒家學派。
孔子早年曾在魯國執政季氏手下擔任管理倉儲、牛羊的小官,都能恪盡職守。因魯國內亂,一度旅居齊國。後仍回魯國收徒講學,門下弟子達三千之眾。年過五十以後,一度被魯國國君委以官職,做到司寇,主管魯國的司法工作。他希望加強國君權威,削弱卿大夫權力,與當政的季氏等三家大夫產生矛盾,最終被迫棄官離開魯國。這段做官的時間,大約不超出五年。此後,孔子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奔走各國,先後到過衛、曹、宋、鄭、陳、蔡、楚等諸侯國,並曾在衛國、陳國停留了較長時間。然而,他始終沒有得到機會參與各國的政治活動,也沒有找到賢明的君主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一般只是被供養起來裝點門面,還有很多時候備受冷遇和迫害。在這段時間裡,孔子堅持不懈地進行治學和教育,與弟子們反覆探討人生、社會的重大問題,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言論。在公元前四八四年,經過大約十四年的流浪生涯之後,孔子終於重返魯國,將餘生的精力傾注於文化、教育事業。他一邊繼續講學,一邊整理文化典籍,對《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古籍進行刪訂,編成最後的教材定本。晚年的孔子在魯國受到較高規格的禮遇,但仍沒有得到真正的重用。生活上也迭遭不幸,獨子孔鯉和兩個重要弟子顏淵、子路都先他而去。公元前四七九年,孔子病逝於家中。魯哀公專門寫了悼詞,弟子們為孔子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守孝三年。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簡單表述就是“愛人”,即對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想達到“仁”的標準,就必須“克己復禮”,通過對自己的克制和約束以提高道德水平,從而符合禮的要求。他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自己要在社會上取得自立,在事業上順暢通達後,也要幫助別人做到這樣。孔子的學生概括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中體現出一種關懷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義精神。總的來說,孔子將“仁”看作道德的最高準則,也是道德的總體。孔子還提到很多其他道德名目:如忠、孝、義、信、廉、儉等等。但在他看來,這些名目屬於局部性的東西,能做到某項或幾項,值得肯定,但還不能算是達到“仁”。“仁”的概念在《論語》中出現百次以上,它是理解孔子思想的關鍵所在。
孔子把以“仁”為核心的倫理道德思想貫徹到政治領域,提出“仁政”的學說。他希望統治者“節用以愛人,使民以時”,反對對人民過分剝削、壓榨,而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張。他又希望統治者“為政以德”,反對一味使用嚴刑峻法,而要先用嚴格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以身作則,通過道德感化搞好政治。春秋後期,禮崩樂壞,社會處於大變革的時代。孔子對當時的社會變動感到不滿,希望恢復西周時的禮樂政治。但同時他也敢承認:社會政治制度應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損益,進行局部的修正或改良。
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相對於天命而言,孔子更加注重人事、強調人的主觀努力,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優先地位。從總體上說,孔子是尊重理性、否定迷信的,這一特點對數千年以來中國人的思想和精神產生了重大影響。
與從政事業相比較,孔子一生在教育領域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春秋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被貴族壟斷。孔子首創私人講學,面向社會廣泛招收學生,通過傳授文化知識來培養從政人才,對隨後的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據說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這批人在孔子死後繼續遊歷各諸侯國,推動了各國政治體制由貴族制向官僚制的過渡,同時,他們從不同側面發揮孔子思想、傳播古典文獻,為戰國時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孔子通過四五十年的教學實踐,一方面教出許多優秀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另一方面也總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育經驗。在教育對象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指出人的本性是可以教育的。在教學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視啟發式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對於知識的來源,求知的態度和手段,孔子都做過許多精闢的論述。
《論語》一書作為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材料,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它並不是孔子親手所寫,而是在孔子去世以後,由他的學生們根據筆記和記憶加以整理、彙編而成。其中主要記載孔子的言語行事,也記載了孔子一些學生的言語行事。班固《漢書·藝文志》概括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按照班固的說法,《論語》的“論”是論纂之意,“語”是語言之意,“論語”即指把“接聞於夫子之語”“論纂”成書。關於《論語》命名的意義,後來還有些不同說法,今天看來還是班固的話比較貼切。
由語錄體的編纂特點所決定,《論語》的體例並不嚴格。一般說一條就是一章,集章成篇。全書共二十篇,約五百章,每篇各章並無嚴密聯繫,只是大致以類相從,由首章首句中取兩字作為整篇標題。全書共約一萬一千字,平均每章字數在二十四個左右,最短的章節不到十字,最長的也不過三百多字。通觀全書,其論述方式並不完整、系統,感想隨事而發,顯得比較零星、散亂。然而另一方面,《論語》也顯示出了語錄體著作的獨特魅力,語言含蓄雋永,敘事簡潔生動,往往能體現出一些長篇論述難以表達的思想深度,折射出一些長篇論述難以反映的人物個性和環境情趣。同時,《論語》靈活的編纂形式,事實上使該書的表現內容大為增加,多方位、多視角地體現出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趣味、生活環境和時代背景,有利於讀者全面、準確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無論從思想價值還是從藝術魅力來評價,《論語》都是一部不可不讀的作品。
關於《論語》的編著年代,史料中沒有明文記載,我們只能通過研究原文加以推斷。今本《論語》篇幅不多,卻有不少章節互相重複,有些字句完全相同,有些增減一兩字,有些詳略有差而意思一致。對此只能做出一個結論:孔子的言論在當時各弟子皆有記載,後來才匯集成書,故有重複出現。也就是說:《論語》並不是由某一個人編著的。再進一步分析,還可以看出:《論語》中有些篇章是孔子弟子所寫,有些篇章則出自於他再傳弟子之手,其中包括曾參、子張、子夏、閔子騫的學生。自唐朝柳宗元以來,很多人都認為將《論語》最後加工成書的是曾參的學生,其說大體可從。因為曾參是孔子最年輕的學生,而《論語》中時間最晚的材料,就是曾參臨死時對魯國大夫孟敬子說的一段話。另外《論語》中提到曾參皆尊為“子”,有關曾參的記事也比孔子其他弟子的多。從曾參和孟敬子的生活年代來推斷,《論語》的最後成書時間大約是在戰國初期、公元前四○○年左右。
《論語》流傳到漢朝,有三種不同版本。《魯論語》是魯人所傳,共二十篇,我們今天所見《論語》的篇目即由此而定。《齊論語》為齊人所傳,共二十二篇,比《魯論語》多出《問王》、《知道》兩篇。《古論語》是漢武帝末年在曲阜孔子故居牆壁中發現的,共二十一篇,篇目基本與《魯論語》相同,只將《魯論語》最後一篇《堯曰》中“子張問”以下一段單獨分篇。這三種版本除篇數不同外,在章次、文字、解說上都有出入。西漢後期大臣張禹先學《魯論語》、又學《齊論語》,對兩個版本擇善而從,篇目以《魯論語》為主,編成一個修訂本。張禹曾為漢成帝師傅,後封安昌侯,官位尊顯,所以他的修訂本很快流行於世,時稱“張侯論”。到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又在“張侯論”基礎上,參考《齊論語》、《古論語》,為《論語》作注,從而保存了漢代《論語》版本異同的一些資料。鄭玄注今已散失,甘肅敦煌和新疆均曾出土唐代手抄的殘本。三國人何晏匯集漢魏各家註解,作《論語集解》,是現在所見最早的完整注本。
漢代以下,學者對論語進行註解、研究的著作不斷增多。據今人楊伯峻估計,古往今來有關論語的研究著作,可能多達三千種。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除何晏《論語集解》外,還有南朝梁皇侃《論語義疏》,匯集了魏晉時期儒者的新解說。此書在唐以後亡失,清代乾隆年間才由日本重新傳回並行世。北宋邢在何晏《論語集解》基礎上作《疏》,為清代編纂《十三經註疏》時所採用。南宋朱熹作《論語集注》,其治學方法與漢唐諸儒不同,輕名物訓詁而重義理分析,為宋儒治《論語》的集大成著作,影響元、明數百年。清代考據學興起,劉寶楠《論語正義》集中反映了清人對《論語》的校勘研究成果,學術價值較高,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海世界書局編印《諸子集成》所收。近人程樹德《論語集解》、楊樹達《論語疏證》,繼續用考證方法研究《論語》,材料搜討甚勤,皆有重要參考價值。錢穆《論語新解》、楊伯峻《論語譯註》則較早對《論語》的通俗化進行嘗試,注釋簡明扼要,附有白話文翻譯和內容評述,做到了雅俗共賞,這為一般讀者閱讀《論語》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