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高老頭》是200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奧諾瑞·德·巴爾扎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高老頭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頁數:228頁
- ISBN:7216047559
- 作者:奧諾瑞·德·巴爾扎克
- 出版日期:2006年9月1日
- 開本:32開
- 品牌:墨人圖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高老頭》以1819年底至1820年初的巴黎為背景,描寫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麵條商高里奧老頭靠糧食賣起家,養大女兒反而被女兒遺棄,悲慘的死在沃凱公寓的閣樓上;青年拉斯蒂納納在巴黎上層的社會的腐蝕下漸漸地走了墮落之路。高老頭既是金錢的追逐者,又是拜金主義的犧牲品。他臨死前一大段交織著愛與恨的器嚎,是一篇對金錢罪惡的血淚控訴書,被人們譽為“千古絕唱”。作品通過高考頭的悲劇,細緻入微地描寫了統治階級的卑鄙罪惡,抨擊了物慾橫流、人性醜惡的社會現實,暴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人格淪喪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奧諾瑞·德·巴爾扎克
文摘
書摘
伏蓋太太(娘家姓龔弗冷)已經上了年紀,她在拉丁區和聖馬索城關之間
的聖基納維夫街上開供應膳食的公寓已有四十年。左鄰右舍稱她的這間公寓
為伏蓋大廈,男女老少一律司住,她卻從來也沒有為此受到半點有傷風化的
指責。可是三十多年來從沒有女房客寄宿,如果一個年輕男子來此寄宿,無
論他住多久,都足以說明他囊中羞澀。儘管如此,在一八一九年的這齣慘劇
開演的時候,伏蓋太太的公寓中還是住著一個幾乎一貧如洗的年輕姑娘。
現在“慘劇”這個詞在感傷文學中被濫用,意思已經歪曲,變得不可信
了;可是卻還是得用在這裡。並不是說這個故事會像這個詞的字面意思顯示
的那樣富有戲劇意味,而是因為在故事結束時巴黎和外省的讀者可能會為這
個結局掬一把同情之淚。
巴黎以外的人們能否讀懂這個故事呢?這確實是個問題。故事中有許多
細枝末節和本地風光的敘述,只有蒙瑪特崗和蒙羅約高地之間的居民可以領
會。這片盆地有一條漆黑的泥漿河,牆上的石灰總是受潮剝落,這裡充滿真
實的苦難,卻沒有半點歡樂的蹤影;可是讀者們對這些悽慘的描述早已司空
見慣,只有那些讓人無法想像、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哀痛才能在他們的腦海中
碾下一道印痕。這裡時不時會發生一些可怕的悲劇,卻因為摻雜了罪惡和美
德而顯得偉大,使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也不得不回味一下,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但是他們的感嘆轉瞬即逝,像急匆匆吞下一顆美味的果子,食而不知其味
。文明就像印度的神車,在前行道路上碰到一顆不易粉碎的心,難以察覺地
稍作停頓,便碾壓過去,繼續它的進程。你們這些讀者也是如此:白嫩的手
捧著小說,舒服地埋在圈椅之中,自言自語道:“沒準兒能讓我消遣一下。
”讀罷《高老頭》的隱痛,絲毫不會影響你用晚餐的好胃口,你把自己的無
動於衷歸咎於作者,指責他言辭誇張或是胡編亂造。啊!可這部戲劇既不是
小說,也不是虛構!一切都是真情實事——真實到每個人都能在自己身邊或
是內心深處找到這些悲劇的元素。
伏蓋太太名下的這幢公寓坐落在聖基納維夫街的下段,地勢傾斜直下通
向弩箭街。道路坡度陡、沙礫多,所以車馬很少從這裡經過,使得擠在華特
格拉斯軍醫院和圓屋頂的先賢祠之間的小街道分外僻靜。在兩個醒目公共建
築的籠罩下,這裡的一切都泛著微黃的色調;在鉛灰色的炮塔的陰影中,街
道益發沉悶。
這裡的街道冷清乾燥,沒有泥漿也沒有排水溝,牆根處雜草叢生。在這
個任何車子的響動都能引起騷動的地方,無意中經過的路人也會感染到這裡
的壓抑氣氛;這裡的房子死氣沉沉,花園的圍牆倒像是監獄的高牆。一個迷
路的巴黎人在這一帶只能看到公寓樓或是公共機構、貧窮或是煩惱、奄奄一
息的老人和憤憤不平做著苦工的年輕人。這是巴黎最陰暗的角落,進一步說
,也是最不為人知的地方。然而這些都不重要,聖基納維夫街像是一個青銅
相框,與這個故事沉悶的調子和冷漠的人物再匹配不過了。就像遊客參觀基
督徒的陵寢一樣,一級一級步下石階,陽光一點點消逝,導遊的聲音越來越
空洞。這個比喻多么貼切!誰又能說清楚,蒼白的頭骨和枯萎的人心,究竟
哪個更可怕呢? P1-2
伏蓋太太(娘家姓龔弗冷)已經上了年紀,她在拉丁區和聖馬索城關之間
的聖基納維夫街上開供應膳食的公寓已有四十年。左鄰右舍稱她的這間公寓
為伏蓋大廈,男女老少一律司住,她卻從來也沒有為此受到半點有傷風化的
指責。可是三十多年來從沒有女房客寄宿,如果一個年輕男子來此寄宿,無
論他住多久,都足以說明他囊中羞澀。儘管如此,在一八一九年的這齣慘劇
開演的時候,伏蓋太太的公寓中還是住著一個幾乎一貧如洗的年輕姑娘。
現在“慘劇”這個詞在感傷文學中被濫用,意思已經歪曲,變得不可信
了;可是卻還是得用在這裡。並不是說這個故事會像這個詞的字面意思顯示
的那樣富有戲劇意味,而是因為在故事結束時巴黎和外省的讀者可能會為這
個結局掬一把同情之淚。
巴黎以外的人們能否讀懂這個故事呢?這確實是個問題。故事中有許多
細枝末節和本地風光的敘述,只有蒙瑪特崗和蒙羅約高地之間的居民可以領
會。這片盆地有一條漆黑的泥漿河,牆上的石灰總是受潮剝落,這裡充滿真
實的苦難,卻沒有半點歡樂的蹤影;可是讀者們對這些悽慘的描述早已司空
見慣,只有那些讓人無法想像、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哀痛才能在他們的腦海中
碾下一道印痕。這裡時不時會發生一些可怕的悲劇,卻因為摻雜了罪惡和美
德而顯得偉大,使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也不得不回味一下,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但是他們的感嘆轉瞬即逝,像急匆匆吞下一顆美味的果子,食而不知其味
。文明就像印度的神車,在前行道路上碰到一顆不易粉碎的心,難以察覺地
稍作停頓,便碾壓過去,繼續它的進程。你們這些讀者也是如此:白嫩的手
捧著小說,舒服地埋在圈椅之中,自言自語道:“沒準兒能讓我消遣一下。
”讀罷《高老頭》的隱痛,絲毫不會影響你用晚餐的好胃口,你把自己的無
動於衷歸咎於作者,指責他言辭誇張或是胡編亂造。啊!可這部戲劇既不是
小說,也不是虛構!一切都是真情實事——真實到每個人都能在自己身邊或
是內心深處找到這些悲劇的元素。
伏蓋太太名下的這幢公寓坐落在聖基納維夫街的下段,地勢傾斜直下通
向弩箭街。道路坡度陡、沙礫多,所以車馬很少從這裡經過,使得擠在華特
格拉斯軍醫院和圓屋頂的先賢祠之間的小街道分外僻靜。在兩個醒目公共建
築的籠罩下,這裡的一切都泛著微黃的色調;在鉛灰色的炮塔的陰影中,街
道益發沉悶。
這裡的街道冷清乾燥,沒有泥漿也沒有排水溝,牆根處雜草叢生。在這
個任何車子的響動都能引起騷動的地方,無意中經過的路人也會感染到這裡
的壓抑氣氛;這裡的房子死氣沉沉,花園的圍牆倒像是監獄的高牆。一個迷
路的巴黎人在這一帶只能看到公寓樓或是公共機構、貧窮或是煩惱、奄奄一
息的老人和憤憤不平做著苦工的年輕人。這是巴黎最陰暗的角落,進一步說
,也是最不為人知的地方。然而這些都不重要,聖基納維夫街像是一個青銅
相框,與這個故事沉悶的調子和冷漠的人物再匹配不過了。就像遊客參觀基
督徒的陵寢一樣,一級一級步下石階,陽光一點點消逝,導遊的聲音越來越
空洞。這個比喻多么貼切!誰又能說清楚,蒼白的頭骨和枯萎的人心,究竟
哪個更可怕呢?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