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化學史》是2009年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嘉華,張黎,蘇永能。本書主要從歷史的缺乏科學思維記載,以及出土文物的驗證中加以研究,從中尋找人類思維進步的足跡。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圖書內容,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版 次:2頁 數:716字 數:590000印刷時間:2009-5-1開 本:大32開紙 張:膠版紙印 次:2I S B N:9787538353488包 裝:平裝
圖書內容
古代科學的實踐多從技術出發,尤其東方的哲學思維方法更多的是巨觀和感性思維,理性的和邏輯的似較欠缺,即以天人合一、陰陽五行、鍊金術、服食等等都不能給人們一種“清楚思路”的理解。相反,具體的發明則流芳萬世,如中國的四大或五大發明等等。
圖書目錄
第一編 古代化學
第一章 古代實用化學的技藝和知識
第一節 古代的陶瓷和玻璃
第二節 早期的金屬知識和冶金技術
第三節 古代的釀造化學
第二章 古代的物質觀
第一節 中國古代的物質觀
第二節 古印度、古埃及和巴比倫的物質觀
第三節 古希臘的物質觀
第三章 金丹術——化學的原始形態
第一節 中國古代的金丹術
第二節 古代希臘的鍊金術
第三節 中世紀的阿拉伯金丹術
第四節 中世紀的歐洲金丹術
第五節 廣義的金丹術——醫藥化學和冶金化學的興起
第二編 近代化學
第四章 近代化學的誕生
第一節 近代化學的孕育
第二節 拉瓦錫與化學革命
第三節 拉瓦錫之後的法國化學
第四節 民族主義情緒籠罩下的德國化學
第五章 原子一分子論的確立
第一節 原子論的提出
第二節 分子假說的出現
第三節 原子量的測定
第四節 電化學的興起
第五節 普勞特假說
第六節 卡爾斯魯厄會議及其影響
第六章 有機化學的獨立與發展
第一節 有機化學的獨立
第二節 從基團論到類型論
第三節 結構理論的形成
第四節 有機立體化學的建立
第五節 有機合成化學和天然有機物的研究
第七章 無機化學的系統化
第一節 對元素性質與原子量關係的探索
第二節 元素的排列
第三節 元素周期性的發現
第四節 惰性氣體的發現
第八章 分析化學的大發展
第一節 定性分析的系統化
第二節 定量分析的完善
第三節 光學分析法的建立
第四節 其他一些分析技術的萌芽
第五節 分析化學對人類生活的直接作用
第九章 物理化學的形成
第一節 化學與物理學的相互獨立
第二節 萊比錫物理化學學派
第三節 德文《物理化學雜誌》的創刊及影響
第四節 新思想在世界各國的傳播
第五節 19世紀物理化學綜述
第十章 現代化學教育體制的形成與化學工業的興起
第一節 化學家的職業化
第二節 世界上第一個化學教學實驗室
第三節 德國化學教育模式在世界各國的推廣
第四節 化學工業的起源
第五節 第一個合成染料與合成染料工業的興起
第六節 合成藥物
第七節 工業研究實驗室——德國合成染料工業蓬勃發展的動力
第三編 20世紀化學
第十一章 19世紀化學的回顧和20世紀化學的開端
第一節 機械論對化學發展的影響和唯能論的出現
第二節 向原子進攻
第三節 電子、X射線與放射性的三大發現
第四節 放射性元素釙和鐳的發現
第五節 元素蛻變理論的提出
第六節 物理學革命和化學研究步入微觀領域
第十二章 元素學說的新發展
第一節 元素周期律的科學基礎
第二節 同位素的發現和研究及原子量基準的變更
第三節 元素周期表的完善、發展及探索
第四節 稀有元素研究的新進展
第五節 普通元素碳的新發現
第十三章 核化學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原子核組成的探討和基本粒子的發現
第二節 重核裂變和核子彈
第三節 輕核聚變和受控熱核反應
第四節 核電技術的發展與化學
第五節 核化學的各分支及其發展
第十四章 化學鍵理論和量子化學
第一節 化學鍵的電子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