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詮釋與教化

世界、詮釋與教化

《世界、詮釋與教化》是2020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鮑永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詮釋與教化
  • 作者:鮑永玲
  •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1日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2051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對“世界”概念的重新定位和周密闡釋,對任何取向遠大的思想體系的內在建構都具有根本的奠基作用。而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更有很多源遠流長的關鍵概念如同滿帶刻痕的河道,*深而直接地塑造了古代中西方的社會、文化、思想和宗教地貌。而通過15世紀以來的中西文化交流,這些關鍵概念又極大地影響了近代世界整體的文化景觀,鋪陳下現代化世界裡潛在的問題與悖論。
本書的追索之旅從千年流變的“世界”概念的詮釋開始,對漢語哲學史開端的“心”“物”“德”“經典”概念以及相關喻象做了深入的詮釋,還對西方源遠流長的經典詮釋和教化傳統做了系統的梳理分析。

圖書目錄

上篇 世界
第一章 “世界”概念的緣起
第二章 “世界”概念的詮釋: 早期佛教與玄學合流之情勢
第一節 loka的源始涵義
第二節 三千大千世界的佛教宇宙觀
第三節 大道而察:佛玄合流的世界圖景
第三章 天下—世界:從概念變遷看近代東亞世界圖景之變更
第一節 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天下”圖景
第二節 漢傳佛教“多元多重”的“世界”圖景
第三節 “世界”還是“天下”:近代東亞世界圖景之變更
第四章 共在、同居和世界
中篇 詮釋
第五章 “傾聽哲學”與“觀的哲學”:兩種不同的詮釋學取向
第六章 水道與經典:儒家經典詮釋場域的形成及其核心特質
第一節 “哲學的突破”與儒家經典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 “貫通水道”:儒家經典詮釋與註疏理念的形成
第七章 開放而收斂的水域:儒家經典詮釋的隱喻
第一節 儒家經典詮釋理念的形成
第二節 開放而收斂的水域:儒家經典詮釋場域的特性
第三節 經典詮釋與思想創造
第八章 “物”的多重面相
第一節 “物”之三訓
第二節 生生物化
第三節 “物”之成、序、位、格
第四節 與物同體
第九章 “直心為德”及其意象考釋
第十章 種“德”者必養其“心”
第一節 王陽明經典詮釋思想的價值維度
第二節 “種德養心”和“下學上達”:王陽明的經典詮釋觀
第三節 朱王經典詮釋思想之異同
第十一章 孟莊“心”學殊異考
第一節 孟子論心:“谷”之實達
第二節 莊子論心:“鏡”之虛靈
第三節 聖人之異:“養心”和“游心”
第四節 “心”之正負功夫
下篇 教化
第十二章 馴養、教化和自然
第一節 musar:馴養與訓育
第二節 παιδεiα:轉化與教化
第三節wσι:生長與技藝
第十三章 成形與教化:愛克哈特論“神人合一”
第一節 永恆沸騰的靈魂火花
第二節 流溢回返的教化循環
第三節 神人合一的純化之路
第十四章 “內在形式”:沙夫茨伯里的新自然神論
第一節 內在形式和活的自然
第二節 情感教化和紳士理想
第三節 神聖秩序與和諧宇宙
第十五章 情感與教化:沙夫茨伯里道德哲學與審美話語辨析
第一節 自然和教化
第二節 道德和情感
第三節 審美和秩序
第十六章 沙夫茨伯里對德國教化觀念的影響
第一節 “內在形式”:從柏拉圖到沙夫茨伯里
第二節 “內在教化”:從萊布尼茨到厄廷格爾
第三節 “普遍的人”:德國古典教化觀念的核心
第十七章 內在之路:從神的肖像到自我教化
第一節 教化觀念的源起
第二節 德意志運動與教化觀念的普遍化
第三節 自我教化:德意志運動的內在精神之路
附錄:被捲入難民危機里的“康德”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鮑永玲,安徽黃山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博士,復旦大學和洪堡大學博士後,中國CSC留學基金訪問學者,德國DAAD基金訪問學者,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歐洲思想史、詮釋學和政治哲學。著有《“種子”與“靈光”:王陽明心學喻象體系通論》(2012年)、《德國早期教化觀念史研究》(2018年)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特別資助項目、博士後國際學術交流計畫派出項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項目等十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譯文七十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