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無百年人

世無百年人

《世無百年人》是唐代詩僧王梵志的詩作。此詩的內容是肯定生命的短暫,死亡的必然,既是對世人妄圖長生不死的強烈譏諷,也是作者面對死亡不可避免的自我解嘲。全詩語言通俗易懂,生動詼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世無百年人》
  • 創作年代初唐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王梵志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世無百年人,強作千年調。
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

注釋譯文

⑴百年人:指長生不老的人。
⑵門限:門檻。

作品鑑賞

王梵志的詩作在唐初流傳極廣,後來卻一直被封建正統派視為“下里巴人”,不能進入詩歌藝術堂奧。現存梵志詩相當大一部分從內容上說,是勸世勸善的詩體道德箴言,這類詩較少文學價值。梵志詩最有文學價值的,當推那些有意無意作出的世態人情的幽默、諷刺畫,就像這首詩。
這首詩的內容是肯定生命的短暫,死亡的必然。既可以解釋為否定長生的觀念,即對世事加以譏笑,又很具“黑色幽默”特色,即面對死亡不可避免的事實,詩人無可奈何地自我解嘲。
王梵志還有一首《城外土饅頭》與此詩內容相關的詩:“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輕鬆幽默,生動詼諧。與之相比,這首詩的幽默感似乎少了些,而冷嘲熱諷卻激烈了許多。“世無百年人”,意思是:凡人,皆不可能長生不老。這其實是每個正常人都知道的,但是偏偏有許多人不願正視這一點,而是在活的時候,廣置田產或遍求仙丹,作著妄圖長生不死的幻想,此即“強作千年調”。據傳王羲之的後人陳僧智永善書,名重一時,求書者多至踏穿門檻,於是不得不裹以鐵葉,取其經久耐磨。詩中就用“打鐵作門限”這一故事,形象表現凡人是怎樣追求器用的堅牢,作好長遠打算的。在詩人看來這無非是作無用功,故可使“鬼見拍手笑”。說見笑於鬼,是因為鬼是過來“人”,應該看得最為透徹,所以才忍俊不禁。鬼笑至於“拍手”,是梵志語言生動恢諧的表現。
宋代范成大曾把這首詩與王梵志的另一首詩《城外土饅頭》的詩意鑄為一聯:“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十分精警,《紅樓夢》中妙玉就很喜歡這兩句詩,而“鐵檻寺”、“饅頭庵”的來歷也在於此。

作者簡介

王梵志,唐初詩人。衛州黎陽(今河南濬縣)人。《桂苑叢談》和《太平廣記》卷八十二《王梵志》都說他生於隋代,為黎陽城東人王德祖從枯樹中發現收養的,“七歲能語”,“作詩諷人,甚有義旨”。敦煌寫本《王道祭楊筠文》又說他是“通玄學士”。約可考知他的創作活動主要在初唐。其詩以說理為主,重視懲惡勸善的社會功能。某些詩篇具有諷刺世態人情的積極意義,詩風淺顯平易而時帶詼趣,往往寓生活哲理於嘲戲諧謔之中,寄嘻笑怒罵於瑣事常談之內,開創了以俗語俚詞入詩的通俗詩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