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

且qiě jū cú

字形本義:刀有刀柄,方為刀用,含其二者,即是今義。二者一體,含其一且其二。

《說文》『薦也。從幾,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

1. ,表示進一層:既高~大。尚~。況~。

2. 表示暫時:苟~偷安。姑~。

3. 表示將要將近:城~拔矣。年~九十。

4. 一面這樣,一面那樣:~走~說。

5. 表示經久:這雙鞋~穿呢!

6. 文言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說。

7. 姓。

8.人名用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且
  • 外文名:moreover, also (post-subject); about to, will soon (pre-verb)
  • 拼音:qiě jū cú
  • 部首:一
  • 部外筆畫:4
  • 總筆畫:5
  • 五筆輸入法:egd
  • 倉頡:BM
  • Unicode:CJK
  • 統一碼:U+4E14
字形字義,詳細字義,相關詞語,數學含義,古籍解釋,字源字形,書法,

字形字義

《鄭崗訓字》『刀有刀柄,方為刀用,含其二者,即是今義。二者一體,含其一且其二。』
且
註:古字有尖,銳物之義明顯,猶匕首;匕首,僅為其首則無用。
《說文》『薦也。從幾,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
注一:薦《康熙字典》『《爾雅·釋言》薦、原,再也。又《國語注》薦,聚也。又《小爾雅》重也。《廣韻》仍也。』,《說文》之薦,此義也。聚,不分也。
注二:甲骨文「祖」同「且」;言「祖」有生者且有死者,父之父也。甲骨文「祖」另作「T且」,指祖宗之祖;T,「示」字也,反寫「土」字,猶言入地升天。

詳細字義

1、(jū)用在句末,相當於“啊”。
狂童之狂也且。——《詩·鄭風·褰裳》
2、另見qiě。
且(qiě)
此,這;今。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詩·周頌·載芟》。毛傳:“且,此也。”
且(qiě)
且(cú),往。《詩▪鄭風▪溱洧》:“士曰既且。”陸德明釋文:“且,音徂,往也。”
1、將近;幾乎。
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鄭譯:年紀也有九十了。
註:白話「也」,且隨意添加,或有義或無義,以順口耳。文言「且」同此。順口耳,順口而已/順口順耳。
上晚年多內寵,小王且二十人。——《資治通鑑》
釋:上,指李淵,有22子。
鄭譯:高祖晚年內寵多多,小王二十人,也是有的。
註:譯作「將近」通順,便譯作「將近」,不是訓字是猜字;明知是猜應推敲,偏離本義不選挑。x也是有的,言外之意:x-1或x+1也是有的。
去後且三年。——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鄭譯:去後又三年。
2、將;將要。
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詩·齊風》
故天之且風,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淮南子》
且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鄭譯:又為之奈何。
以為且噬己矣。——唐·柳宗元《三戒》
火且盡。——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禍且及汝。——清·魏禧《大鐵椎傳》
鄭譯:禍也涉及你。
註:中文時態看語境,未必以字詞明示。
3、暫且;姑且;。
且往觀乎?——《詩·鄭風》
且攜所著。——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甚且心之所以清。——清·劉開《問說》
4、用來加強語氣,表示某事物的極端的、假設的或不可能有的情況或事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鄭譯:臣連死也不躲避,區區杯酒何足辭?
5、表讓步,尚且;都;還。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白馬篇》
鄭註:類似:一且不有何來二?二且有之怎無一?
6、[方言]: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續很長時間。如:這筆且用呢;他且來不了呢。
註:且《說文》『薦也。』,薦《小爾雅》『重也。』。此「且」,可重複、經得起重複。
7、【方言】:{且(qiě)表示客人}今天家來了個且,一會再說。
1、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而且”。
君子有酒,旨且多。——《詩·小雅》
行牧且蕘。——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連拜且泣。——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香且甘者。——清·周容《春酒堂遺書·芋老人傳》
賊能且眾。——清·魏禧《大鐵椎傳》
2、又……又。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並進。如:既高且大;且戰且退。
3、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抑或”、“或者”。
是且非邪。——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4、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尚且”、“況且”。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三國志》
且人患志之不立。——《世說新語·自新》
且欲觀客。——清·魏禧《大鐵椎傳》
5、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若”、“假如”、“就是”、“即使”。
且靜郭君聽辨而為之也,必無今日之患也。——《呂氏春秋》
且復妄言。——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傳》
6、尚且,還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為眾人師且不敢。——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且繼今以往。——〖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7、另見jū。
“且姓”是罕見的姓,其姓氏源自於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姓苑》記載:“高陽氏臣且鳩氏之後。望出渭陽。”
“且”的兩個讀音“ju”或“qie"都為姓氏,其中“ju”的讀音源自於新疆回族。“且(qie)姓”現在大致分布在四川大邑、江蘇南通、山西太原、臨汾等地。
春秋時期:且姚,吳國大夫。
秦末楚漢爭霸時期:龍且,西楚國猛將,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
東漢:且運,莎車國宰相。 註:莎車國為西域都護府所轄諸國之一。
唐代:且洛生,唐高祖時期任渭州刺史。
宋代:且謹修,德化知縣。
明代:且簡,觀城人,正德年間任潞州判官。
清代:且洵侯,大邑灌口場人,武舉。
且步雲,大邑王泗人,武舉。
民國:且司典,大邑官渡河人。黃埔軍校畢業,任陸軍少將。

相關詞語

且不說、且慢、且說、暫且、尚且、甚且、得過且過、而且、苟且偷安、姑且、且論

數學含義

“且”在數學邏輯連詞中的符號表示為: ∧ 例: p且q 記作 p∧q。意為集合P與集合Q中相同元素的集合。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
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為其不可以反宿。
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
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
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
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為所鹵。
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注》且者,姑與物為雷同,而志不在也。
又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
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又《集韻》《韻會》《正韻》子餘切,音疽。《說文》薦也。
又同趄。行不進也。《易·夬卦》其行次且。別作趦趄。
又多貌。《詩·大雅》籩豆有且。
又蝍蛆亦曰卽且。《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卽且。
又《爾雅·釋天》六月為且。《郭注》闕詁。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熱,故曰焦。
又巴且,見《司馬相如賦》。《史記》作猼且,卽巴焦。
又語餘聲。《詩·鄭風》士曰旣且。《朱傳》音疽。語辭,與乃見狂且,其樂只且,匪我思且,椒聊且,曰父母且,諸且字皆語餘聲。
又《集韻》《韻會》《正韻》叢租切。與徂同,往也。
又《韻會》七序切,徐去聲。恭敬貌。《詩·周頌》有萋有且。 《正字通》《說文》且從幾,足有二橫。一,地也。象藉於地形。音阻。阻詛諧且為聲,餘義皆假借。孫愐譌用子餘切。《韻會》馬韻且引《說文》義同俎,譌轉魚韻,為孫切所蔽,音同疽,音義相矛盾。
又俎本作且,且字借義旣廣,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甲骨文字形是祖廟狀,由“土”形轉化而來,象徵著祖先崇拜。
且

書法

且的書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