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蘭考》是1982年國學文獻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若瑔。
基本介紹
- 書名:且蘭考
- 又名:且蘭訪
- 作者:余若瑔
- 譯者:董振堂
- ISBN:9787213112251
- 類別:歷史
- 頁數:190頁
- 定價:169.00元
- 出版社:國學文獻館
- 出版時間:1982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評價,作者簡介,創作歷程,
內容簡介
清代貴州學者余若瑔所著的《且蘭考》一文中解釋說,所謂“旄牛徼外”正是古羌人居住的地方。可見彝族先民是以西北南下的古羌人部落為基礎,在西南的今川滇交界處的金沙江兩岸,逐步融合了當地眾多的土著部落,特別是濮人部落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 彝族聚居區與中原王朝保持著緊密聯繫,或接受中原王朝敕封,或由中原王朝委任其首領進行統治,或直接設州、郡,委派流官或土官以加強統治。 1840年,帝國主義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廣大的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難。除了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和文化侵略已深入彝族地區外,鴉片的流毒給彝區帶來深重的危害。川滇毗鄰處的大小涼山是鴉片泛濫區之一。彝族奴隸主利用鴉片換得大批槍枝、白銀,有了槍枝,他們又進一步向四周擴展勢力,擄掠各族人民為奴隸。由於有了槍枝,彝族內部的冤家械鬥亦日益頻繁,使得彝族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從瀘沽到大渡河要經過冕寧、越嶲(今越西)一帶的彝族地區。由於歷代反動統治者,特別是國民黨、地方軍閥長期以來對彝族同胞的壓迫、掠奪和屠殺,造成了彝漢民族之間的嚴重對立和隔閡。所以順利地、和平地通過彝族地區,也就成為紅軍能否贏得時間,先期到達大渡河邊,粉碎蔣介石的“大渡河會戰”計畫,確保渡河勝利的關鍵。 金沙江與大渡河之間的大小涼山地區,東起雅礱江,西至雷(波)馬(邊)屏(山),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紅軍經過的安寧河大道兩旁均系高山峻岭,東為大涼山,西為雅礱江流域高山,皆為彝族聚居地區。漢人居住於安寧河谷上的肥沃平川。冕寧、越嶲一帶則是所謂彝漢雜居區,而越嶲西山和冕寧西北山區又是彝族聚居地區。涼山彝區當時尚處於奴隸制社會階段。在彝族內部有所謂黑彝、白彝之分。黑彝系奴隸主,白彝則分為三個等級——曲諾、瓦加、呷西。黑彝有嚴密的家支組織,它是涼山彝族最主要的社會組織。各個家支都有自己比較固定的聚居區,家與家之間以高山、河谷等天然標誌劃分勢力範圍。每個家支都有一個或數個頭人。各個家支之間由於利害衝突常常發生冤家械鬥,如遇外部侵襲,又往往聯合行動。
作品目錄
且蘭考上部
說明 | 且蘭舊事考一 | 且蘭舊事考二 | 且蘭舊事考三 |
《且蘭考》序 | 周,秦,漢 | 晉,梁,隋 | 明 |
《且蘭考》(上卷)文章描述 | 唐,宋,元 | 附錄一 明奢香龍場九驛 |
且蘭考下部
且蘭舊事考四 | 且蘭歷代建置考 | 附錄二 水西將軍碑文 | 附錄五 佳戛總宗祠對聯 |
清 | 歷代世系考 | 附錄三 奢香夫人 | 附錄六 夷族土司儀禮論 |
計開全書載舊書科則 | 且蘭歷代建置總表 | 附錄四 候水西同仕請詳順德夫人 建祠修墓稿 | 附錄七 土目氏儀禮論 |
附錄八 通雍氏論辯 | 附錄九 土目効命効力 | 附錄十 襄鐵稿 | 附錄十一 漢彝關係述 |
作品評價
《且蘭考》是一本述說文化的發展、傳遞 且蘭文化成長之書!
《且蘭考》通過種種艱辛的力作,向我們闡釋了偉大的“歷史轉折”原理,過去秉持的“傳奇”“本土文化的發展行為”等認知。運用“表現”原理激發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們產生一個新的自我,讓我們變對當年的歷史有所認知。
《且蘭考》——是現今唯一一部描寫民族文化的興起!
“貴州第一史學家”余若瑔,為我們帶來了這本歷史學巨作!留下了不菲的價值,也是唯一一部研究成果的結晶。
作者簡介
余若瑔(1869一1934),中國近現代史上西南彝族中的著名民主主義者、學者和詩人。 余若珠字達文(同甫),祖籍四川古翻。他出生不久,就過繼給伯父余象儀為姍,旋隨父遷居於貴州畢節龍場釋大屯。幼時,他在家受家塾教育,及長,與同鄉周素園①求學於畢節地方的博學長者、前清進士葛子惠,有所獲。上世紀末,他也曾熱衷前清科舉,但省試未中。青年時期,他常與周素園等人唱和,互以詩文砒礪。他窮究經史子集,研習詩詞歌賦,直至天年。 本世紀初,反動分子趙爾本任永寧道(轄川南及川、黔、滇接壤地區)道台,後遷川康總督。趙在永寧道任職期間,為鎮壓轄區內少數民族和漢族的反抗,札調余若珠長兄余著煌為襄辦員,共傷吏治。余若煌知趙生性殘暴,以母病推誘,不赴任與趙共事。趙爾本勃然反目,尋隙將余若煌拘於永寧(今四川敘永)獄中,判處永遠監禁。余若腺和家人無法營救余若煌,又懼怕株連,遂決定由若璨率若煌之子余祥輝、余祥折和若瓊之子余祥桐,東渡扶桑,既避禍,又求學。
創作歷程
《且蘭考》在剛出稿時,引起了書友強烈的關注,在貴州、湖南、浙江、香港,到處都是《且蘭考》的冬粉,作者在花了將近十三年的時間最終完成了上下兩卷,從而刷新了這部研究文獻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