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風吟:一位國小校長的教育隨筆

且聽風吟:一位國小校長的教育隨筆

《且聽風吟:一位國小校長的教育隨筆》是一部教育隨筆,是一個校長對教育、教學、教師以及教育對象思考所得,是一本值得教師與家長都認真閱讀的有意思的作品。這本書有價值。它的價值就在於它是思考教育的書。作者張志明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出發,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參與到這改革的討論中來,不因位低職卑,發出屬於草根階層對教育認知的聲音,這是難能可貴的。

基本介紹

  • 書名:且聽風吟:一位國小校長的教育隨筆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283頁
  • 開本:16
  • 品牌: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張志明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307585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且聽風吟:一位國小校長的教育隨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志明 1968年生,山西盂縣人。1998年任國小校長,2003年棲居部落格,可謂狡兔三窟,網名為清風明月、清風別居、教育廢墨,在圈子內稱為“清風校長”。兼任山西省國小校長協會常務理事、陽泉礦區詩詞曲學會副主席。

1998年,執校以來,追尋詩意校園,探求博雅教育,走出“科研興教,文化立校”的成功路徑,主持了《日記對學生內省意識的培養研究》、《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有效教學研究》等國家級研究課題,有30餘篇文章在《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教育文摘周報》等國家級報刊發表,在《山西教育》、《陽泉教育》等省、市級刊物發表文章200餘篇。

厚積薄發,天道酬勤。他被評為全國課改治校優秀校長、全國教研工作先進個人、全國寫字教學先進個人、山西省百名優秀中國小校校長、陽泉市教育功臣和陽泉市勞動模範。

圖書目錄

第一輯 校長是一個文化符號
校長,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
精雕細刻,追求卓越
優秀是一種習慣
德潤人心,文化天下
博雅教育,奠基生命
學校願景
探尋博雅教育高境界
BLOG,領跑教師專業成長
做校長的感受
點擊博雅教育現狀
校長培訓要實在一點
教育,就是營造氛圍
又是一年春草綠
第二輯 不要擋住成長的陽光
享受教育
拋開鞋子裡的“小石子”
將落實進行到底
部落格,讓教育理想在這裡生長
抬頭仰望,埋頭實幹
愚人節里不辦公
管理管窺
班主任工作的長寬高
寫給教師的知心話
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惜學校聲譽
詩意校園寫春秋
校長的一天
第三輯 做一株會思想的蘆葦
讓夢想飛翔
錘鍊自己的教育風格
擁抱明天
呼喚創新
讓自己時刻處在狀態中
教師成長,好一則博
教師需要寫作
教育,燦爛生命
守候教育的美麗
花紅未滿枝,蓄勢待來日
讓思想落地
瞄準特色,給力前行
新年試筆
教師,要學會素麵調琴
有自我才有意義,有底氣才有聲音
只有目標,沒有終點
第四輯 聆聽生命的律動
“推門聽課”何錯之有
變準備之“備”為儲備之“備”
雕琢才有好課
啟發的要點,經典的思想
傳統與現代二者“得兼”
有多少鳥翼系了黃金
教師自己便是課
課堂教學改革沉思
敢問數學路在何方
數學展示課思考
一次作業,雙重評價
第五輯 在研修中歷練自己
讓教師擁抱教育思想
校本教研,因“故事”而研最精彩
校本教研,揭起你的蓋頭來
在校本研修中歷練自己
教研員要練就真功
第六輯 保持仰讀的姿態
學習,讓生命活出意義
讀書感言
最是書香能致遠
漫談讀書
觸及心靈——蘇霍姆林斯基印象
展開雙翼才能騰飛——魏書生“民主與科學”教育管理思想探析
為成功而教
看似尋常最奇崛
高萬祥,讀你的感覺很過癮
領略名校文化
有理想才有思想
處變不驚
晉商鼎盛百年的奧秘——讀《抱愧山西》偶得
烏龜比兔子跑得快嗎——讀《素質教育在美國》一得
等閒識得春風面——華東教育考察印象
掩卷如聞楊柳春——參加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高級研修隨感
菁莪樂育——印象中的山東曲師附小
第七輯 讓孩子享受童年
花開有聲
“六一”,不能沒有兒童
把愛寫進學生的生命
學會寬容
博雅十星,璀璨校園
晨讀,午練,暮省
擔當自己的責任
教育無痕
讓孩子有夢
老師,您在乎您的學生嗎
日記,讓師生快樂起來
守護童心
學生與我照合影
一袋山楂
落雪無痕
望子成龍未必都成“龍”
如何培養孩子的“非常素質”
……
第八輯 優雅心靈的自由散步
後記

後記

歲月流逝,我從事教育工作也有20餘年。無論搞教學,還是做管理,總是小心翼翼,以“一輩子準備一節課”的精神,面對一切,唯恐有辱師表,有傷大雅,有損工作。給我最大自信和力量的法寶就是閱讀,日積月累漸成習慣,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成為我的生命狀態。
在我的床頭,總是堆放著一些快餐式、捎遣類期刊和報紙,在隨便翻翻中打發睡覺前後的時間碎片,很有怡情和催眠的作用。閱讀大部頭的經典作品是十分需要好心境的。夜靜人淡定,清茶一杯,善卷一冊,讓自己的心靈隨著大師的思想慢慢抵達深刻的境界。也許翻過的是一頁,兩頁,但足以讓你有一種滿足、興奮和提升。
居高聲自遠。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人待事對工作,自然有了高人一籌的視角,在思想中產生思想。在厚積薄發中,常常會產生不吐不快的感覺和寫作的欲望,隨心所欲而筆到成文。這樣的寫作,少了強制,少了說教,少了枯燥,真情流淌,叮咚作響。
在暑假裡,我從部落格中挑選出百餘篇“教育隨筆”和一些閒情文字,形成此書,割捨了論文和其他。在我看來,教師的情趣決定著教師的生活品質和教育質量,正如江蘇成尚榮先生所言,“教育就在生活中,氣質就在優雅中”。我將自己在兩所學校任校長的真情實感、工作閱歷和教育感悟,按照八個專題分類編輯,難免偏頗和不周。需要說明的是書中重複的內容,是教育思想的延續和堅守;書中不統一的內容,是尊重事實的發展和創新。
敲定書稿,誠惶誠恐。深情回望,想說的太多,感謝我的父母,感謝我的妻女,感謝我的領導,感謝教育專家,感謝我的同事,感謝我的朋友,感謝我的部落格。特別要感謝《中國教育報》、《教育文摘周報》、《少年兒童研究》、《師資建設》、《山西教育》、《青少年日記》、《陽泉教育》、《陽泉晚報·教育周刊》等報紙雜誌的編輯老師,這些文字中有他們的心血和厚愛!
感謝山西省教育廳教科院、電教館、國小校長協會,感謝陽泉市教研室、教科所、電教館等領導和老師為我的成長助推給力!
承蒙陽泉“老派攝影”趙玉明先生為我攝影,為本書增色不少,不勝感激。
書中粗陋,期盼方家指正!
張志明
2011年10月於妙香閣

序言

那天,忽然接到東宏的電話,說是有位擔任校長的老鄉要出版一本書,想請我寫個序言,握著手機,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東宏的來電了。
東宏是我柏泉溝里的“純”鄉黨,詩人張東宏是也。他現在陽煤集團一家大礦擔任黨委書記,作詩已經從他的日常生活中退居於第二線了。他的推薦,我自當認真對待。我說,最近確實忙,我對作者也不了解,要不,你讓他把書稿給我,我拜讀之後,確有話說,再答應人家更為妥當。東宏接受了我的意見,說,讓作者改天找我。
其實,說句老實話,我現在很害怕寫序之類的事情找來,因為朋友見面,開玩笑說我已經成“序言作家”了。況且,寫序需要知人論文,我與作者未曾謀面,遑論知人了;文章未讀,談何論文?更主要是怕自己的陋識淺見,誤導和影響讀者對於文章的正確把握。儘管如此,我還是接待了作者,並接受了作者的誠意。
這樣就讀到了這部《且聽風吟》。
這是一部教育隨筆,是一個校長對教育、教學、教師以及教育對象思考所得,是一本值得教師與家長都認真閱讀的有意思的作品。對於教育我是純粹外行,所以,關於作者文章認識的是與非、對與錯,我沒有資格評論,我只能就匆匆讀過的一些篇章引起我共鳴的內容,談一點關於本書乃至書以外的思考。
思考之一,這個校長不簡單。現在的時代,浮躁而匆促,停下來思考的人很少。時間的匆忙,拖帶著我們奔向最終的死地。我們為什麼而生。為什麼而忙,為什麼而焦躁,為什麼而煩惱,我們這樣忙活要達到什麼目的?有的人到老至死都茫然不知。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停下腳步,觀照一下自己已經走過的路,審視一下現在腳下正在走的路,瞻望一下以後將要走而還沒有走的路。所以,他們即便付出很多,也沒有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生活。張志明校長不同,他是一位智者,他懂得觀照和審視。也許他的這種觀照審視未必就十分準確到位,但至少,他是一個善於思考,且思考有得的人。所以他收穫了諸多榮譽,也收穫了這思考的成果——文章。文章使他從眾多校長中露出頭角,成為一位不簡單的校長。
思考之二,這本書有價值。它的價值就在於它是思考教育的書。現在中國的教育,為眾多有識之士所詬病,認為我們的教育弊端多多,需要改革。對於這一點,大家都贊成,但到底如何改,卻開出了各種藥方:復古說,崇洋說,創新說,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作者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出發,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參與到這改革的討論中來,不因位低職卑,發出屬於草根階層對教育認知的聲音,這是難能可貴的。比如舊時的教學,教人第一,所以在識字的同時,教導兒童如何做人做事,而不以學習技藝為目的。現在恰巧倒了個個,學校主要目的是學知識,如何做事做人倒顯得次要了。到底是過去的教育對,還是今日的理念好呢?我想,如果不明白事理,只有技能,恐怕會行之不遠吧!
思考之三,這本書有文采。如果說有“價值”指的是實用的話,文采應該是指作品的好讀、耐讀吧。古人說,質勝於文,傳之不遠。好的思想要有好的載體。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我們的先輩提倡立功、立德、立言,“立言”在功、德之後,就是不輕易說話、寫作,因為說不好、寫不對會誤人子弟,遺禍萬年。所以孔子“述而不作”就是這個道理。這本書的觀點應該說,偏頗之處或許有,但多數是從教育者本身如何提高素質,如何善待學生等等方面而立論的,其發心真誠,再加之疏朗明快的語言,我想,正面效應可能更大。
因為收在集子中的多數是博文,短小精悍是其特點,在這個消費時代,高頭講章已經淡出讀者閱讀視野的時候,好的精短文章就顯得特別寶貴。茶餘飯後,捧讀一兩篇,不也是一種享受嗎?
當然,從文學的角度要求,對於隨筆之類的文體,立意似乎還可以更高,所涉題材還可以視野更寬,寫法上也還可以更藝術。但對一位教育界人士提這樣的要求,是不是有點苛刻呢?
侯詎望
陽泉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