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之感》是1920年文學家朱自清寫作的一首現代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不足之感
- 創作年代:1920年10月3日
- 文學體裁:現代詩
- 作者:朱自清
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他是太陽,
我像一枝燭光;
他是海,浩浩蕩蕩的,
我像他的細流;
他是鎖著的摩雲塔,
我像塔下徘徊者。
他像鳥兒,有美麗的歌聲,
在天空里自在飛著;
又像花兒,有鮮艷的顏色,
在樂園裡盛開著;
我不曾有什麼,
只好暗地裡待著了。
作品賞析
這首詩採用的是一種對稱式比喻的排比結構,或稱作雙向博喻結構。這種結構的特點:一、從橫的說,詩中存在著兩個有關聯相比較的被喻本體(故曰“對稱”或“雙向”);二、從縱的說:每一個本體又都有著兩種以上的喻體(故曰“排比”或“博喻”)。
這種結構不是朱自清的獨創。創作於19世紀的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我願是一條急流》,就採用這樣一種結構:“我願是一條急流……/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條小魚,/在我的浪花中間,/愉快地游來游去。//我願是一座荒林……/只要我的愛人/是一隻小鳥,/聽在枝頭上啼叫,/在我的懷裡作巢。//我願是城堡的廢墟…/只要我的愛人/是一根常春藤,/綠色枝條恰似臂膀,/沿著我的前額上升……”。(興萬生譯)類似結構在“五四”以來的新詩中也常可見到,往往被用來形象而含蓄地表達對情人或祖國的愛。
儘管如此,朱自清的這首詩仍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
從立意上看,這首詩不是表達一般的友誼或情愛,而是對一種光明、偉大、崇高人格的愛慕和欽仰。詩中的“他”,就是這樣一個令人見賢思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格化身。同時,我們感到,詩中的“我”甘願用自己的不足,去襯托“他”的偉大,又用“他”的偉大來反省自己的不足,這樣謙遜誠實的品格,奮發自勵的精神,同樣是可敬可愛的。
從結構上看,第一節是典型的雙向博喻結構,對比明顯,層次清楚。第二節就起了變化,結構不那么嚴整了,主要是從“他”展開比喻,說是“像鳥兒”、“像花兒”,而“我”再沒有用與之相對應的比喻,只是在結尾淡淡地說:“我不曾有什麼,/只好暗地裡待著了,”說明仍存在著鮮明的對比。由此看出,詩人對這種結構的運用是比較靈活的,不變中有變,變中有不變,沒有任何生硬呆板的感覺。
從比喻的選用上看,詩人的藝術思維非常嚴密與精細。如第一節,用“太陽”喻“他”的人格光輝,用“海”喻“他”的寬闊胸懷,用“塔”喻他的崇高精神,每一個喻體向我們顯示了“他”品格的某一個側面,合起來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選擇是非常恰當的。從構成對比的比喻看,也經過了一番推敲,“燭光”在太陽面前,“細流”在大海面前,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二者的對比性很強;但“燭光”可以融入陽光,它們同是燃燒物,“細流”可以匯成大海,它們都是水,這弱與強、小與大又都是相通的,有著共同性。“塔”與人的關係更複雜,二者不僅僅是高低的懸殊,一“摩雲”,一在塔下;而且由於塔是“鎖著的”,故而“我”不能緣塔而上,只能徘徊於下。但也不是絕對不能企及,只要有鑰匙,“鎖”就可以打開,“我”就能進入塔內,達其頂層。因此,在不足之感中,還隱含著消除不足的可能性。
第一節的比喻,使你自然地用外觀的視角去瞻仰“他”的人格的光輝、博大、崇高;到第二節,比喻表現的是“他”的另一面,你不能從外觀上去看他像不像鳥,像不像花,你必須用內驗法,想像著鳥兒飛翔的愉快,花兒盛開的幸福,從而體會到“他”的心靈是如何的自由、豐富,宛如一座充滿“美麗的歌聲”與“鮮艷的顏色”的花園。第一節比喻狀“他”外射的陽剛美,第二節比喻繪“他”內蘊的陰柔美。由上足以說明,詩人在比喻的選擇與刻劃上是何等的精細嚴密了。如不細細體會,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似的囫圇吞下,豈非辜負了詩人的一番良苦用心?與“他”心靈的花園相比,“我”的內心世界就顯得貧乏了,“我不曾有什麼”,但“我”並不因此自暴自棄,自甘落後,從結句看,“只好暗地裡待著了”,雖有無法展翅高飛的無奈,又何嘗沒有暗暗使勁待變的決心猶在呢?從第一節看,變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說“我”是詩人自述,似無問題。“他”是誰呢?有人揣測是朱自清所敬仰的孫中山、鄧中夏等革命先驅,不是沒可能,他就為鄧中夏寫過一首《贈AS》嘛,儘管這兩首詩風格不太一樣,一奔放,一沉靜,但詩所崇仰的精神與所用的比喻都是很接近的。不過,我們不一定非從某一具體對象來理解不可,這個“他”是不確定的,其所指要廣泛得多,甚至可以是虛指,是詩人為自己一生追求所懸的高遠目標。詩中表露的“不足之感”,正是詩人不斷向這一目標企及的內在動力。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朱自清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11月22日誕生於江蘇海州(今東海),童年隨家遷來揚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次年考取該校哲學系。1919年,他參加了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同時走上文學道路,開始從事新詩與散文的創作。大學畢業後,在揚州江蘇省立八中(揚州中學前身)、杭州浙江一師等學校執教。1925年起被聘為清華學校大學部國文教授。1931—1932年遊學西歐。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任教,並致力於學術研究。抗戰勝利後,並毅然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和多種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宣言上籤名。1948年8月12日因貧病交加在北平逝世,時年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