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高低,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shí gāo dī,意思是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 基本介紹 中文名:不識高低拼音:bù shí gāo dī釋義: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出處:吳承恩《西遊記》同義詞:不知輕重、不知高低注音:ㄅㄨˋ ㄕㄧˊ ㄍㄠ ㄉㄧ 成語出處,成語用法, 成語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一回:“你這小畜生,不識高低!看棍。”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示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六回:“豈不曉得我孫氏是八代世臣,敢來觸犯,全然不識高低,禽獸不如。”《警世通言.卷十七.鈍秀才一朝交泰》:“誰知世人眼淺,不識高低。聞知異鄉公子如此形狀,必是個浪蕩之徒,便有錦心繡腸,誰能信他?誰能請他?”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相公白龍魚服,隱姓潛名,倘或途中小輩不識高低,有毀謗相公者,何以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