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稂不莠

不稂不莠

不稂不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ù láng bù yǒu,意思是禾苗中無野草,後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出自 《詩經·小雅·大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稂不莠
  • 外文名:未知
  • 發音:bù láng bù yǒu
  • 出處:《詩經·小雅·大田
解釋,典故,詞語辨析,

解釋

詞 目:不稂不莠
釋 義:稂:又名童粱,只生穗不結實的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無野草。後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沒有發展前途。

典故

出 處:《詩經·小雅·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
示 例:第一要他自己學好才好;不然,~的,反耽誤了人家女孩兒,豈不可惜。(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四回)
成語故事: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有一首反映西周農事生活的詩篇《大田》,詩人抒發風調雨順帶來豐收的喜悅心情:“穀粒長了皮殼,長得堅實完好,沒有稂草莠草。除去青蟲、絲蟲等蟲害,不讓它禍害我的莊稼稷神有靈,快把它們投進大火。”

詞語辨析

:稂、莠可以代表不成材的人或沒有出息的人,但是“不稂不莠”不能代表沒出息或不成材的人。“不稂不莠”原意是精耕細作,地里除了莊稼不長雜草。相當於“無稂無莠”。隨著時代變遷,後來這句成語演變成了形容土地荒蕪,寸草不生,不僅種不出莊稼,連稂、莠這樣的雜草都種不出來了,以此形容耕者沒出息。
近義詞:不郎不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