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是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
- 作者:丹尼爾·卡尼曼 / 保羅·斯洛維奇 / 阿莫斯·特沃斯基
- 譯者:方文
- 出版時間:2013年1月1日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649 頁
- ISBN:9787300169330
- 定價:85 元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啟發式和偏差
- 叢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的代表作,被譽為“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研究領域的聖經。 本書含有35篇經典論文,分成10個部分,匯集了有關判斷和推理研究的經典作品,基本囊括了所有關於判斷研究領域最權威的文獻,具有極大的理論和套用價值。 本書所代表的有關判斷的研究綜合了各個相關領域的成果:臨床預測、統計預測、有關主觀機率的研究、有關因果歸因和常人心理解釋的研究,以及心理學中有關推理啟發式和策略的研究等。
作者簡介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nneman),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具有以色列與美國雙重國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教授。
2002年,他同喬治·梅森大學的弗農·史密斯(Vernon Smith)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卡尼曼的突出貢獻在於“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合,從而解釋了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進行判斷”。
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關於不確定狀況下人類判斷、推理和決策的研究,他證明了人類的決策行為如何系統性地偏離標準經濟理論所預測的結果。他從事行為經濟學和積極心理學尤其是主觀幸福感的研究。
保羅·斯洛維奇(Paul Slovic)1938年出生於芝加哥,1959年在史丹福大學獲得心理學學士學位,又分別於1962年和1964年在密西根大學獲得心理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是俄勒岡大學心理系教授和俄勒岡決策研究中心主任。他在人類判斷和決策、風險感知、評估和溝通等領域有卓越的貢獻。
特沃斯基(Amos Tversky,1937-1996),以色列人,曾任職於希伯來大學和史丹福大學。他一生獲得過多個獎項,發表了120多篇論文,其中15篇發表在最權威的心理學期刊《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上,這個記錄超過其他任何單個作者在這本刊物上所發表的文章數量。他與人合作編撰有10本著作。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引論
第1章 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啟發式和偏差
第二部分 代表性
第2章 小數律的信念
第3章 主觀機率:代表性判斷
第4章 論預測心理學
第5章 對代表性的研究
第6章 有關代表性的判斷和依據代表性的判斷
第三部分 因果性和歸因
第7章 普通的歸納:信息不必然使人知情
第8章 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中的因果圖式
第9章 歸因過程中的缺陷:錯誤的社會評估的起源和維持
第10章 基率的證據式影響
第四部分 便利性
第11章 便利性:用於頻率和機率判斷的啟發式
第12章 便利性和歸因中的自我中心偏差
第13章 社會知覺和互動中的便利性偏差
第14章 模擬啟發式
第五部分 共變和控制
第15章 非正式的共變評估:基於數據的判斷與基於理論的判斷的比較
第16章 控制的錯覺
第17章 測驗結果的隨意性
第18章 臨床醫學中的機率推理:問題及機遇
第19章 從經驗中學習與決策中的次優規則
第六部分 過分的信心
第20章 在個案研究的判斷中的過分信心
第21章 關於機率評估訓練的進展報告
第22章 機率的校準:從當前的狀況(1977)到1980
第23章 致那些注定要研究過去的人:事後諸葛亮的啟發式和偏差
第七部分 多階段評估
第24章 序列選擇中複合機率的估計
第25章 人類信息處理中的保守主義
第26章 多階段推理中的最佳推測假設
第27章 根據回憶信息推論個人特徵
第八部分 校正程式
第28章 決策中非常規線性模型的優美之處
第29章 虛構數字的生命力
第30章 直覺預測:偏差和校正程式
第31章 去偏差過程
第32章 改善歸納推理
第九部分 風險知覺
第33章 事實對恐懼:理解可覺知的風險
第十部分 附錄
第34章 論統計直覺的研究
第35章 不確定性的變式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