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骨》力圖通過當時文人、學人的人生細節突顯其精神,並融進自己對前輩文人、學人的理解。民國是個非常特殊的年代,一方面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另一方面那個時代的文人、學人又在時代的夾縫中盡顯其個性、性情,胡適的寬容、傅斯年的認真、葉企孫的高尚、陳寅恪的耿介……構成了一個時代的精神高度。
基本介紹
- 書名: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骨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頁數:301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大學出版社
- 作者:游宇明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809457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骨》打量文人星空,替我們凝望、梳理和點撥。掩卷沉思,你能看到文字背後,作者那痛心疾首的表情嗎?游宇明關注民國文人,不僅僅因為他作家兼大學教授的身份,更緣於他那份思古嘆今的情懷。
作者簡介
游宇明,男,1963年生,供職於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中文系,知名美文、雜文作家。《讀者》、《格言》簽約作家。在《青年文學》、《散文》等省級以上報刊發表作品4000多篇,大量作品被《讀者》、《雜文選刊》、《中外文摘》等報刊轉載,入選《名家名篇精短散文》、《讀者人文讀本》、《中國當代雜文二百家》(1949—2009),進入央視“子午書簡”欄目、中學語文閱讀教材和全國國語教材、“讀者的摯愛詩文音樂朗誦會”。2000年起,已連續11年進入灕江、長江文藝等出版社出版的全國性權威文學年選。曾在省內外多家報刊開設專欄。其人其文被《北京日報》、《雜文選刊》、《文壇藝苑》、《城市晚報》等40多家媒體評介。著有個人散文集4部、散文合集4部。獲多種文學獎。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游宇明先生將民國時代看似尋常的事重新發掘、展示出來,以期讓讀者在新的現實和語境中得到啟發和教益,於歷史的溫情和敬意中重塑失落的民族之魂。
——岳南《走在民國故紙中的雜文家》
書中的多數篇什,在近幾年的全國各種報章上陸續發表過。 但結集出版的《素心》卻顯示出一種成建制的厚度和力量, 表明作者的回望民國, 既不是無意間的驚鴻一瞥, 也不是一錘子買賣式的短線投資, 體現的是作者一往無前的決心和潛心打磨的虔誠。
——倪正芳《回望那一片闌珊的燈火——讀游宇明<不為繁華易素心—— — 民國文人風骨>》
我認為,該書的價值不止是披露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史實,因為作者不是單純地停留在軼事逸聞的層面上,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思索、判斷,搦管為文多有主見,評析源自自家的觀念而非傳統的定論或欽定的判詞,以現代的視角重新審視並評價這個群體的歷史地位,弘揚他們理想主義和濟世情懷,探究他們的精神及其現實意義。真是:“往事未付紅塵”,這本書所敘述的其人其事堪為“我們的民族記憶中最溫熱的一部分”。
——沈棲《替民國文人“素描”——評游宇明<不為繁華易素心>》
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鑑古、察今、照未來。當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和我們這個時代愈行愈遠之際,打撈起那段沉沒的歷史,擦亮那座沾滿灰塵的文化豐碑,“立此存照”,以啟後人,游宇明功莫大矣。
——周彪《擦亮豐碑啟後人》
大師不是各領風騷三五年的文化明星,而是精神永駐人間、能夠為後世提供文化財富和精神資源的專家學者。游宇明先生把思考的目光聚焦在民國時代那些大師們身上,其實就是對當下知識分子狀況的一次反思,而這種反思無疑有著極其重要的時代意義。
——唐寶民《找尋不可丟失的文人風骨》
《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骨》(以下簡稱《不為繁華易素心》)確實是一本營養豐富、文學“口感”良好的優秀之作。它極其重視精彩的文人故事,卻不滿足於對奇聞逸事的搜羅,而是寓批判於緬懷,情牽民國,心繫當下。
——王維新《打量一片故紙掩映下的光芒》
名人推薦
游宇明的雜文很有特點,乾字文,見素心,有歷史的向度,有現實的關懷。民國學者的風骨和氣度,大師的操守與性情,顯然是當下稀缺的資源,在他的筆下,令人過目難忘。游宇明打通了歷史與現實,守護的是長河之中的一縷流風餘韻。
——著名作家,《絕代風流》、《浪淘盡》作者 劉宜慶
游宇明的歷史隨筆、雜文從不為寫歷史而寫歷史,而是著意尋找歷史與現實的交合點,從歷史細節中挖掘今人缺失的或需引以為戒的東西。他的文字有熱情的讚美,有犀利的批判,有堅定的拒絕,有溫暖的走近,善於將新穎的人文理念、熾熱的家國天下情懷、深刻的人生哲理、濃郁的美文特質融為一體。
——著名作家、編輯,《湘聲報》編委、副刊部主任 向繼東
游宇明對民國文人研讀極博,用心極專,用情極深,故每每有新洞見。其文以小見大,借古喻今,寓批判於緬懷,情牽民國,心繫當下,看似發懷古之幽思,實則砥礪風骨於當下同仁,寄學問道德於來日。
——著名作家,《濟南日報》報業集團首席編輯、記者 鄭連根
游宇明的文字充滿真性情,他習慣從細節切入,卻直指歷史和世道的真相,並且始終不放棄對當下意義的追尋與追問。
——著名小說家、雜文家,《步步為局》作者 魏劍美
——著名作家,《絕代風流》、《浪淘盡》作者 劉宜慶
游宇明的歷史隨筆、雜文從不為寫歷史而寫歷史,而是著意尋找歷史與現實的交合點,從歷史細節中挖掘今人缺失的或需引以為戒的東西。他的文字有熱情的讚美,有犀利的批判,有堅定的拒絕,有溫暖的走近,善於將新穎的人文理念、熾熱的家國天下情懷、深刻的人生哲理、濃郁的美文特質融為一體。
——著名作家、編輯,《湘聲報》編委、副刊部主任 向繼東
游宇明對民國文人研讀極博,用心極專,用情極深,故每每有新洞見。其文以小見大,借古喻今,寓批判於緬懷,情牽民國,心繫當下,看似發懷古之幽思,實則砥礪風骨於當下同仁,寄學問道德於來日。
——著名作家,《濟南日報》報業集團首席編輯、記者 鄭連根
游宇明的文字充滿真性情,他習慣從細節切入,卻直指歷史和世道的真相,並且始終不放棄對當下意義的追尋與追問。
——著名小說家、雜文家,《步步為局》作者 魏劍美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輯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悲觀論學人的選擇
好人蔡元培
骨頭的重量
老派學人的真氣
梅貽琦的操守
名流的脾氣
為逝者踐諾
世界上最難的學問
胡適先生的另類“利息”
愛惜自己的羽毛
善待帶“刺”的真理
聯大教授的求知慾
報人成名
陳寅恪:私信背後的性靈
陳寅恪的“書生氣”
大善常常隱身
胡適的豁達
胡適的感恩
樂善的底線
胡適為何會“保皇”
不被“禮遇”收買
用品行看守規則
傅斯年的脈脈溫情
激流深處的擔當
美麗的“服軟”
他們為何拒絕榮譽
《良友》們的操守
“老師”二字重千鈞
那些遙遠的真性情
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心性
那種眼光讓我們動容
那些勇敢者的聲音
新聞人的血性
讓自己看得起自己
細節里的學人操守
想起一種論爭
遺世獨立的背後
有一種表情呈示於內心
朱自清的吃與不吃
自省是大度的母親
默默的壯烈
“無視”他人的標籤
嚴怪愚:大寫的新聞人
文學之外的巴金
“大”在何處
第二輯最燦爛的性情
趙元任的“好玩兒”
陳寅恪的“政治覺悟”
一段史實的幾種猜想
你不知道的蔡r元培
別樣的蘇雪林
恩斷義絕兩傷情
胡適的“苦心”
胡適身上的家族烙印
胡適早年的“知”與“行”
君子好名,取之有道
有本錢的狂才是性情
兩種“謝本師”
“體制內”的魯迅一樣可愛
性情魯迅
楊振聲的“得意之作”
名人的第二張招牌
聰明的“笨功夫”
邵洵美的“獨舞”
深處的林紓
一場爭論的三個疑問
硬朗是個“勢利鬼”
張伯駒的孩子氣
建立“第四權力”的一種努力
讀書人的言政衝動
自省的傅雷才真正高大
陳獨秀當年的識見
另一個“五四”
讓心靈永不關門
曾昭掄:風雨中堅守淡定
最後的真話
鄭天挺:“躲官”的教授
紅塵即是深山
“圓潤”的硬
第三輯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
西南聯大的另一筆財富
聯大教授的堅守
西南聯大的學風
聯大教授的另一種面影
老大學的課堂及其他
蔡元培的另類影響力
蔡元培的柔性
掛冠而去的底氣
信有師生同父子
師道的另一重內涵
葉企孫:最純淨的貴人
將自己放低到塵埃里
溫暖的顛覆
胡適的“底氣”
羅家倫的“不苟且”
張伯苓傑出在哪裡
沒有“規矩”,也成方圓
傅斯年的“父母心”
大師也曾“不合格”
欣賞“另類”的人
敬業的精神動力
楊樹達的“知無不言”
老學人的氣度
世間已無雷海宗
這裡有位病人
第四輯文人的另一種色調
大師的另類色調
大師也玩詭辯術
魯迅的精神“魚目”
胡適遭遇的一次喝倒彩
民國名人的“二”
陶行知先生的偏見
吳宓經歷的另一重風雨
咱跟前人比性情
狂傲的底線
自己就是法度
沈從文的“祥林嫂困境”
尋找一個“人”
胡風也曾做“炮手”
兩個柏楊同樣真實
陳寅恪走不出的“局”
第五輯滿園春色關不住
兩種魯迅
林徽因:甘為“紅顏”
文人的“麻疹”
作為“大眾情人”的胡適
張幼儀的眼界
堅持的心靈成本
羅隆基:尋愛卻被愛燒傷
傑出之人的世俗處
民國文人的情愛地圖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輯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悲觀論學人的選擇
好人蔡元培
骨頭的重量
老派學人的真氣
梅貽琦的操守
名流的脾氣
為逝者踐諾
世界上最難的學問
胡適先生的另類“利息”
愛惜自己的羽毛
善待帶“刺”的真理
聯大教授的求知慾
報人成名
陳寅恪:私信背後的性靈
陳寅恪的“書生氣”
大善常常隱身
胡適的豁達
胡適的感恩
樂善的底線
胡適為何會“保皇”
不被“禮遇”收買
用品行看守規則
傅斯年的脈脈溫情
激流深處的擔當
美麗的“服軟”
他們為何拒絕榮譽
《良友》們的操守
“老師”二字重千鈞
那些遙遠的真性情
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心性
那種眼光讓我們動容
那些勇敢者的聲音
新聞人的血性
讓自己看得起自己
細節里的學人操守
想起一種論爭
遺世獨立的背後
有一種表情呈示於內心
朱自清的吃與不吃
自省是大度的母親
默默的壯烈
“無視”他人的標籤
嚴怪愚:大寫的新聞人
文學之外的巴金
“大”在何處
第二輯最燦爛的性情
趙元任的“好玩兒”
陳寅恪的“政治覺悟”
一段史實的幾種猜想
你不知道的蔡r元培
別樣的蘇雪林
恩斷義絕兩傷情
胡適的“苦心”
胡適身上的家族烙印
胡適早年的“知”與“行”
君子好名,取之有道
有本錢的狂才是性情
兩種“謝本師”
“體制內”的魯迅一樣可愛
性情魯迅
楊振聲的“得意之作”
名人的第二張招牌
聰明的“笨功夫”
邵洵美的“獨舞”
深處的林紓
一場爭論的三個疑問
硬朗是個“勢利鬼”
張伯駒的孩子氣
建立“第四權力”的一種努力
讀書人的言政衝動
自省的傅雷才真正高大
陳獨秀當年的識見
另一個“五四”
讓心靈永不關門
曾昭掄:風雨中堅守淡定
最後的真話
鄭天挺:“躲官”的教授
紅塵即是深山
“圓潤”的硬
第三輯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
西南聯大的另一筆財富
聯大教授的堅守
西南聯大的學風
聯大教授的另一種面影
老大學的課堂及其他
蔡元培的另類影響力
蔡元培的柔性
掛冠而去的底氣
信有師生同父子
師道的另一重內涵
葉企孫:最純淨的貴人
將自己放低到塵埃里
溫暖的顛覆
胡適的“底氣”
羅家倫的“不苟且”
張伯苓傑出在哪裡
沒有“規矩”,也成方圓
傅斯年的“父母心”
大師也曾“不合格”
欣賞“另類”的人
敬業的精神動力
楊樹達的“知無不言”
老學人的氣度
世間已無雷海宗
這裡有位病人
第四輯文人的另一種色調
大師的另類色調
大師也玩詭辯術
魯迅的精神“魚目”
胡適遭遇的一次喝倒彩
民國名人的“二”
陶行知先生的偏見
吳宓經歷的另一重風雨
咱跟前人比性情
狂傲的底線
自己就是法度
沈從文的“祥林嫂困境”
尋找一個“人”
胡風也曾做“炮手”
兩個柏楊同樣真實
陳寅恪走不出的“局”
第五輯滿園春色關不住
兩種魯迅
林徽因:甘為“紅顏”
文人的“麻疹”
作為“大眾情人”的胡適
張幼儀的眼界
堅持的心靈成本
羅隆基:尋愛卻被愛燒傷
傑出之人的世俗處
民國文人的情愛地圖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我是一個好奇心比較強的人,好奇心強的人大抵都喜歡歷史,歷史一如魔術,藏著許多普通人不知道的神秘,這些神秘無時不吸引我們窺視。國中、高中,我的歷史成績名列前茅,大學本想專攻歷史,報志願時陰差陽錯將漢語言文學專業寫在前頭,就這樣與心愛的歷史專業失之交臂。
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位於湘中腹地的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任教,做大學老師業餘時間相對充裕,加上年輕人又好幻想,於是撿起了學生時代的一個愛好:文學創作。最初寫詩,後來寫散文、隨筆、小說,最近六七年又開始移情歷史隨筆。
公道地說,我現在的歷史寫作不是年輕時的歷史夢的簡單延續,它更多的是源於文學創作的一種現實窘境:內心有許多東西想表達,由於種種原因,如果赤裸裸去寫,文章可能很難問世,只好將歷史當成一件隱身衣,自己躲在後面為美好的夢想吶喊,向社會和生活中的陰暗開槍。劉宜慶先生評我的文章“有歷史的向度,有現實的關懷”;向繼東先生說我善於“從歷史細節中挖掘今人缺失的或需引以為戒的東西”;魏劍美先生講我的作品“直指歷史和世道的真相,並且始終不放棄對當下意義的追尋與追問”,鄭連根先生言我“情牽民國,心繫當下”,都是針對我這一特點立論的。
我的歷史寫作有兩個重點方向,一個是晚清,一個是民國文人。寫晚清,主要是想揭示專制政治下的權力運作秘密,剖析專制者的權力心態,挖掘平民百姓曾經有過的血淚。寫民國文人,則是因為我對那個時代的文人和大學體制充滿走近的激情,民國很有點像戰國,戰爭不斷,時局混亂,民不聊生,文人卻大都活得元氣充沛、性情張揚,每次寫到這些人,我都有一種路遇知音的感覺。《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骨》收錄的就是我後一個方向的作品。
歷史隨筆應該如何寫?這確實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我覺得,假若我們的歷史寫作只是停留在販賣前人軼事、趣事,揭秘權力爭奪,曝光歷史大小暗角這種層次上,實在沒有多大意義。歷史事件、素材本身都是客觀存在的,後世的人再有本事也創造不了,你將各種散落的歷史材料撿到一起,組裝成一篇“文史隨筆”或者一本所謂的“歷史專著”,頂多也就是做了個文字搬運工的工作。你不搬運,別人照樣可以從其他地方讀到。恕我直言,現在的報亭、書市上,由“搬運工”們堆砌成的歷史文章或著作絕對不在少數。
因為不願做文字搬運工,我對本書的寫作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注重鮮活的歷史細節;二是表達新穎的個人感悟;三是追求作品的文學性。
歷史是由一個個形象、生動、充滿動感的生命細節組成的,沒有眾多的雨點般的細節,一個時代的歷史就不可能流成小溪、匯成大河。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的主幹會越來越突出,歷史的枝葉則會被有意無意地遮蔽。因此,打撈五顏六色的歷史細節,還原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的具體情境,讓讀者產生歷史的現場感,便成為歷史寫作義不容辭的任務。基於這種認識,我寫歷史從來不願停留於浮泛的概述,也不喜歡對歷史事件作空洞的提升,而是將大量筆墨投注到新穎的、富有內涵的歷史細節上,力圖通過血肉豐滿的細節揭示事物的意義。
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位於湘中腹地的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任教,做大學老師業餘時間相對充裕,加上年輕人又好幻想,於是撿起了學生時代的一個愛好:文學創作。最初寫詩,後來寫散文、隨筆、小說,最近六七年又開始移情歷史隨筆。
公道地說,我現在的歷史寫作不是年輕時的歷史夢的簡單延續,它更多的是源於文學創作的一種現實窘境:內心有許多東西想表達,由於種種原因,如果赤裸裸去寫,文章可能很難問世,只好將歷史當成一件隱身衣,自己躲在後面為美好的夢想吶喊,向社會和生活中的陰暗開槍。劉宜慶先生評我的文章“有歷史的向度,有現實的關懷”;向繼東先生說我善於“從歷史細節中挖掘今人缺失的或需引以為戒的東西”;魏劍美先生講我的作品“直指歷史和世道的真相,並且始終不放棄對當下意義的追尋與追問”,鄭連根先生言我“情牽民國,心繫當下”,都是針對我這一特點立論的。
我的歷史寫作有兩個重點方向,一個是晚清,一個是民國文人。寫晚清,主要是想揭示專制政治下的權力運作秘密,剖析專制者的權力心態,挖掘平民百姓曾經有過的血淚。寫民國文人,則是因為我對那個時代的文人和大學體制充滿走近的激情,民國很有點像戰國,戰爭不斷,時局混亂,民不聊生,文人卻大都活得元氣充沛、性情張揚,每次寫到這些人,我都有一種路遇知音的感覺。《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骨》收錄的就是我後一個方向的作品。
歷史隨筆應該如何寫?這確實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我覺得,假若我們的歷史寫作只是停留在販賣前人軼事、趣事,揭秘權力爭奪,曝光歷史大小暗角這種層次上,實在沒有多大意義。歷史事件、素材本身都是客觀存在的,後世的人再有本事也創造不了,你將各種散落的歷史材料撿到一起,組裝成一篇“文史隨筆”或者一本所謂的“歷史專著”,頂多也就是做了個文字搬運工的工作。你不搬運,別人照樣可以從其他地方讀到。恕我直言,現在的報亭、書市上,由“搬運工”們堆砌成的歷史文章或著作絕對不在少數。
因為不願做文字搬運工,我對本書的寫作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注重鮮活的歷史細節;二是表達新穎的個人感悟;三是追求作品的文學性。
歷史是由一個個形象、生動、充滿動感的生命細節組成的,沒有眾多的雨點般的細節,一個時代的歷史就不可能流成小溪、匯成大河。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的主幹會越來越突出,歷史的枝葉則會被有意無意地遮蔽。因此,打撈五顏六色的歷史細節,還原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的具體情境,讓讀者產生歷史的現場感,便成為歷史寫作義不容辭的任務。基於這種認識,我寫歷史從來不願停留於浮泛的概述,也不喜歡對歷史事件作空洞的提升,而是將大量筆墨投注到新穎的、富有內涵的歷史細節上,力圖通過血肉豐滿的細節揭示事物的意義。
序言
在文學上,游宇明先生是一個很難用三言兩語界定的人物。有人說他是美文家,他的美文佳作不時出現在《散文》、《青年文學》、《北京日報》等眾多紙媒上,並被央視“子午書簡”欄目三次播出,選入教材、文集,其數量之多,恐怕他自己也無法準確計算了。前一段又聽說《讀者》、《格言》等客群廣大的刊物紛紛與他簽約,更證明了其美文的影響力。有人說他是雜文家,《雜文報》、《雜文月刊》、《湘聲報》等雜文主陣地時有他攻城略地的身影,國內各種雜文獎項經常閃爍他的名字,最權威的幾種雜文年選總有他一席之地,《雜文選刊》曾為他做專輯、專訪,大為紅火。
近幾年,游先生開始把精力和視角投向民國時期的大師巨子,以及那些有擔當、有風骨、堅守民族大義和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物,這個轉變正如游先生對我的剖白:“也許是因為對過去的事情有些好奇,最近四五年,我頗痴迷於史書,讀過的史書少說也有一兩百本,讀史書又喜歡關注那些活得元氣充沛的人,時間長了,眼前經常人影飄動。”那么,在游先生的眼前飄動的是些什麼人呢?從《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骨》中可以找到答案。他們是蔡元培、梁啓超、王國維、張伯苓、辜鴻銘、胡適、魯迅、朱自清、梅貽琦、金岳霖、張奚若、錢端升、陳寅恪、吳宓、豐子愷、弘一大師、楊樹達、葉企孫、吳有訓、顧頡剛、成舍我、林語堂、傅斯年、趙元任、劉文典、葉公超、錢穆、錢锺書、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梁宗岱、嚴怪愚,等等,正是這一批人物,在那個風雲際會的時代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留下了不朽的盛業和一大筆值得後人追思緬懷的精神遺產。
回眸民國時期的人物與文化,很像一部現代版的春秋戰國史,人才輩出、大師如林、百家爭鳴、精神昂揚、思想自由、學術文化如同星河燦爛繁榮,令人心嚮往之……面對這一盛景和精神高地,連同站在高地上的鴻學碩儒,游先生在觀察和書寫中,沒有刻意去描繪全貌、全景,或進行宏大敘事,而是捕捉人物的側面和生活中不太為人看重或易被忽略的細枝末節,從這些小處勾勒出人物的音容風貌,傳遞一種真性情、真精神和大境界,給讀者以啟迪心靈的洗禮。
從書中的第一輯可以看到,被學界譽為“三百年來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陳寅恪,發現自己任職的清華理工學院教員全年無請假一點鐘者,因而自己也連續兩年未請假一點鐘。按陳氏的說法,其實多上一點鐘與少上一點鐘毫無關係,但自己心中默默有個誓約,非有特殊緣故必不請假,故常有帶病而上課的情況。今天,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說當年的清華如何如何了得,出了多少人才,培養了多少大師云云,須知培養大師是有條件和要付出代價的,從陳寅恪先生透露的這件小事上,可窺知和領悟到一點什麼。
像陳寅恪這種寧可自己付出代價也要堅守規則的事,同樣體現在傅斯年身上。抗戰時期,傅斯年率領的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由昆明遷到了四川南溪李莊,就是在這個地方,他堅決拒絕中研院總幹事葉企孫欲聘時在桂林的陳寅恪遙領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職並支專任之薪。陳傅二人既是柏林大學的同學,又有親戚關係,表面看起來傅似乎有點無情,但恰恰通過“無情”這一點,可證那一代文化人視原則、規程的重要幾乎超過了生命,亦證其人格力量的偉岸和風骨所在。
近幾年,游先生開始把精力和視角投向民國時期的大師巨子,以及那些有擔當、有風骨、堅守民族大義和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物,這個轉變正如游先生對我的剖白:“也許是因為對過去的事情有些好奇,最近四五年,我頗痴迷於史書,讀過的史書少說也有一兩百本,讀史書又喜歡關注那些活得元氣充沛的人,時間長了,眼前經常人影飄動。”那么,在游先生的眼前飄動的是些什麼人呢?從《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骨》中可以找到答案。他們是蔡元培、梁啓超、王國維、張伯苓、辜鴻銘、胡適、魯迅、朱自清、梅貽琦、金岳霖、張奚若、錢端升、陳寅恪、吳宓、豐子愷、弘一大師、楊樹達、葉企孫、吳有訓、顧頡剛、成舍我、林語堂、傅斯年、趙元任、劉文典、葉公超、錢穆、錢锺書、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梁宗岱、嚴怪愚,等等,正是這一批人物,在那個風雲際會的時代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留下了不朽的盛業和一大筆值得後人追思緬懷的精神遺產。
回眸民國時期的人物與文化,很像一部現代版的春秋戰國史,人才輩出、大師如林、百家爭鳴、精神昂揚、思想自由、學術文化如同星河燦爛繁榮,令人心嚮往之……面對這一盛景和精神高地,連同站在高地上的鴻學碩儒,游先生在觀察和書寫中,沒有刻意去描繪全貌、全景,或進行宏大敘事,而是捕捉人物的側面和生活中不太為人看重或易被忽略的細枝末節,從這些小處勾勒出人物的音容風貌,傳遞一種真性情、真精神和大境界,給讀者以啟迪心靈的洗禮。
從書中的第一輯可以看到,被學界譽為“三百年來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陳寅恪,發現自己任職的清華理工學院教員全年無請假一點鐘者,因而自己也連續兩年未請假一點鐘。按陳氏的說法,其實多上一點鐘與少上一點鐘毫無關係,但自己心中默默有個誓約,非有特殊緣故必不請假,故常有帶病而上課的情況。今天,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說當年的清華如何如何了得,出了多少人才,培養了多少大師云云,須知培養大師是有條件和要付出代價的,從陳寅恪先生透露的這件小事上,可窺知和領悟到一點什麼。
像陳寅恪這種寧可自己付出代價也要堅守規則的事,同樣體現在傅斯年身上。抗戰時期,傅斯年率領的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由昆明遷到了四川南溪李莊,就是在這個地方,他堅決拒絕中研院總幹事葉企孫欲聘時在桂林的陳寅恪遙領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職並支專任之薪。陳傅二人既是柏林大學的同學,又有親戚關係,表面看起來傅似乎有點無情,但恰恰通過“無情”這一點,可證那一代文化人視原則、規程的重要幾乎超過了生命,亦證其人格力量的偉岸和風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