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曾遺忘的符號
- 別名:聲在中國·不曾遺忘的符號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非遺音樂紀錄微綜藝
- 主要嘉賓:周延、痛仰樂隊、馬伯騫、Tizzy T
- 製作公司:網易雲音樂、新華社·聲在中國
- 首播時間:2020年8月30日
- 導演:趙明晨 楊明坤 吳重陽
- 每集長度:約 13 分鐘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線上播放平台:網易雲音樂
- 集數:6 集
節目形式,節目模式,節目特點,創作團隊,節目列表,參演嘉賓,音樂人,非遺戲曲傳承人,播出信息,節目評價,
節目形式
節目模式
《不曾遺忘的符號》通過"非遺曲藝+經典金曲"的破壁結合,推動非遺文化走進大眾視野,突破傳統圈層尤其是在年輕群體中實現"出圈"。節目邀請的6組音樂人有一半都是90後,能帶動年輕群體更多看到、記住、傳播非遺文化。網易雲音樂在節目製作伊始就牢牢抓住非遺文化傳承的核心痛點,最缺的不是知名度,而是"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活化手段。
節目特點
在節目嘉賓、內容、成果等方面大膽創新。音樂作品跨界化。一邊是崑曲、蘇州評彈、秦腔、粵劇、京劇、黃梅戲,另一邊是嘻哈、搖滾、饒舌、流行等潮流曲風,融合演繹的新模式,為非遺文化打開了連線當下生活的更多接口。內容編排多元化。不止於合唱,也聚焦於學。每期節目中,音樂人都會親自登門,向盛小雲、惠敏莉、曾小敏、周雪峰等非遺曲藝名家大師請教,了解、學習並普及非遺歷史和底蘊。
創作團隊
出品人 | 丁博 | 導演 | 吳重陽 |
監製 | 黃俊、魏驊 | 著作權統籌 | 趙睿 |
製片人 | 趙明晨 | 視覺統籌 | 王亮 |
統籌 | 楊明坤 | 商務統籌 | 曲旋 |
廣告統籌 | 王文靜 | 行政支持 | 湯國歡 |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期節目片尾字幕。
節目列表
第一期:《夢回牡丹亭》《滄海一聲笑》、《牡丹亭》跨界合唱 | ||
內容簡介:首期節目《夢回牡丹亭》中,首發音樂人GAI周延前往蘇州,拜訪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周雪峰,並與90後青年崑曲演員劉煜全新演繹了《滄海一聲笑》;GAI周延來到江蘇省蘇州崑劇院,近距離了解《牡丹亭·遊園驚夢》。在周雪峰的講解下,他欣賞了最負盛名的曲牌“山桃紅”的現場演出;劉煜則介紹了常見的曲牌名,包括兩人合作時用到的“皂羅袍”。GAI周延還饒有興致地穿上《牡丹亭》男主人公柳夢梅的專屬戲服,在周雪峰、劉煜的指導下學習了崑曲表演身段。 | 主要嘉賓 | GAI周延、周雪峰 |
播出日期 | 2020/08/30 | |
第二期:《西湖重又臨》痛仰樂隊聯袂“評彈皇后” | ||
內容簡介:搖滾樂隊痛仰來到杭州,與被譽為“評彈皇后”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盛小雲合作,結合蘇州評彈《白蛇傳·斷橋相會》選段,全新演繹其代表作《西湖》,完成了一次古今對話。節目中,痛仰樂隊主唱高虎、貝斯手張靜、吉他手宋捷、鼓手大偉故地重遊,回憶當年遊歷西湖並創作歌曲《西湖》的經歷;他們泛舟湖面,與盛小雲探討曲藝與音樂的共通之處。在盛小雲的示範下,痛仰還試著學習了蘇州彈詞《楓橋夜泊》的腔調。 | 主要嘉賓 | 痛仰樂隊、盛小雲 |
播出日期 | 2020/09/13 | |
第三期:《好耐冇見啦》Tizzy T曾小敏合唱粵劇經典 | ||
內容簡介:本期節目中,廣東籍音樂人Tizzy T謝銳韜來到廣州,拜訪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雙方將古曲底蘊、粵劇韻味、現代元素充分融合,創作並演繹了說唱版《帝女花》。在廣東粵劇院粵劇文化體驗館,曾小敏向Tizzy T謝銳韜介紹了《帝女花》的鳳冠霞帔,他還體驗了十多斤重的駙馬戲服。霓虹閃爍的老街上,身著旗袍的曾小敏每唱完一句唱詞,Tizzy T謝銳韜就會緊跟上一段說唱。粵劇聲調低沉、說唱節奏明快,兩者默契交替,思緒在古代與現代之間快速切換,相得益彰。 | 主要嘉賓 | Tizzy T謝銳韜、曾小敏 |
播出日期 | 2020/09/27 | |
第四期:張一山《京韻自有情》 | ||
內容簡介:當清冷孤寂的民謠《聲聲慢》遇上雍容典雅的京劇《貴妃醉酒》,張一山首次跨界合作京劇名家孫萍,貴妃一笑千秋媚,古曲新韻潮音來,一起共賞新版《聲聲慢》京劇版,感受國粹之美。 | 主要嘉賓 | 張一山、孫萍 |
播出日期 | 2020/10/11 | |
第五期:馬伯騫《秦川秦腔闊》 | ||
內容簡介:古地秦腔,響遏行雲,其勢威武,其氣剛陽,雅俗共賞歌不朽,古調新聲詠國章,流轉千年的秦腔,興至時酣暢淋漓,情深處委婉纏綿。歌手馬伯騫超話再回西安,與秦腔表演藝術家、易俗社掌門人惠敏莉創作新歌《多米內深(Domination)》,演繹秦關五嶽的悠長詩意,探討傳統秦腔如何歷久常新,秦俑的故鄉再創新潮音,今月曾經照古人,一聲板胡寄秦情! | 主要嘉賓 | 惠敏莉、馬伯騫 |
播出日期 | 2020/10/25 | |
第六期:許嵩《皖若之初見》 | ||
內容簡介:婉轉一聲黃梅調,從田園曠野走來,在嗓間慢慢流淌;唱至真至淳的世間百態,詠至情至性的不朽愛情。看黃梅戲青年演員朱婷婷與唱作人許嵩帶來不一樣的《如果當時2020》,我們見證了古典與現代的相遇,本期我們一起來看看年輕的他們,想對心中這些“不曾遺忘的符號”說的話。 | 主要嘉賓 | 許嵩、朱婷婷 |
播出日期 | 2020/11/15 |
參演嘉賓
音樂人
嘉賓介紹 | 嘉賓海報 |
---|---|
![]() | |
![]() | |
![]() | |
![]() | |
![]() | |
![]() |
非遺戲曲傳承人
播出信息
宣傳活動
2020年8月,節目官宣定檔於8月30日。
播出平台
首播日期 | 播出平台 |
---|---|
2020年8月30日 | 網易雲音樂 |
節目評價
從策劃伊始,網易雲音樂就將活化傳承作為重點,運用“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手段,讓崑曲、蘇州評彈、秦腔、粵劇、京劇、黃梅戲等非遺曲藝,從大眾層面的知道提升為看得到、聽得到,並引導更多人參與到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在音樂人從“遊學”到“研學”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將城市文化、非遺文化、音樂文化等捏合在一起,用音樂的力量助力城市文化、非遺文化共同“出圈”,在“帶流量”的同時注重通過創新使非遺文化具備更長久的生命力。以崑曲為例,跨界合作屢見不鮮,但往往“曇花一現”,而音樂本身具有永久保存、反覆收聽的特點。(上游新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