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其城位於嶗山西北部,不其山(即鐵騎山) 西15公里,膠州灣東岸3.5公里,遺址範圍內現有城陽、城子、寺西三個村,屬今城陽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其城
- 位置:嶗山西北部
- 範圍:有城陽、城子、寺西三個村
歷史記載,遺址介紹,城鎮傳說,
歷史記載
《太平寰宇記》載: “不其城,漢置,古城約周十餘里,後漢屬東萊郡,晉於此置長廣縣。”清同治版《即墨縣誌》亦記有:“不其城,縣西南二十七里,故址猶存,漢置縣, 屬琅琊郡。 ”
“不其”之名來源於不其山,已故近代考古學家王獻唐著《炎黃氏族文化考》中說,原始社會末期,在不其山周圍生活著“不族”和“其族”,山以二族得名。 不其城是一座土城,設4門,城牆高約4米,城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寬約800米,總面積約0.56平方公里。秦時所建之縣署,於西漢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 漢武帝來不其時東遷,原址改為行宮。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伏湛改建行宮為都署。
遺址介紹
1979年,在此處發現了秦代紋飾獸面半瓦當、西漢黃綠釉雲紋圓瓦當、東漢篆書“千秋萬歲”掛黃綠釉圓瓦當以及秦複線三角磚。 今存之古城遺址是外羅城圍里羅城而築的。夯土城牆,高約6米,頂寬4米,城東西長約1700米,南北寬約1500米,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約為秦不其城的4.5倍。城外環以濠溝。 城內街衢縱橫,有7條寬約5米的主幹道溝通巷陌。城區的劃分大致是:里羅城為官府區,中部為商業區,東南部是作坊區,西南部是庫房區,北部是居民及農業區,城外西北部墨水河以南是墓區。城內地下排水渠道縱橫有致,均通於護城濠內。 據史書記載,漢高后七年(公元前200年) 呂雉曾封其族人呂種為不其侯,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 光武帝又封伏湛為不其侯。南北朝時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撤銷不其縣,其地併入長廣縣,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 復置,同年併入即墨縣。其後城牆倒塌,不其城逐漸湮沒。近年來,在不其城舊址及周圍出土了大量漢代遺物。據說,解放後城陽鎮城子村曾保留古城牆殘跡,現已不存。
城鎮傳說
傳說“不其”為秦始皇所起
城陽、城子、寺西三社區交會處一帶,這裡就是古時的不其城舊址,如今稀疏的現代建築也已經看不到不其歷史的味道。
據了解 ,秦時的不其城只是一座土城,俗稱里羅城。不其城城開四個門,城牆高約 4米,東西寬約 700米,南北長約 800米,總面積0.56平方公里,城池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南北各設一門。“現在看來,這個面積並不大,但在當時已經很壯觀了,為西漢和東漢時期不其縣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城陽區檔案局史志辦的工作人員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