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論

不二論

不二論依然不是徹底的智慧,還是對立和統一的關係。

Advaita

指商羯羅開創的不二一元論派,檀多哲學是在印度思想史上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的哲學,數個世紀以來一直對印度的思想、宗教、文化產生著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釋迦牟尼佛開創了佛教思想體系,將不二論的辯證思維更上一個層次,即佛教的圓滿智慧——不二論非不二論;非一論;非非一論;無二論非不二論是名不二論。

“若得妙發三摩地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二論
  • 外文名:Advaita
  • 屬於:吠檀多哲學
  • 地區:印度
簡介,由來,內涵,

簡介

吠檀多哲學本來是作為奧義書的解釋學而產生的,如果從其根本經典的《梵經》的出現開始算起,已有1500年以上的複雜的發展歷史,而且流派眾多,學說各異。在現代印度社會中,極有社會勢力的吠檀多請學派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以商羯羅為開祖的不二一元論派。
儘管不二一元論派是以商羯羅為開山祖師,但不二一元論的思想本身卻早已出商羯羅的老師哥賓達的老師(即祖師)喬茶波陀的著作《聖教論》之中了。

由來

最早見於喬荼波陀(Gaudapāda)所著《蛙氏奧義頌》。其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是公元8世紀左右的印度哲學家商羯羅(sankara)。認為梵(最高我)與個我的關係在本質上同一。梵是世界最高原理、萬物的始基和依靠,是絕對的、先驗的、真實的存在,梵超越主觀與客觀、時間與空間、運動與變化、因果性等一切經驗範疇。個我(個體靈魂)是一種相對的或經驗的存在,個我在形相上雖然和最高我不同,但在本性上是同一不二。喬荼波陀譬喻說,個我好比瓶里的虛空,最高我好比瓶外無限的大虛空,當瓶被擊破時,最高我和個我就融合為一體。商羯羅認為,梵本身是沒有任何屬性的精神實體,但是一般人從下智(生而具有的無知)去看它,卻給它加上了種種屬性,例如全智、全能等,這樣的梵就是經驗的和現象的下梵,即個我的世界。

內涵

不二論認為,客觀世界及其運動都是梵通過一種魔力——摩耶創造出來的,世界是下智的人對於真實梵的虛妄認識所引起。梵轉變為世界是一種幻現的轉變,如同有人把繩看成蛇一樣。從本體論上看,世界萬物及一切現象如同夢境、魔術現象或海市蜃樓一樣不真實。真實的是梵,認識的目的就是親證梵我合一,達到解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