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齶耳穴,耳穴名。位於耳垂前面,耳垂劃區的第二區內上角,屏間切跡下緣橫線內側1/3點,即在耳垂2區上線中內1/3交界處。主治口腔炎,口腔潰瘍,牙周炎,牙齦腫痛,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頜支痛,唇炎等。按耳穴常規針法操作。
基本介紹
- 隸屬:耳穴
- 穴性:陰
- 特殊作用:用於拔牙的麻醉穴
- 操作:按耳穴常規針法操作
- 分布:耳垂
- 功能:清熱,止痛,通絡
- 主治:牙周炎,口腔潰瘍等
- 診斷作用:診治齶部和口腔疾患的參考穴
診斷作用,功能作用,穴性,定位,主治,操作,功效,附註,相關論述,
診斷作用
本穴是診治齶部和口腔疾患的參考穴。下齶穴電測陽性反應,觸痛明顯,下頜穴,耳顳神經點電測均為陽性反應後強陽性反應,多考慮三叉神經下頜支痛;下齶穴,舌穴,上齶穴呈現片狀隆起不平,電測陽性多為復發性口腔潰瘍。
功能作用
清熱,止痛,通絡。
穴性
陰。
定位
位於耳垂前面,耳垂劃區的第二區內上角,屏間切跡下緣橫線內側1/3點,即在耳垂2區上線中內1/3交界處。
主治
口腔炎,口腔潰瘍,牙周炎,牙齦腫痛,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頜支痛,唇炎等。
操作
按耳穴常規針法操作。針法:針0.1-0.2寸,針感局部痛,留針30分鐘。
功效
本穴屬陰,有寒涼之性,故能清熱消腫,通絡止痛。
附註
本穴與上齶穴雖然穴性功用相同,都能治療口腔科病,但是因為絡脈所屬不同,治之各有偏重,上齶穴偏治上齶部及上齒齦痛;下顎穴偏治下顎部及下齒齦痛,二者同大異小,臨證常聯合套用。
相關論述
《針灸穴位掛圖說明》:“下顎 二區內上角。”
《耳針療法》:“下顎 耳垂2區,屏間切跡下緣橫線內側1/3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