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馮塘遺址

下馮塘遺址 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富堨馮塘村。出土舊石器時期器物有:砍砸器、尖狀器、盤狀器、船形器、刻鐫器、石矛等;新石器有石斧、半月形掛飾、柳葉形石鏃、硸石、石鑿、刮削器、雕刻器及陶器殘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馮塘遺址
  • 地點: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富堨馮塘村
  • 性質:新石器時代、周代遺址
  • 發現時間:1988年
地理位置,出土文物,相關研究,

地理位置

位於歙縣富堨鎮下馮塘村南200米,新石器時代、周代遺址,1988年發現。分布於高約5米的二階台地,東西寬約150米,南北長約200米,遺存面積5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米。遺址南部曾作窯場,北部為耕地。

出土文物

出土石器120件(不包括石坯、石料和廢料),陶片9000餘片。石器有砍砸器、尖狀器、石矛、石斧、石簇、石錛、石鑿、刮削器,陶片有杯形器、豆及10數種陶器口沿,少量印紋硬陶。大型石器多用卵石稍事加工而成,其中有直徑5公分左右的圓餅狀河卵石刻有類似表示半徑的溝槽。1994年試掘,出土有新石器時代遺物陶片、石鏃、刀、錛等。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另有泥質灰黑陶、紅陶等,紋飾有籃紋、附加堆紋、繩紋和弦紋,器形有罐、豆、缽、瓮、盆等。周代陶片多夾砂灰陶,也有印紋硬陶,紋飾有方格網紋、折線紋、米字紋等,器形有罐等。

相關研究

從石器、陶器的功能組合上看,下馮塘先民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為狩獵與捕魚,同時農業生產和採集是重要的補充,紡織也是當時的一項生產活動。 在新安江上游地區,先秦時期的考古工作相對較少,研究情況較薄弱,通過新州遺址、下馮塘遺址、中土坑遺址等的發掘,以及考古調查工作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開展,該地區先秦遺存具有的較強的地方特色逐漸被大家認識。藉助下馮塘遺址發掘所取得的詳盡資料,並在此基礎上與新安江上游流域已發現的先秦遺存作比較研究,使我們有機會進一步認識新安江上游地區先秦遺存的特點。該地區先秦遺存從地理環境到文化面貌上都有較大的相似性,通過對文化面貌的初步分析和研究,簡單討論該地區已發現的先秦遺存的年代框架,並與周邊地區同時期文化進行比較,主要是與馬橋文化、好川墓地的比較研究,分析研究新安江上游地區先秦遺存文化面貌的特殊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