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上館子(上館子),謂去酒樓、飯店吃喝。
定義:不在家裡而花錢去酒樓、飯店吃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館子(又名:上館子)
- 外文名: eating out dining out
- 定義:不在家裡而花錢去酒樓、飯店吃飯
- 好處:給家庭帶來方便
文學回顧,下館子由來,
文學回顧
《文明小史》第五七回:“ 沖天礮 在外洋,無所不為,上館子、逛窯子,猶其小焉者也。”
郁達夫 《街燈》:“或白天去天壇坐一天,將晚四五點鐘,上館子小喝,進戲院聽到一兩點鐘,出來再喝再講話再走到天明的,是四川的陳逸生 。”
小飯店也叫飯館,所以去那裡吃飯就稱為下館子。
《小兵張嘎》中的漢奸胖翻譯留下一句名言:老子在城裡下館子……
下館子由來
為什麼上餐廳吃飯要叫下館子呢?若是說飯館的地勢比門口道路低,必須下坡或下樓梯才能進門,下館子一說還好理解,但並非世上的館子都立於坑中。
古時我國乃徹底的農耕社會,家家種田織布自給自足,極少數跑江湖做生意,或是像林沖那樣被發配,或是像徐霞客似的古代驢友,總之是極少數離家苦行的人,為了湊合填飽肚子,才在自帶乾糧外選擇飯館。如此一想,飯館專為社會邊緣人士提供有償服務,其社會地位比較低下,於是就有了下館子的說法。
後來商品流通領域逐漸活躍,開飯館的人隨著荷包的鼓起,社會地位與日俱增。當然像十字坡包子鋪CEO孫二娘那樣的低素質者,更是被歷史無情淘汰。但人們已經說順口了下館子,其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不是流行“顧客是上帝”這句話嗎,既然食客是飯館的上帝,下館子的說法也應該成立。當然也有一些飯館根本不把顧客放在眼裡,不僅敢慢待顧客,更有宰客、欺客的事情發生。好在眼下美食雲集餐廳林立,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而且餐飲界的激烈競爭中,熱情待客周到服務的軟環境營造,越來越被重視。畢竟開飯館的人不想只為自己一個人做飯。
下館子都喜歡找裝潢又好,飯菜可口,服務態度也好的餐館。哪一天碰上幾個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朋友等等都可以去下館子,如果是很好的餐館,那一定會再次光臨,如果是服務態度不好,裝修也很亂,飯菜也不可口,那誰還會去。下館子所選擇的地方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地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