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訪李子申偕游三宿厓晚飲市樓

《下關訪李子申偕游三宿厓晚飲市樓》是清末近現代初陳三立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下關訪李子申偕游三宿厓晚飲市樓
  • 作者陳三立
  • 創作年代:清末近現代初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怪事蟠胸中,騁車攬郊郭。
一椽雉堞底,晴煙棲漠漠。
居然老畫師,長几丹鉛錯。
納收千萬恨,噴紙斗蛟鱷。
對影大江前,濤聲滿高閣。
咫尺三宿厓,穿寺散腰腳。
冷泉泄穹石,盤踞一丘壑。
題名愈磨滅,屐齒久寂寞。
攀藤躋危亭,鬼魅欲纏縛。
下趨蔽台廊,毀裂同漏鑊。
歲時嘯飲地,悲魂接綽約。
殘僧識殘客,指點涕俱落。
挽攜就市樓,燈火倚壺酌。
各挾偕亡心,偷取須臾樂。
肥臠截硬餅,風味誇京洛。
小鬟但依人,按歌罷十索。

作者簡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為之一變,成為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