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文廟

下關文廟

文廟是祭祀孔子的廟,亦稱孔廟。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唐朝開元二十七年封孔子為文宣王,稱孔廟為文宣王廟,元明以後通稱文廟。

下關文廟在蒼山斜陽峰麓,地勢高敞,視野寬闊,風物清嘉。廟門前的兩棵巨榕根深葉茂,濃蔭蔽日,成為下關關迤的景物標誌。遠方遊子歸來,從鳳儀飛來寺轉入市區,一眼望到這兩棵大樹,就知道是“回到家了”!下關人對文廟和前人栽下的古木,含有一種特殊的景仰之情。下關文廟與其他府、縣文廟還有幾處不同:在建築布局上因地制宜,不建照壁、欞星門和泮池,而是在廟門兩側建斜陽閣和凌虛閣,憑窗俯望,下關市井盡入眼底;室內採光充足,置有書櫃桌椅,是文人雅集,居民茶敘的幽靜場所。再有存省室和慎怡室,文廟的教化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再有一項特點,一般文廟大成殿供奉“大成至聖先師”牌位,無塑像;下關文廟有孔子泥塑像。據傳說是一位太和人曾在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當縣令,任期屆滿返鄉時帶回孔子頭像,再請工匠補塑全身。這尊泥塑的容貌、衣冠,與最早傳世的孔子石刻形象一樣,具有高超的技藝水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關文廟
  • 地址:雲南省大理市下關鎮龍尾關古城
  • 性質:孔子廟
  • 門票:免費
概況,文廟作用,大理地區文廟,下關文廟信息,下關文廟由來,景觀,祭祀,意義,

概況

下關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坐落於蒼山斜陽峰東麓主脈酷似巨型彌勒佛的山丘上,後因毀損,曾於康熙35年(公元1696年)重建,文廟中有大成殿、孔子立像及顏子曾子子思孟子“四配”、“慎怡室”、“存省室”等,是大理市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和濃郁地方特色的著名建築群。
大理市龍尾古城保護協會成立之初,組織對龍尾古城歷史文化遺產調研時,就對下關文廟進行重點調研,並於2005年12月9日向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上報了《關於修復大理市下關文廟調研情況匯報》,並在會員和龍尾古城居民中倡議為恢復重建捐款,共收捐款133606元,並為恢復重建下關文廟多方奔走,直接促成下關文廟的恢復重建。
重建的下關文廟內,除保留大成殿及天子台外,還將鑄造3.6米高孔子銅立像,雕塑“四配”、“十二哲”和“72賢”立像,整項重建工程造價1020萬元。 

文廟作用

文廟,亦稱孔廟。文廟建築在中國封建時代是政策性極強的政府行為,是傳承儒家思想的重要陣地。文廟規模的大小,雖然各有差異,但它的建築格局已成定式。文廟是祭祀孔子的廟,亦稱孔廟。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唐朝開元二十七年封孔子為文宣王,稱孔廟為文宣王廟,元明以後通稱文廟。

大理地區文廟

在我國的邊疆省區中,大理是較早接受和傳承中原儒家文化的地區,在現在的大理市轄區範圍內,歷史上曾有五座完整的建制文廟,它們是元代至元年間(1279年—1294年)建的大理路文廟(即府文廟),
明洪武27年(1394年)建的太和縣文廟,
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的趙州鳳儀)文廟。因清代張相度撰《太和縣誌》一書散失,下關文廟的歷史難以考究,但據楊周偉撰《挖色孔廟》一文稱,下關文廟及挖色孔廟均由明代趙雪屏所建,如此說可信,則下關文廟與挖色孔廟的建築年代應在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因當時下關、挖色均非縣治駐地,故五座文廟中,下關及挖色兩座文廟規模較小,至清光緒丁丑年(1877年)大理府、太和縣文廟合併建成,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內,在現大理市這個狹小的空間範圍內,竟有五座文廟並存,每逢春秋二丁,五廟同時祭孔,盛況空前,成為歷史佳話,在中國這是極為罕見的儒家文化的高度密集區,是大理非常值得驕傲和珍惜的歷史文化遺產。

下關文廟信息

下關文廟規模雖小,但卻極具特色,整體建築布局裝飾圍繞孔子生辰八字中用神對五行的喜忌,注入了中國傳統命相學的觀點,大膽突破了文廟慣有的定式,取消了照壁(魯壁)、欞星門和泮池,大門外如華蓋般植有兩株對稱的榕樹,大成殿地基石上飾有非常精美的火焰圖騰和筆筒浮雕,這在中國文廟建築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所有這些,絕非蛇足之舉,其中的含義和匠心有待考證、論述。
下關文廟的大成殿中供奉孔子塑像及四大弟子塑像,這是其他文廟所沒有的。據說,下關有人在山東曲埠為官,離任時從曲埠取土回到下關塑成孔子頭像。下關文廟中還建有“存省室”、“慎怡室”,這也是其他地區文廟所沒有的,同時還建有“斜陽閣”、“文昌宮”、“凌虛閣”,八字形門樓及石牌坊等建築,均系明代殿閣式建築,其中尚有不少當時名士的書法精品,如王聯元書寫的《程子四箴》及“凌虛閣”匾,馬恩溥書“斜陽閣”匾,李堯臣書寫的“斜日千山外,陽春萬戶中”對聯等。可惜在歲月滄桑中均已蕩然無存,在時下,我們所看到的破敗的大成殿和東倒西歪的門樓前,人們還依稀可以想見當年下關文廟恢宏的氣勢和祭禮盛況。
下關文廟得地利之優,據高台虎座,背靠蒼山,面向洱海,迎朝陽,接紫氣,俯視古道雄關,飽覽歷史風雲,閱盡人間春色;地勢高敞,風物清嘉,環境優美,是當年下關古城著名的標誌性建築群,龍尾關士民每憶及此,無不扼腕唏噓,感慨萬端。(大理市龍尾古城保護協會供稿)

下關文廟由來

在封建社會時代,一個縣有一所文廟,下關稱龍尾關,只是太和縣的鄉級建制,竟然有文廟?但凡一個地方的儒學興盛,官方重視是一個方面,還要有當地有名望的士人出面倡導和傳承。下關先後就出了兩位既有官職身份,又有學問,重教興文的人物:趙汝濂(1495-1569),字敦夫,人稱雪屏先生,明朝嘉靖進士,以翰林院庶吉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官至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相當於今天的監察部副部長。馬恩溥(1819-1874)字雨農,清鹹豐進士,入翰林,任國史館總纂,文淵閣直閣學士,禮部待郎,出為安徽學政,即今省教育廳長,還督學江蘇。他在玉龍書院(今下關二小)教書7年,“所到之處倡儒學,誦詩習禮,教人以善”。下關文廟就是趙雪屏時代所建,馬恩溥時期守護、修葺,直到民國年間保存完好。抗日戰爭為躲避日機轟炸,下關電報局從市區財神殿遷到文廟,後來一度又成為私立蒼洱中學校址。

景觀

下關文廟在蒼山斜陽峰麓,地勢高敞,視野寬闊,風物清嘉。廟門前的兩棵巨榕根深葉茂,濃蔭蔽日,成為下關關迤的景物標誌。遠方遊子歸來,從鳳儀飛來寺轉入市區,一眼望到這兩棵大樹,就知道是“回到家了”!下關人對文廟和前人栽下的古木,含有一種特殊的景仰之情。下關文廟與其他府、縣文廟還有幾處不同:在建築布局上因地制宜,不建照壁、欞星門和泮池,而是在廟門兩側建斜陽閣和凌虛閣,憑窗俯望,下關市井盡入眼底;室內採光充足,置有書櫃桌椅,是文人雅集,居民茶敘的幽靜場所。再有存省室和慎怡室,文廟的教化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再有一項特點,一般文廟大成殿供奉“大成至聖先師”牌位,無塑像;下關文廟有孔子泥塑像。據傳說是一位太和人曾在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當縣令,任期屆滿返鄉時帶回孔子頭像,再請工匠補塑全身。這尊泥塑的容貌、衣冠,與最早傳世的孔子石刻形象一樣,具有高超的技藝水平。可惜下關文廟於1950年代被毀,孔子及其弟子的泥塑像亦已不存。

祭祀

相傳農曆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生日,全國各地都在文廟舉行祭孔盛會。1930年代我讀國小時參加過一次祭孔活動:頭天要沐浴表示潔身,第二天凌晨雞叫頭遍就得趕到文廟,聚集在廟外,待鳴炮三響後才開大門。參加祭孔限於男性,須著長衫馬褂,戴禮帽,當年禮服即是現今說的“正裝”。人們魚貫而入,依輩份和“身份”順序站在大成殿前。此時樂鼓齊鳴,主祭人拈香、讀祭文。庭院香菸繚繞,丹桂飄香,氣氛嚴肅。
祭典之後是令人歡欣的分“胙肉”(祭供後的肉),每人一份,是羊肉。數量不多,大約只有半斤,但很珍貴,以前是資深秀才才能享受的待遇。這種習俗來源於古代的“告朔”。春秋戰國時,每個月的初一,諸侯要殺一隻活羊,稍微蒸一下,然後送去宗廟擺在祭桌上,向天、地、祖宗匯報、祝禱,名為“稟告”。後來簡化為殺一隻羊,供後回家煮食,孔子對此表示贊同,說“我愛其禮。”作為被孔子肯定的祭祀形式,後人就把它作為禮儀流傳下來。

意義

下關文廟有著悠久的歷史,是龍尾城文脈傳承和文化積澱的載體,被毀之後令人非常痛心。近年經過大理州孔子學會和龍尾城保護協會的多次呼籲,引起官方和社會人士的重視,由政府撥款與民間捐助為契機,已於2010年4月16日動工在原址恢復、重建。這項深得民心的舉措,使“龍關子民盡開顏”,“存省慎怡譜新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