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運動發球方法的一種。指發球者採用下蹲姿勢進行發球,簡稱“下蹲發球”,民間也叫“砍式發球”。多用於橫拍運動員。分為正手右側上(下)旋球和利用球拍反面發球的正手左側上(下)旋球兩大類。在日本,此類發球有個好聽的名字——“王子發球”,原因據說是在日本最早使用此類發球的,都是在王子俱樂部打球的成員,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蹲式發球
- 所屬領域:體育
- 所屬項目:桌球
- 所屬技術:發球
- 起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
- 起源:作馬六郎“王子發球”
基本簡介
發展歷史
動作要點
技術要領
二、握板姿勢。(1)右(左)手上舉置右(左)肩的鎖骨上方,拍子橫放,拍頭要與右(左)腮貼近。(2)用虎口托住拍柄,再用大母指、小母指鎖住球拍,其餘三個手指離開拍柄。下砍前整個手、臂要全放鬆,千萬不要握緊,否則會影響發力。
三、板面角度。(1)發側上旋球時,拍面直立,角度大約在90度左右。身體與球檯的端線的夾角大約在40―50度左右。(2)發側下旋球時,拍面後傾70―80度,身體與球檯的端線的夾角大約在50―60度左右,兩者不要相差過大,以免影響發上下旋球時動作的一致性。
四、擊球位置。這一點是發下蹲側砍發球的關鍵,當發側上旋球時,要以拍面的下半部位觸球。當發側下旋球時,要以拍面的上半部位觸球。也就是用下面發上旋;用上面發下旋。或者說是拍子旋轉的前期先觸球是下旋;拍子旋轉的後期再觸球是上旋。
五、手腕旋轉。下蹲側砍發球,能否發出強烈的旋轉,手腕向內旋轉至關重要。不論發側上還是發側下旋球,拍子都有一個向內旋轉的動作,旋轉的角度大約在30―40度左右。
六、發力方式。下蹲側砍發球,手腕要向內、向前、向下拉拍。當發側上旋球時,手腕要向內、向前發力為主;當發側下旋球時,手腕要向內、向下發力為主。發球旋轉的強度,另一個的關鍵在於多磨擦,少擊大,也就是以磨擦為主。
七、球的落點。發球有長、有短,有左、有右,有急、有緩多種配合才會更有效。下蹲側砍發球,要以不出台為主,如果能發出似出台又不出台的球,效果為最佳。能發出這類最佳的球,要做到磨擦要多、動作要小、身體要收緊。切忌動作過大、擊打過大。
八、身體還原。當一球發完之後,身體要迅速還原,以迎擊回球。大個子運動員因為蹲得較深,還原困難一些;小個子運動員做起來就容易一些。但不論哪類運動員,只要能做到兩點,都會辦得到。一是樹立迅速還原的意識,做到思想有準備。二是動作要到位,當發完球以後,實腿的腳要立即蹬地,虛腿的腳要配合抓地,支撐身體站立。而且要退後半步,以防急推過來的球,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