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街村(雲南漾濞縣蒼山西鎮下轄村)

下街村(雲南漾濞縣蒼山西鎮下轄村)

地處雲南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中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距縣1公里。東鄰密場,南鄰馬廠,西鄰河西,北鄰上街。轄十家村、下普等2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40戶,海拔1500-2100 米,年平均氣溫15.7-25.7 ℃,年降水量1055.6 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958.22 畝,林地11472.78畝。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產業收入為主。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2829萬元,人均純收入達4123元。特色產業:核桃精深加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街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漾濞縣蒼山西鎮
  • 面積:9.71平方公里
  • 人口:2267人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5.7-25.7 ℃
基礎設施,自然資源,人口衛生,經濟發展,特色產業,村務公開,文化教育,發展重點,基層組織,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下街自然村有路燈。全村有 511 戶通自來水,有23戶飲用井水,有6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 %)。有594戶通電,有 425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53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71.55 %和93.1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528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454 戶(分別占總數的88%和76.43%)。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58.22 畝(其中:田846.82 畝,地 111.4 畝),人均耕地0 .42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11472.7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2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1.44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50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荒山荒地730畝,其他面積1248.5畝。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94 戶,共鄉村人口 2252 人,其中男性 1098人,女性1154 人。其中農業人口 2252 人,勞動力 1322 人。該村以回族為主(是回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回族1336人,漢族769人,其他民族147人。到2006年底,全村無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921 人,參合率85.3%;享受低保 2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2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7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0 .5 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84 戶,占農戶總數的14.14%。

經濟發展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2168.4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110萬元,占總收入的4.45%;畜牧業收入 416 萬元,占總收入的19.08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00頭,肉牛2385 頭,肉羊1646 頭);漁業收入 2 萬元,占總收入的0.09%;林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0.32%;第二、三產業收入1403.4萬元,占總收入的 64.91 %;工資性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0.6%。農民人均純收入 3100元,農民收入以 第二、三產業收入為主。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05 人(占勞動力的 %),在省內務工104人,到省外務工 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二、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省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41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4.9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種植業、畜牧業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加工業產業。擁有企業 4 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65.7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下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蒼山西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4.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00人,中學生30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耕地面積少,人口密集;。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發展核桃種植面積300畝;。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4個,黨員總數63人,黨員中男黨員48人,女黨員15人。 團員9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