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蜀土(下蜀黃土)

下蜀土

下蜀黃土一般指本詞條

下蜀土是“下蜀黃土”的簡稱。也曾有人稱為“下蜀粘土”。一般是指長江中下游地區晚更新世風成黃土。因最早在江蘇句容縣下蜀鎮附近研究而得名。它分布在平原、丘陵和山地不同地貌部位上,一般可分為上下二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蜀土
  • 全稱:下蜀黃土
  • 又稱:下蜀粘土
  • 一般是指:長江中下游地區晚更新世風成黃土
  • 得名:在江蘇句容縣下蜀鎮附近研究得名
  • 分布:平原、丘陵和山地不同地貌部位上
釋義,分布與特性,分布,特性,

釋義

下蜀土是“下蜀黃土”的簡稱。也曾有人稱為“下蜀粘土”。一般是指長江中下游地區晚更新世風成黃土。因最早在江蘇句容縣下蜀鎮附近研究而得名。

分布與特性

分布

它分布在平原、丘陵和山地不同地貌部位上。

特性

一般可分為上下二部分。
上部:淺棕黃色、灰黃色粉砂層,粉砂含量達53—56%,其次為粘粒,少量粗砂,質地較均勻、機械組成與黃土基本一致。粗砂粒形多稜角狀,粗砂礦物成分主要是石英,其次是各種長石。角閃石、磁鐵礦、褐鐵礦,赤鐵礦及少量綠泥石,方解石,磷灰石。鋯石、榍石等。不穩定礦物含量較高,可見具卡氏雙晶的新鮮長石。粘土礦物以蒙脫石類為主。富含鈣質結核,結核直徑較大,最大者可達0.5米。結核常成層分布。粉砂層較疏鬆,呈塊狀,稜柱狀結構,管狀孔隙和垂直節理髮育。
下部:淺棕紅色、棕黃色粉砂質粘土,粘粒含量達55—60%,其次為粉砂,極少量粗砂,粗砂礦物成分和粒形與上部基本一致。但綠泥石、綠簾石含最較上邢略高。粘土礦物中伊利石、高嶺引含量較上部高。質地較堅實,具稜柱狀構造,含鈣質結核、發育有2—3層占土壤,古土壤剖面上部較紅,下部見灰白色淋溶條紋和豆狀鐵、錳質沉澱。有些地區下部的底部為棕黃色、灰黃色粘十與角礫層,可能為殘積—坡積物。下蜀上中含腹足類化石17種,其中13種現生種,4種絕滅種;兩種淡水螺,其餘均為旱生螺。最主要的是二窩蝸牛、三脊瘡螺,中國蝸牛。下蜀土的上部可能與華北的馬蘭黃土相當,下部可能與華北的離石黃土相當。在南京、鎮江一帶、上下部之間為假整合接觸。下蜀土的厚度各地不一,南京、鎮江一帶大約為10—25米,最厚可達30—40米。過去也有人把與下蜀土同時異相的沉積物統稱為“下蜀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