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蔡故城
- 地理位置:今鳳台縣城關鎮
歷史沿革,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秦置,屬泗水郡。治所在今安徽鳳台縣。西漢屬沛郡。東漢屬九江郡。西晉屬淮南郡。南朝宋廢。北魏復置,為下蔡郡治。南朝梁為汴州治。隋屬汝陰郡。唐屬潁州。五代周顯德四年(957)為壽州治。北宋為壽春府治。金為壽州治。元屬安豐路。明洪武中廢入壽州。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設鳳台縣,移縣治於下蔡(改名為鳳台),隸屬鳳陽府管轄。民國初,廢州府,隸屬安徽省。民國元年(1912年),仍稱下蔡鎮。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下蔡鎮為中山鎮;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為中市鎮,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為中山鎮;1949年,鳳台縣解放,改為城關鎮 。
下蔡故城:即今城關。此城是五代周世宗柴榮於顯德三年(公元950年)所築。
下蔡新城:此城地處縣東北八里淮河東岸的“月河灘”。南朝齊建元三年(公元481年)魏攻壽陽(今壽縣),垣崇祖恐魏復寇淮北,乃徙下蔡於淮東,即此城。
旅遊信息
《下蔡故城形勝考》曰:平岡自蒙城縣來,至孤山東行,又東北行,折而南行,氣脈搏厚,蓬勃莽 蒼。至故城北半里磨盤埂,埂東西二里余,橫開大障,西腳前抱,西腳盡處突起大早,俗名大孤堆,約 高三丈余。埂中心抽脈過峽分水,建城時就埂中掘為大潦,像中築堤通行者。脈入城半里,突起文殊 大早,約高六文。文殊阜東行,支岡微斷復起,給黃銅山,高四文,與磨盤埂東腳交鎖,收滾東下之水。 文殊阜西北衍支岡,轉西折南至大孤堆東,突起一阜,與大孤堆並峙,俗名二孤堆,收場西下之水。文 殊車西南行,兩邊各行數支岡,南行抵淮岸止。距文殊阜二里余,右則夏肥水江淮。淮流穿峽北行三 里余,抵眠羊石,折東行三里余,抵城南,二里余過城抵瑤洞湖,折而北行,緣故城東三里,則東岸黑 石山與西岸黃銅山對立交鎖,淮流一東,此故城大水口也。淮南諸山如列屏,西南陝石如天關,孤山 蔓山,遠拱右臂,與大、二孤堆形勢遙構東南疊障,奔騰至黑石山,環抱城左,山水浪洶,扼險塞要,淮 北雄境也。
又《下蔡故城遺址考》曰:南北東西距各二里余,周可八里。自文殊車東支岡邊抵東北隅觀星台 約一里,轉北抵西北隅約二里,又轉西抵西南隅三里,城基皆緣岡築起,遺址存者高丈余。自黃泥岡 轉南,至普濟庵約二里,城拔地築起,遺址存者,惟黃泥崗高八尺。由黃泥崗東至普濟庵遺址,為里人 建築石台,居家鄰比,無復可見。普濟庵至東南隅,遺址無。自東南隅轉東約一里,他平濱淮,城基拔 地築起,遺址存者,惟轉東隅里余,高或四尺三尺,此城池之大概也。古大南門在今普濟庵右,距淮岸二十餘文,門樓久廢。古小南門在大南門右半里,即今三官樓,門樓尚存,門內額嵌石刻“連城保障”四字,距淮岸二十丈。古東門在文殊寺東岡,右距淮岸半里余。古北門直張家壩,距磨盤埂三十餘文。古西門在二孤堆左,孟家窪右,距二孤堆南麓約四十丈,門樓俱久廢。此城門之大概也。城場由北城址距磨盤埂,東距黃銅山磨盤埂交牙出水處,西距大、二孤難交牙出水處,寬八九文,深二三丈,舊址俱存。由黃銅山之南至東門舊藻多淤,趾在隱約而已,此城潦之大概也。城內四門古大街:南大街西轉古順河街。西大街北轉古公館園巷,南轉古水巷,又西行南轉古財神閣巷,又西行南轉古小南門巷,北轉古火神廟至古樓頭巷。北大街西轉古火巷,舊址俱存。此街巷之大概也。按《五代史·楊承信傳》:時州徙治下蔡,承信增廣其城。又《宋史·朱景傳》,城外居民三千家,築外城包人之。則所謂古城,或即當時所增拓亦末可知。而蕭生此《考》極為詳密,可藉以存舊址之大凡,故備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