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營疊層石( Xiayingella)是採集於薊縣團山子的岩石標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營疊層石
- 外文名: Xiayingella
- 產地:薊縣團山子
- 保存單位: 天津市薊縣中上元古界國家自然保護區
下營疊層石( Xiayingella)是採集於薊縣團山子的岩石標本。
下營疊層石( Xiayingella)是採集於薊縣團山子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疊層體常組成寬2-3米,高0.4-0.5米的礁體。疊層體頂底為波狀層,中部發育成瘤狀,蘑菇狀和楔形等不規則柱體為主。高一般2-5厘米,直徑下部約...
大紅峪錐疊層石(Conophyton dahongyuensis Liang)是採集於薊縣下營大紅峪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疊層體由矽質物和碳酸鹽組成,在地層中常構成生物層,產出厚約1.5米-1.8米的矽質層中。層位穩定,分布較廣。疊層體呈大型歸正的錐柱體,頗似尖端向上的大型炮彈。彼此間大致平行,垂直地層生長。其直徑通常為20...
美麗花瓣疊層石(Petaliforma epicharis zhu et al.)是採集於薊縣下營大紅峪的化石標本。特徵描述 疊層體由塊莖狀或次圓柱狀體組成,形態變化極大,在風化面上總的形態甚不清楚。多數具多次分叉,以散開分叉為主,亦有平行和強烈散開分叉。柱體直徑一般1-4厘米,高8-15厘米。柱體由波紋狀基本層疊置而成。橫斷面...
加爾加諾錐疊層石(Conophyton garganicum Koroliyk)是採集於薊縣下營桑樹鞍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疊層體為中至大型次圓形錐柱體,錐頂角為30°~40°。柱體不分叉,相互緊密平行排列,垂直於岩層分布。由它構成的生物層厚達10餘米。錐柱體直徑變化頗大,從15cm至60cm不等,高50cm~200cm,柱間的間距通常不超過...
高於莊高於莊疊層石(Gaoyuzhuangia gaoyuzhuangensis Zhu et al)是採集於薊縣下營桑樹鞍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生物礁透鏡狀,厚30~50cm,橫向延伸1~2cm。疊層體由塊莖體和粗短次圓柱體組成。柱體頗頻繁分叉,分枝多,以微散開和散開式分叉為主,偶見近水平的芽枝,但這些芽枝很快又轉折向上生長。柱體形態不...
板錐疊層石(Tabuloconigera)是採集於薊縣下營桑樹鞍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疊層體呈定向延伸的板狀體。在垂直板體的縱斷面上,基本層呈錐形,並具不同方向歪倒的軸帶。有檐和連層。具線狀、斷續帶狀和凝塊狀多種微構造。在凝塊狀微構造中,能見特殊的藻體構造,原植體中的藻絲呈放射狀排列。主要用途 科學...
粗短高於莊疊層石(Gaoyuzhuangia crassibrevis Zhu et al.)是採集於薊縣下營桑樹鞍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疊層體常與塊莖狀高於莊疊層石共生在一起。構成不規則小礁體或薄的似層狀礁體。疊層體大都由粗短的次圓狀體組成,部分具一次,少數具二次簡單平行分叉。母柱體直徑一般7-10厘米,子柱體有粗有細,常...
含疊層石泥晶白雲岩 含疊層石泥晶白雲岩(Stromatolite-bearing Dolomicrite)是採集於天津市薊縣下營鄉大紅峪溝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灰色,泥晶結構,具生物疊層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白雲石。主要用途 在冶金工業中可作熔劑和耐火材料,在化學工業中可製造鈣鎂磷肥、粒狀化肥等,還可用作陶瓷、玻璃配料和建築石材。
高於莊疊層石(Gaoyuzhuangia Zhu et al)是採集於薊縣下營桑樹鞍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疊層體由粗短的次圓柱體至塊莖體組成。柱體表面通常光滑,大都具壁,局部具少量檐。疊層體含矽質成分高,側部尤甚。疊層體多數分叉,分叉形式多樣。基本層呈平緩穹形至頂部圓滑的錐形。具帶狀微構造,以斑點微細結構為主。主...
圓筒錐疊層石(Conophyton cylindricum (Grabau) Maslov)是採集於薊縣下營桑樹鞍的化石標本。特徵描述 疊層體呈次圓錐柱體,不分叉,直立,平行排列,垂直地層分布,常構成厚的生物層。生物層長距離展布。疊層體局部矽化。錐柱體直徑5~10cm,甚至更大,高30~40cm。在椎體縱斷面上,層理不十分清晰,它似乎由...
塊莖狀高於莊疊層石( Gaoyuzhuangia bulbosa Zhu et al)是採集於薊縣下營桑樹鞍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塊莖狀皮爾巴疊層石,生物礁小,厚30餘厘米,橫向延伸約2cm,產出在燧石白雲岩中。疊層體由分叉粗次圓柱體(有時呈塊莖狀)組成,柱體寬從3~4cm至10cm不等,高很少超過15cm。柱體具散開式分叉和加寬平行式...
nodosaria Zhu et al)是採集於薊縣下營桑樹鞍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疊層石由塊莖體或粗短的次圓柱體組成。柱體分叉頻繁,以散開式分叉最為常見。柱表面不光滑,有局部的凸起,大多具壁。體側部具不均勻的鞘,當鞘在加厚時,則形成明顯的瘤狀突起。層理為平緩穹形、半球穹形及錐形。主要用途 科學研究。
紊亂錐疊層石 紊亂錐疊層石(Confusoconophyton Zhu et al. (gr. nov.))是採集於薊縣下營桑樹鞍的化石標本。特徵描述 疊層體常由2-3組不同方向的板體構成,在橫斷面上呈不規則的多角形。在垂直板體的縱斷面上,基本層呈錐形。帶線狀和凝塊狀微構造,斑點狀微細結構。含矽質成分高。主要用途 科學研究。
底部以紫紅色頁岩夾砂岩為標誌與下伏團山子組整合接觸;頂界則以遭受侵蝕的錐疊層石白雲岩頂面為界。石英岩狀砂岩具交錯層理和波痕,白雲岩含疊層石和燧石條帶。總408m。含疊層石Xiaohongyuella petalina,Kussiella f., Conophyton dahongyuense等;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cultum, 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
本組特點:下部含疊層石豐富,中部普遍含錳較高,上部含各種形狀的結核,頂部多含鈣質和瀝青質。厚405—1963米。重要的疊層石分子有:錐疊層石及微古生物霧迷山粗面球形藻。在冀北一帶, 下部常夾有含錳頁岩(菱錳礦)。興隆縣高板河有沉積鉛礦。鉛礦的同位素年齡為13.66、14.67億年。結構分層 本組與下伏大虹...
一段含多細胞巨觀藻類Tuanshanzia fasciaria, Changchengia stipitata等;二段含疊層石 Kussiella tuanshanziensis,stratifera f.等及微古植物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Pseudozonosphaera verrucosa等;三段含疊層石Gruneria cf?? biwabikia等。其上部白雲岩U-Pb等時線年齡值為1778Ma(鐘富道,1977)。團山子...
含有疊層石如庫什疊層石錐疊層石及TuberiaXiaohongyella、Epiphytoiclella和微古植物,如糙面球形藻等。。命名剖面位於天津薊縣下營鄉大紅峪溝。1934年高振西等命名“大紅峪石英岩夾安山岩流”,1959年第一次全國地層會議決定改稱大紅峪組。特徵 以發育碎屑岩為特色。主要由石英岩狀砂岩、長石石英砂岩和白雲岩組成,中部...
中外聞名的薊縣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層序齊全,構造簡單,疊層石和微體化石豐富,厚度達萬米,被聯合國地質科學聯 合會確認為世界標準地層剖面,1984年被批准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渤海灣西岸的貝殼堤作為古海岸遺蹟,保存完整,為國內外罕見。 寧河的七裏海是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