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澇泊村

清初,另一說為明朝中期,孫姓先祖孫紀公自雲南遷入此地。因建村於澇窪地下部,故命名下澇泊村。 下澇泊村位於海陽市西部,朱吳鎮西南部,地處東經121°00′,北緯36°52′。西與古家夼村為鄰,東與上澇泊村相望,南與劉家疃接壤,北與清泉夼村相連。隸屬朱吳鎮。東距鎮政府駐地9公里,南距市政府駐地25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8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芋頭等。 2002年,全村有186戶。有孫、張、陶、紀等姓,均為漢族,其中孫姓人口最多,占人口總數的99.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澇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617人
  • 說明:歷史悠久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大事記
1917年天大旱,本村村民去即墨天井山請龍牌,恰遇天降大雨,故修龍王殿於朝陽庵前,與庵之大殿、小殿成鼎足之勢。各殿均雕樑畫棟,壁畫如生,並配有東山門、西鐘鼓樓,雄偉壯麗。已毀。
1938年孫繼榮、孫緒漢等9人去蓬萊、黃縣、掖縣等地,參加八路軍。
1941年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83年本村土地集體留下17.3公頃,其餘按人口分給村民。
1986年投資7000元,修橋2座。
1990年將不配套的揚水站配套電力,投入使用。
1999年投資4.3萬元,修攔河壩4座、橋1座,建水庫1座。 同年每人集資120元,共投資8萬元,修大型攔河閘1座,灌溉面積達20公頃。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75公斤,總產15.75萬斤。1978年,糧食畝產170公斤,總產18.55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22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53公斤,總產39萬斤。1999年秋,調整產業結構,集體投資近5萬元,建蔬菜大棚13個,承包給村民。2000年,大棚蔬菜收入10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515萬元,其中農業399萬元,畜牧養殖業58萬元,其它 58萬元。
第二、三產業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興辦起電焊、修理、家具製作、運輸及飲食業等。2002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60人,總收入79萬元,其中建築業18萬元,運輸業26萬元,商飲業24萬元,服務業11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下澇泊村國小,時有學生18人。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40人。 黨支部重視科技教育,多次派人外出學習。2002年,村中有農藝師1人,助理農藝師1人,工程師1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不足50公斤,靠糠菜充飢。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25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350公斤,全村總收入131萬元。2002年,人均糧食1200公斤,人均存款餘額300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121輛,機車10輛,電話100部,彩電150台,電冰櫃30台,洗衣機8台。 社會福利1970年,成立合作醫療站,村民藥費報銷50%,1978年停辦。1979年,集體出資,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80年,購電影放映機1台,免費為民眾放電影。1996年,投資11.4萬元,修蓄水池,民眾吃上自來水。2000年7月,進行電網改造。 村莊建設建國前,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20世紀80年代後,住房條件明顯改善,草房大都改建為新瓦房,並按統一規劃,整修了原破爛不堪的街道和山道。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孫永祥、孫繼藻、孫緒漢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首批黨員。次年10月,成立黨支部。在黨支部的動員下,孫繼家、孫繼藻、孫緒奎、孫緒仲等9人去蓬萊、黃縣、掖縣參加八路軍。村里成立互助組,並先後開展了捐資辦學、反特、土改複查,組織支前隊伍30多人參加討伐趙保原的戰鬥和淮海戰役,先後有15人為人民的解放事業捐軀。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時,本村有黨員23人。2002年,有黨小組4個,黨員33人。建國前,孫永祥、孫永壽、孫緒坤、孫永全相繼任黨支部書記。建國後,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孫永全、孫緒義、孫永奎、孫緒信、孫永江、孫永禮、孫常識、孫勇、孫緒修。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4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孫緒建、孫永壽、孫緒本、孫緒錫、孫永奎、孫永江、孫永禮、孫緒信、孫常識、孫緒考、孫常鳳、孫緒修、孫永快、孫永惠。2002年5月起,孫永快再任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