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學名詞,音譯為吐色隆。它存在於人的肛門部位,運行於人體的下部,包括大腸、膀胱、會陰等部位以及大腿的內側。它司人體精液的排出,月經和大小便等的排出,還管理忍便的控制以及婦女分娩過程等。總之,凡人體下半身的各種功能都由它來司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泄隆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藏醫三因學說是古代藏族人民的一種認識事物的哲學觀和宇宙觀。藏醫三因不是“隆”、“赤巴”、“培根”三種具體的物質,而是分辨事物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從客觀實體中歸納總結出來的三大體系。所謂的隆、赤巴、培根是指在客觀實體中的幾種具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三大集合體,這種集合體是對客觀世界的高度概括,是客觀實體的三大體系。
所謂隆是具有粗、輕、冷、細、硬、動等六種屬性的組合體。就機體的具體生理活動而言,主要是呼吸、運動、排泄、循環、感覺、機體免疫等機能關係的綜合體,由於其部位各關係的不同可分為維命隆、上行隆、遍布隆、平火隆、下泄隆五種。
《四部醫典》第二卷指出“下泄隆在下部住肛門,行於大腸膀胱間,排禁精血官能與二便。”故下泄隆主要居於肛門,運行於大腸、膀胱、陰部及大腿內側部位。功能是主司精液、婦女經血、二便的控制和排泄及胎兒分娩、下胎盤、排除產後遺留的疾病等。
中醫套用
下泄隆病的證治
《四部醫典》第三卷秘訣醫典第二章隆病療法中講到:隆是誘發一切疾病的主要病因。它既是一切疾病的前導,也是一切疾病的末尾,遍布周身,本性凶暴,毒害本系,擾亂旁系,許多疾病的激化都是由它所引起。
其中下泄隆病指常食粗糙和性重的食物,造成二便不通,經常騎馬坐車,致使下泄隆功能紊亂而發病。症狀為尿閉或尿頻,大便乾結,滑精遺精,易發肛門疾病,髖腰以下骨頭酸痛,四肢關節鬆弛,跛行。
治療單純的下泄隆病,食性熱和營養食物,服八味阿魏丸;腹脹不通者服八味阿魏丸加酸藤果、鷲糞灰或者服八味阿魏散和六味能消散;下泄風逆上引起嘔吐,無大便者內服七味蛇床子散;特別是一切隆病,服延胡索日輪為佳。最後用緩瀉劑中的柔導瀉劑瀉下,用脂肪酥油塗搽按摩,用雜骨熱熨,並灸第十六椎頂。若並發赤巴病者,宜用瀉下法,食用性涼有營養的飲食;並發培根病者,宜用吐法,食用性輕、熱的飲食,安排適宜的生活起居。另外,服二十五味沉香丸對其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