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西遺址

下河西遺址

下河西遺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西固鄉下河西村,是新石器時代、漢代古遺址。

下河西遺址分布範圍略呈長方形,地勢呈緩坡狀,東高西低,現修為階梯狀耕地。自2003年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下河西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和發掘,對遺址的遺存分布、年代、文化面貌等有了新的認識。2010年,考古學家在下河西遺址中發現了3座仰韶文化時期的大型房址。下河西遺址採集標本主要以泥質紅陶、灰陶為主,夾砂紅陶、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戳刺紋、弦紋、素麵等以及磨光黑陶盆殘片。可辨器形有盆、罐、缽、瓶等。下河西遺址為研究古人社會組織程度和生產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證據和線索,具有考古價值。

2013年5月,下河西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河西遺址
  • 地理位置: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西固鄉下河西村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漢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438-1-438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86年,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下河西遺址。
下河西遺址
下河西遺址挖掘現場
自2003年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下河西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和發掘,對遺址的遺存分布、年代、文化面貌等有了新的認識。
2010年,考古學家在下河西遺址中發現了3座仰韶文化時期的大型房址,灰坑42個、踩踏面2處和金代墓葬1座。
下河西遺址
下河西遺址

遺址特點

綜述
下河西遺址位於白水河西岸黃土塬前沿溝壑地帶,東、北二面臨白水河,南臨溝壑,西至蒲城交界。遺址分布範圍略呈長方形,東西約1000米,南北約1500米,地勢呈緩坡狀,東高西低,現修為階梯狀耕地。下河西遺址地表可見有較多陶片等遺物,田坎斷面有多處半地穴式白灰居住面殘跡及文化層堆積,其中有一處白灰居住面長約17米,距地表深2.2米,施二層白灰面,中間夾有草拌泥,文化層厚0.5~1.5米。該遺址屬新石器時期遺存,分布範圍較廣。
下河西遺址
下河西遺址
房址遺蹟
3座仰韶文化時期的大型房址,其中一處房址為五邊形半地穴式房屋,室內面積達到300餘平方米,主要遺存有門道、灶、居住面、牆體、柱洞、房基等幾個部分。
房屋內部居住面均經過特殊處理,從橫切面來看,房屋地面一共有四層,主要材料為白灰、草拌泥等,最上層為料礓石燒制的白灰抹成,質地堅硬且粗糙,這也是考古已發現最早的白灰地面。
房址中還出土了許多陶器碎片,以紅陶為主,還有少量的彩陶。部分器具表面有慢輪修整痕跡。
下河西遺址
下河西遺址出土文物

文物遺存

下河西遺址採集標本主要以泥質紅陶、灰陶為主,夾砂紅陶、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戳刺紋、弦紋、素麵等以及磨光黑陶盆殘片。可辨器形有盆、罐、缽、瓶等;出土大型陶鬲多件,遺物豐富;另有石器、骨器、蚌飾等。
下河西遺址
下河西遺址出土文物

研究價值

下河西遺址為研究古人社會組織程度和生產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證據和線索,具有考古價值。
下河西遺址
下河西遺址出土文物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下河西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下河西遺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西固鄉下河西村。
下河西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下河西遺址,路程約18.1千米,用時約34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