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新屋
- 地理位置: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葉潭鎮
- 占地面積:5000 m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文物價值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下新屋,又稱發祥居,是斯氏古民居建築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台門,因門廳有“長發其祥”門額而得名,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是斯元儒胞兄斯元仁的住宅。歷史沿革下新屋,又稱發祥居,是斯氏古民居建築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台門,全國重點...
下新屋坐東北向西南,屬三堂七橫三圍圍龍屋,門前有禾坪和水塘。圍屋有房間200多間,上、中、下三堂共有8根木柱。1個大門、6個小門均為木質門框、門板。土、木、磚、瓦構築。2009年8月10日,下新屋被被興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興寧市特色古民居”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據該屋木匾記載,下新屋始建於清康熙...
下新屋,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葉潭鎮,由劉氏入粵始祖劉開七第十六世孫——劉廷波建成於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建造耗時30年,已有近200年的歷史。下新屋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是典型的嶺南客家圍屋,是研究東源古建築和當地人文歷史的寶貴資料。歷史沿革 下新屋由劉氏入粵始祖劉開七第...
下新屋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9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中心以陸姓為主,相傳陸氏祖先陸文玄在下河頭後面建了一座新屋,民眾成為後新屋,也有稱為下新屋,成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餘姚縣龍北鄉,1950年4月為橫河鄉三村,1959年2月屬橫河管理區,1961年11月為橫河公社下新屋大隊,1970年7月並屬龍南公社,1972...
下新屋村 下新屋村是浙江省金華義烏市義亭鎮下轄村。 下新屋位於義亭鎮東南方向,全村共有人口232人,耕地面積169畝,共有黨員11人,村民代表12人。
上新屋村下新屋是2014年廢除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在上新屋村北,故名稱下新屋。歷史沿革 1949年初與施家自然村連為朗霞鄉第二保,1950年為海南鄉第二村,1956年改屬塘後鄉第八高級社,1961年為海南公社第二大隊,1966年改名為塘後公社紅峰大隊,1981年更名為施家大 隊,1983年改稱為塘後鄉施家村下的自然...
下新屋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上江圩鎮,轄7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人口1244人。這裡是“南楚奇字”、“世界一絕”的江永女書的發源地中心,婀娜秀麗的神奇女書為這個村莊籠罩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村落瀟水環繞,風景秀麗,民風淳樸,宛若瀟水河畔的一顆明珠,神奇而美麗。簡介 村內旅遊資源豐富,“女書”這一特...
下新屋周家是1985年12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初時周姓聚居,且多新屋,故名下新屋周家。歷史沿革 清時形成聚落。民國29年(1940)至解放初屬餘姚縣三管鄉。1950年4月屬上管鄉十一村。1954年10月劃歸慈谿縣。1956年2月復屬三管鄉。1958年10月屬東風人民公社四大隊,1959年2月屬上管管理區,1959年6月屬...
堰下新屋 堰下新屋,因地理位置和所在行政村而得名,該村原老屋在新屋右側100米處,當地人均稱該村為新屋的地名。地名含義 取村莊所在地於老屋旁邊建新屋,屬堰下村民委員會管轄之意。歷史沿革 天和公約於清乾隆後期由朝陽下茶遷此建村,10年代遷往武寧縣城居住。
下新屋塆,以地理位置和居民點組建歷史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下”與“上”相對,指地理位置;“新屋”與“老屋”相對,指建造年代晚的房屋;“塆”為人類聚居地。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奉泰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第一區義助靖聯保;1949年屬萬壽橋區生福橋鄉;1952年屬第二區(萬壽橋)生福橋鄉;...
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孟鄉下新屋幼稚園,社會組織。機構事件 被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 2019年12月27日,金華市民政局發布公告:經調查,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孟鄉下新屋幼稚園等社會組織存在未按照規定時限和要求向登記管理機關報送年度工作報告的情形,違反了《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現依據《社會...
新屋下 新屋下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位於新屋居民點的下方,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9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梅山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屬梅山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村民搬遷他處,現無人居住,地名從此廢止。
寧洋村新屋下 寧洋村新屋下,由該地開基祖先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比寧洋遲建而得名。歷史沿革 現已無人居住,成為廢村。
丘坑村新屋下 丘坑村新屋下是該地由嚴氏開基,後人口愈變集中,現屬丘坑村下轄自然村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連的三個村子中,此村最後才建,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設丘坑保,1952年為丘坑鄉,1958年成立丘坑大隊,1984年建丘坑村委會,屬十方鎮。屬丘坑村下轄自然村。現已無人居住,成為廢村。
新屋下民居位於福建長汀縣三洲鄉三洲村。簡介 明正德八年(1513)建,後有修葺。坐西北朝東南,磚木結構,懸山頂,三落二進,占地面積715平方米。正廳面闊三間,進深八柱帶卷棚式前步廊,穿斗抬梁式木構架。木構件特別是垂簾柱及雀替的雕刻刀法流暢,做工精細;石門楣陰刻有“緒纘談經”字樣。保護措施 2009年...
東坑新屋下 東坑新屋下,198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建房較東坑晚,又鄰東坑村,故名東坑新屋下。歷史沿革 龍崇啟於清道光年間由萬載石塘遷來命名。於1982年遷入東坑而廢址。
新屋下組座立與下彭村的中心,山川秀美,民殷物阜,素有“七山二地一分田”之稱。地處木港西南的新屋下組,擁有242人口和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擁有豐富的林木資源、水產資源,擁有招商引資明顯的比較優勢和優越的發展環境。組情概況 該組共有61戶,人口242人,其中男性128人,女性114人,勞動力168人,常年外出...
新屋開工率的增加,顯示出市場景氣看好,對於生產資料的需求增加。如美國新屋開工率的增加,理論上對於美元來說,偏向利多,不過仍須合併其它經濟數據一同作考量。美國於每月的16號至19號間公布新屋開工率。這個數據的影響是巨大,連鎖的,對經濟有著乘數的效應。房屋建築商們只有在有信心將新屋售出的情況下才會開始...
上邊新屋是以其地理位置和性質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新搬遷至原村莊的北面,上北下南,故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桃陽鄉;1958年9月屬桃陽公社三友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屬桃陽鄉三友村;1992年3月,撤區並鄉,桃陽鄉併入冶溪鄉;1999年9月撤銷冶溪鄉設立冶溪鎮;2004年隨三友村併入聯慶...
下新屋台門 下新屋,又稱發祥居,是斯氏古民居建築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台門,因門廳有“長發其祥”門額而得名,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是斯元儒胞兄斯元仁的住宅。其平面布局近似正方形,其坐北朝南。東西寬59.4米,南北深 54.80米,占地面積3255平方米。平面以中軸為中心,作對稱式布局,中軸建築三進,...
螽斯畈自然村位於諸暨市東南部,處會稽山南麓,東部接嵊州市,東南毗東陽市,屬典型的山區,距市區中心26公里,有農戶1023戶,戶籍人口2758人,以高山茶,板栗和香榧為主要收入來源。村內完整保存的清代古民居建築有多處,被稱為斯氏古民居建築群,最具代表性的千柱屋(斯盛居)、下新屋(發祥居)。螽斯,取“...
挪屋,拼音nuó wū,在陝西岐山鄉間,把喬遷叫做挪屋,有一些儀式和講究。概念 在西府農村,人們蓋好新房,把從老屋搬住新屋叫挪屋,即城裡人所說的喬遷。在岐山鄉間,挪屋還有一些儀式和講究。在岐山鄉間,在新院子蓋好後,首先要裝電安燈,粉刷裝修,在廚房盤灶支案,在前院安置土地堂,具備了能入住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