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鎮下州村位於盂上公路西側,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國土總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43.2畝,全村總人口400戶114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州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68平方公里
- 人口:1146
歷史,經濟,文化,
歷史
下州村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商農並舉的產業型發展村莊,清末時期經濟就很發達,因而它的古建築,在壽陽可以說是首屈一指。雖經戰爭和十年文革的破損,至今留痕尚存,也很有價值。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下州村人民在黨的惠民政策指引下,在上級黨委和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帶領下,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增收致富奔小康,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可喜成績。
經濟
在農業產業上,在保證糧食生產科學種田增產量的同時,依託玉米產出多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建起以養豬為主的養殖小區,發展養豬戶80戶,養豬2000 頭,養牛戶5 戶,養牛10 頭,養羊戶3 戶,養羊400 只。僅養殖一項,全村人均收入達到350元。
在農業發展的同時,曾於80年代和東光合資合作,辦起村辦煤礦一座,為村裡的經濟發展和農民就業提供了平台。該煤礦於2005年因資源枯竭關閉。
為了解決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在煤礦關閉,農業機械化迅速發展情況下,他們瞄準周邊煤礦企業多的特色,把重點轉向勞務業,全村共有70人外出打工,年勞務收入達70萬元.
在幹部民眾共同努力下,先後投資50萬元,修築村通油路水泥路13公里,修建垃圾池5個,建起了黨員活動場所,環境得到改善,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19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36元。
文化
山西省文物工作者在全國第3次文物普查的過程中,在晉中市壽陽縣發現一座清代門樓。專家認為,該門樓保存較完整、雕刻精美、造型獨特,為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
據普查隊員介紹,這座精美的磚雕門樓位於壽陽縣宗艾鎮下州村,為兩柱券式門。檐下雕仿木構斗拱、垂花柱、鏤空雀替,屋頂歇山式。門楣上方正中雕匾1方,鐫“納福林”3字,落款為清道光24年(1844年)。券門兩側施影壁。整座建築雕刻內容以“壽”字為主題,輔以“葡萄”“桃”“葫蘆”“竹子”等圖案,雲紋、回紋作磚雕背景。建築面積18平方米。
山西省民俗館副館長趙志明認為,“納福林”門樓的雕刻寓意深刻。屋脊正中的葡萄,意為“葡萄百子”;拱眼壁中的蝙蝠圍著一個壽字諧“福壽延年”;門楣上的葫蘆諧“福祿”;雀替上的雲紋象徵“祥和”;柱底石的麒麟為送子神獸;兩側影壁的梅、蘭、竹、菊比喻“春、夏、秋、冬”;竹節又象徵“平安”;連鎖狀的回紋符號象徵“富貴不到頭”等等。這些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約定俗成的諧音、隱喻、符號用磚雕的形式表達了主人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