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團村(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下團村)

下團村(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下團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下團村

下團村是一個依山傍水的苗族村寨,位於“竹木之鄉”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距縣城12公里。

雲南省普洱市下團村

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通關鎮曼博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3 公里,距離鎮14公里,國土面積1.5平方公里,海拔1540米,年平均氣溫16.4 ℃,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茶葉等農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團居民委員會
  • 別名:下團村
  • 行政區類別:湖南省城步縣
  • 所屬地區:中南
  • 電話區號:0739
  • 郵政區碼:422505
  • 面積:1.5平方公里
  • 人口:1000
  • 氣候條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 著名景點:春鳴樓
  • 車牌代碼:湘E6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下團村,地理環境,人口經濟,民俗文化,自強圖書宬,言與建築風格,時令節氣,下團文化古蹟,所獲榮譽,雲南省普洱市下團村,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下團村

兩千多年前,丹口、下團這地方,山高林密,古樹參天,人煙稀少,陰森可怕,山上珍禽異獸很多很多。一般是一些躲避戰亂,災禍的少數人家在這裡搭窩棚,采野果,打野獸為生。
秦始皇一心只想坐一萬歲,四處尋求長壽秘方,聽說楚南極邊有一塊原始大森林,山上南山鹿、水鹿等滋補性很強的野生動物很多,就派了御醫、藥師、射手、工匠等幾十人來到丹沖,建房、修爐、挖中草藥、射殺鹿牛取茸角煉長生不老丹。這塊地方也就是煉丹的一條沖,所以叫丹沖。丹沖有一條河流經丹口與上游的仙鵝村流來的河水在此匯合形成三岔河口,而取名丹口。人們聽說皇宮有人在丹沖煉丹,為保證物資運輸方便快捷,沿途修了木橋,修了石板路。見丹口這條鄉沖地勢平坦,森林多,水利充沛,氣候溫和,又與世隔絕,便紛紛來到這裡開田、居住、生活。住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自然村落,所以丹沖流出的河口就叫丹口,丹口下面的一個部落就叫下團。
明清時期屬地大洞鄉(扶城峒),民國屬扶城鄉,民國三十五年屬鳳洞鄉,一九五三年全縣劃小鄉,名為鳳凰鄉(借鳳凰山“鳳凰”命名),一九五七年改為先鋒社,一九五九年五月成立丹口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立區,屬丹口區、丹口公社下團大隊,一九九五年撤區並鄉建鎮,屬丹口鎮下團居民委員會。現共六個村民小組,自然部落為:赤腳田、彎丘、李家岔、鋪里、楊家槽門、藍家槽門、衝口廟、雙橋寨、木坪等。

地理環境

下團村位於巫水支流的扶城河中游位置,是丹口村下的一個村落,因此而名為下團村。該村東與儒林鎮大橋村接壤,南與本鎮丹口村相連,西與本鎮龍寨、雙龍連線,北與本鎮太平村毗鄰。
城(步)南(山)公路和城步-綏寧公路貫穿全村,交通十分方便。這裡樹林密布,彎彎的扶城河像一條玉帶穿村而過,素有天然氧吧之稱。平均海拔690米,全年平均氣溫23度,土壤為山地黃壤。村邊群山起伏,河流縱橫,非常適宜林木生長,晝夜溫差較大,獨特的自然條件推動了村子發展延季蔬菜產業。

人口經濟

全村180戶、人口1000餘人,95%為苗族,2%為侗族,3%為漢族,是一個多文化、多民族雜居的村落。現常居人口800多人,耕地面積約475畝,山林面積8650畝(以楠竹、杉木、雜木為主)。
下團以楊姓、藍姓為主,楊姓占48%,藍姓占47%,其他雜姓只占5%。
2006年6月,我國開始在14個省的28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開展“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的試點工作。2009年,下團村成為湖南省城步縣的一個互助資金試點村。這一舉措給貧困村民送來了福音,自此,村民們擺脫了哪怕只借2000塊錢都無門的窘境。
2009年6月5日,環境秀美的下團村迎來了互助資金試點會的召開。按照相關的政策要求,國家財政為村子配套15萬元的試點資金,村民自己需要配套15萬元,以此組成一個額度為30萬元的貸款資金庫,用以促進當地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凡入股者,都可以享受到一個月4厘的優惠貸款利息,以及年終利息的分紅。
下團村有1000多口人,其中兒童200多人,外出務工人口100多人。依據互助資金成立的相關政策規定,國家財政每一股配置500元,因此村民入股時也按500元一股來入。下團村當時只有15萬元的自籌配額,因此村委會依據村民的數量和意願,最終決定每戶入股量不超過4股,即一戶可以入2000元的股份,這也意味著一戶可以貸出4000元。
遵循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原則,在召開互助資金成立大會前,村委會成員會入戶向村民宣傳入股的方法和好處。而村委會的大喇叭在那幾天也不斷播放著加入互助資金合作社的注意事項和用途。為了保證15萬元資金能成功自籌,下團村村委會還規定凡大會當天不入股者,今後將失去入股的權利,除非入股者有自願退出的,方可替補。大會當天,村委會門口人山人海,想擴大產業發展的村民紛紛加入到入股人潮中,當天入股金額就達到15萬元,如今加入互助資金合作社的村民已超過200人。
輕鬆貸款
下團村主要發展延季蔬菜種植產業,有西紅柿,紅茄,百合等品種,為了實現村民統一購買種子、種植和銷售蔬菜,2003年,村里成立了延季蔬菜紅茄種植協會,負責人為村書記楊開通。由於有諸多便利因素,因此村民加入協會的積極性較高,不僅本村有100多名會員,附近村子也有多人加入。
以紅茄為例,一畝地投入需1000元左右,如果精耕細作的話,畝產可達4000多斤,遇上好的行情,一畝地純收入可達5000多元。可觀的效益觸撥著村民擴大種植規模的神經。而以往由於歷史和地理等原因,許多村民家底薄,拿出2000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是件容易事,即使去銀行貸款,因為缺乏值錢的資產做抵押,碰壁是常有的事。
互助資金合作社成立後,村民貸款不僅容易而且便捷了。村民王華榮介紹了自己的一段借款經歷。王華榮加入延季紅茄種植協會已有2年時間,儘管收益可觀,然而由於要供孩子上大學,因此經濟壓力較大。她也曾想過去當地信用社貸款擴大種植規模,然而到信用社貸款要接受對固定資產的核查,如果資產值不達標,便沒有貸款的資格。王華榮的固定資產勉強夠抵押標準,然而做生意也有風險,如果哪年行情不好,便賺不了太多錢,因此可能及時還不上貸款。如果一次還不上,下次就沒有了貸款的機會。王華榮就因一次未能及時還款,第二年便貸不到款了。村里成立了互助資金協會後,她的擔憂解決了。按照相關規定,貸互助資金利息一個月只有4厘,相比信用社的9厘少了一半。同時按照村裡的規定,凡入股者,都有貸款的權利。而且跟隨延季蔬菜種植協會種植蔬菜的村民,由於參與協會的統一購銷,因此不需要過多的資產做抵押。
王華榮在2009年入了4股後,便很輕鬆地貸到3000元,本著不使投入資金打水漂的原則,她更加努力地經營自己的土地。如今她已承包10畝地種植紅茄,村裡的紅茄種植人數以及畝數也在增加。2005年,紅茄種植的總面積只有30多畝,人數也就100多人,2010年,紅茄的種植畝數已達到300多畝,種植戶也增加到87戶,200多人。
方式靈活
“我也可以貸款了。”村裡的特困戶楊丁芸發出了由衷的感慨。楊丁芸家境貧寒,年收入在1千元左右。家中除了幾間破陋的房屋外,剩餘的家當便是用的早已發舊的鍋碗瓢勺,以及自己餵養的一頭豬和幾隻雞。眼看光景不走上坡路,而村民一個個加入延季紅茄種植協會,她開始眼饞。然而由於家裡沒有多餘的資金可以買種子和化肥,她只能幹著急。互助資金在下團村推廣後,她看到了希望。雖然沒有幾百元存款來入股,然而她只要加入延季紅茄種植協會,村支書就可以為她暫時讓出屬於村支書自己的2個互助資金股份貸款額,即2000元。
延季紅茄種植協會成立已有多年歷史,在經營方面每年只賺不賠,加入協會的村民可以自己租土地種蔬菜,也可以為承包土地的人種菜。楊丁芸2009年租種了3畝地,當年的茄子收購價較高,她一共收穫了17000元,除去借的2000元,以及化肥、種子、勞務等3000元,這樣她還淨賺12000元,這要在以前,楊丁芸是想都不敢想的。
對於為承包土地的人種菜的村民來說,如果他入了股,且不想自己承包地來種植的話,他的股金可以出讓給承包者用,他則為承包者種菜,每月領取相應的工資,這樣一來他也不必擔心自己入股的錢打了水漂。村民貸款除了發展產業外,如果遇到紅白喜事凡入股者也可以貸款,這也解了一些急用款人的燃眉之急。
其實,互助資金合作社在成立之初,村民也有很多顧慮。他們擔憂錢投入到股金池中出不來效益。為了能帶動村民的積極性,村委會成員便帶頭入股,其中村支書楊開通便入了6000元的股份。為了能集中利用貸款,村里將政府分配給個人的股份統一起來,這樣一年的利息股民還可以參與分紅。
如今村民很少有人退股,楊開通給出了解釋:“貸款是為了發展產業賺錢,想掙錢的都不會退股。不過互助資金總額再高點就好了,這樣我們可以貸到更多的款。”
初秋的城步苗鄉,青山滴翠,果木飄香。一輛輛滿載西紅柿、紅茄等延季蔬菜的卡車歡快地駛向山外,奔向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
領導關懷領導關懷
(右圖為:2010年7月4日,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與社會扶貧司副司長劉書文一行在湖南省扶貧辦副主任褚世林等人的陪同下,考察下團村紅茄等延季蔬菜種植業的發展)

民俗文化

下團吊龍下團吊龍
1、世界最長吊龍-----城步吊龍舞
即城步苗鄉吊龍舞,流行於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下團村。為湖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邵陽城步苗鄉吊龍,古老而又智慧的舞龍方式,通過長短不一的撐桿撐吊起彩龍的不同部位,在運動中塑造巨龍不同的姿態和動勢,宛如飛龍在天,亦稱飛龍。
舞龍習俗早在唐代就盛行於城步苗族民眾中。每逢春節喜慶的日子 ,當地苗族民眾由村寨組織舞龍活動 ,其中以丹口鎮下團村的吊龍最有文化藝術特色。
城步吊龍是集手工藝術、繪畫、布藝、剪紙、貼花、文學、光學、表演、音樂、武術等綜合為一體的古老藝術,從中可以探究苗族人民的精神信仰、文化生活和手工技藝。下團村吊龍集手工藝 、繪畫 、音樂 、武術 、巫儺文化 、梅山文化和禮儀習俗等文化為一體 ,既是苗族民眾對龍文化的創造發展和民族團結的象徵 ,也是人們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和強身健體的民眾文化活動。  
下團村(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下團村)

  

  

  

  
2、篝火晚會
每年的穀雨前後的篝火晚會,一年一度篝火晚會現場---在這裡,篝火晚會當然少不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團吊龍”助興, 龍燈舞起來!唱起來!跳起來!狂歡起來!今天注定是個狂歡之夜。。
篝火晚會篝火晚會

  
下團村(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下團村)

  

  

  

  

  

  

  

自強圖書宬

由從下團走出的老幹部楊光勛創辦。“下團自強圖書宬”占地200平方,藏書五萬多冊,在全國村級藏書是最多、最全、最齊的一家,而且有十六名義工天天值班,義務為全社會讀者提供讀書學習場所和服務。 

  
華聲助學基金 2008年7月下旬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新媒體華聲線上的新聞工作者,冒著酷暑來到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下團村,向這裡的“自強圖書宬”捐資一萬元成立“華聲助學基金”。
捐贈儀式上,華聲線上副總編王亞奇表示,之所以千里迢迢來到這裡捐建成立“華聲助學基金”,主要是被自強圖書宬創立者楊光勛老先生的事跡所感動。他說:“五年前,楊老自費為農民創建了自強圖書宬,並在我們的華聲論壇發表了文章《放下麻將,拿起書本》,引起網友廣泛關注。楊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情操不但感動了網友,也感動了我們這些新聞工作者。此次向自強圖書宬捐建成立‘華聲助學基金’,正是感沛於楊老的義舉,也是為了弘揚我們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同時表示,此次基金成立只是一個開始,以後還將繼續關注和支持城步苗鄉的農村義務教育和農民文化建設。中共城步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夏社旗致辭向華聲線上的義舉表示感謝。
隨後,楊老從華聲線上副總經理文湘暉手中接過“華聲助學基金”的啟動資金1萬元和兩箱圖書,並當場將善款轉交給協助管理自強圖書宬的下團村村主任丁仁義,同時向華聲線上回贈《受贈證明和榮譽憑條》:“先生/女士之義舉、愛心、社會責任感,令我們非常感動。我們堅信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高尚情操將彪炳史冊,您情深意切、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將光耀千秋!並鄭重承諾絕不辜負捐贈者的殷切期望,一定將自強圖書宬不斷鞏固、壯大、發展,薪火相傳、惠澤萬代,將華聲助學基金管理好、使用好。捐贈儀式現場響起久久不息的掌聲。
在一片歡騰聲中,楊老當場創作一副對聯贈給華聲線上的新聞工作者:“情深深,意切切,心繫苗寨,百年樹人建基金;日炎炎,火辣辣,汗灑老區,千里忘我送食糧。橫批:功德無量!”
蝴蝶翅膀已在煽動,而這僅只是千千萬萬愛心人士捐書的一個縮影。知識改變命運,同時也拉近了這裡與世界的距離。相信再過幾年這片土地將會被帶來欣喜的變化,而那些愛心人士的愛心將被銘記,並在這片土地開花結果。

言與建築風格

清乾隆七年苗族首領楊清保、李天保、李再萬等憤慨於官場腐敗,提出“五峒連天地、苗瑤共生存、今日舉義旗、同鏟官禍根”等口號,驅殺官軍,分占田地,震驚朝野,清廷派貴州總督張廣泗,率兩湖兩廣及貴州五省清兵前來鎮壓,通過十餘年的艱苦鬥爭,苗軍終寡不敵眾,起義失敗。清廷政府害怕苗民再生造反,在長安營設寶慶二府游擊置,屯兵一千,長年駐守,共統治了一百七十年,直至宣統二年,長安營軍政機構才全部裁撤。
在此期間,清庭政府為保證政令暢通,郵差信使方便快捷,人馬、物資流動方便,從寶慶府至長安營,沿途設五里一牌,十里一亭,二十里一驛站,四十里一團坊,六百里一加急,為上任做官,卸職回京,來往郵差,向朝廷上貢的貢茶、貢米,駝運的馬幫提供服務,從丹口、下團、太平、沉江渡沿河的鋪店都成了服務處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庭對城步苗區加強統治的期間,還推行了“改土歸流”政策,而且城步是全國最先推行的苗區,改土司管理為流官管理,說白了,就是不準苗人自治,只準漢人統治,並且規定“不準講峒話、不準穿峒衣、不準用峒文”,所以下團這塊地是最先被強行漢化的“熟苗”,語言和服飾與縣城儒林鎮差不多。
房屋建築明清之前,下團這地方生活非常貧困。百姓大多住茅棚,只是防止虎豹入室咬豬、牛羊便可。大清政府來城步鎮壓苗軍時燒毀苗棚十幾萬座,斬殺苗民五千餘人,下團是丹口鎮之要地,自然首當其衝,直至乾隆盛世,才慢慢正式修木屋、吊樓。

時令節氣

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為過大年,要耍龍燈,舞獅子、舞拳棍、踢毽子球同,串戶拜年,正月初二用鞭炮、鐵炮迎接出嫁女,新姑父回家拜年,本房族家家喊飯請新姑爺吃酒。
三月初三,家家戶戶要做水米花粑粑,有“少尖(秈稻)莫少糯少糯是場禍”之說,如果沒有糯米做粑粑,女人們會找男人鬥氣的。“立夏”節也要用碓踏粑粑,有“立夏不踏粑,蛇咬腳趾丫”之說。
別忘了,還有有篝火晚會喔!
四月初八這一天有兩個節,一是烏飯節,是紀念藍國公,傳說藍國公等七姓隨“飛山蠻”楊再思老令公最先開發城步,占山為王,插標為界時,部落之間經常紛爭,藍國公每次頭顱被敵人砍斷,能自己提頭回家請老母接上。有一次他又提頭回家請母親接上,不巧,其母正在用腳碓踏米,沒空接,要他暫且將頭放在一籮谷上,等其母踏熟那臼米才記起兒子的頭還沒接,她提起兒子的頭一看,血已流盡,皆染浸那籮穀子,無法再接,兒子死掉。後來藍姓人為祭奠藍國公,將這籮子作谷種拋撒秧田,種出的稻米為紅色,煮出的飯為烏紅色,所以現在下團、太平的藍姓人仍然保留那些稻穀,每年四月初八日要吃烏飯,殺豬宰羊,接姑娘回家過節。第二種是四月八這天是牛的生日,因為苗族人是崇拜牛的民族,這一天即將插田了,無論田裡犁耙工夫多么緊急,也要讓牛好好休息一天,還給餵米酒或酒糟,餵泥鰍或狗婆蛇,都是營養極豐富的食品。
五月端午節,一般人是過初五,而下團楊姓人是過初四,稱為“餓碌節”,傳說我們祖先在宋朝時期為保大宋江山,抵禦外來侵略,原定過了端午就出兵,誰知軍情有變,接令提前出兵,楊家將人只好提前一天過端午,吃飽棕粑好殺敵。
六月初六曬衣服,據說六月初六這一天,如果是晴天的話,太陽大而很辣,這天曬過的衣服不受潮,不受蟲,不霉變,聽說京城的皇帝這天要曬龍袍。下團村的人們有個習慣,因為過去人的壽命比較短,“人上七十古來稀”了,一般人在40—50歲就將壽老材、壽老被、壽老衣、壽老鞋做好了,這一天都要拿出來翻曬。
七月半過中元節,下團的村民一般在農曆七月十二日起將已仙逝的上三至五輩的老祖宗接回來,擺上三牲祭禮,新鮮採摘的自己還沒敢嘗的新鮮蔬菜、水果、薯類、五穀類做的食品擺滿一桌,恭請先輩們首先品嘗受用,一日三餐都要請到敬到,哪怕是清茶油茶都一樣。有人說得好:“仙人吃吃,凡人打牙祭”,趁熱敬過十來分鐘,凡人就可以動筷吃了。只怕陰人在另一世界沒錢花,要用草紙做上許多包封,寫上稱謂,寄包數量於農曆七月十四晚放大路旁燒掉,讓仙人們拿上紙錢去揚州看戲。
八月中秋節,這一天村民們要買月餅擺瓜籽、糖果敬月光菩薩,當初升的月亮照到某家時,將上述果品用小桌子擺上,戶主念念有詞:請月光菩薩接受凡人的果品、十幾分鐘之後,凡人才可以吃。九月九重陽酒,初九這天基本家家要釀酒,老人們說:這天做的酒又好吃又經熬,酒又多,酒又香,九月九,照螃蟹,下團流傳一句話“九月九,螃蟹爬上手,十月十螃蟹爬進氣(去)”,這天晚上拿木皮火把、竹篾火把下到河去照(捉)螃蟹,一照就出,一捉一準,它不爬不動,一抓到手。到了十月十以後,螃蟹就進洞了,捉不到了。
臘月初八臘八節,有的殺年豬,有的打豆腐,炕臘肉,做臘菜,總之,從這天起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
臘月二十三,灶王菩薩上天,傳說這天掌握凡間煙火的灶王菩薩要離凡間回到天庭,家家要在火塘、灶邊插點香燭,敬上米酒,念念有詞,要灶王菩薩上天庭匯報時,要盡講好,莫講壞話,要保佑凡間家家興旺,薪火相傳。

下團文化古蹟

蓮花橋、紅軍烈士墓
戰事:1934年9月9日,紅六軍團將士突破國民黨軍設在城步橫水界的四道防禦工事。9月11日,紅六軍團召開動員大會,準備在綏寧以東地區展開兵力,側擊由城步向綏寧方向前進的敵軍,並安排第五十一團為後衛,掩護軍團主力西進。下午4時左右,三營營長周仁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海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南海艦隊司令員,海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帶領的一個偵察連和兩個機槍連在蓮花橋頭與兩個團的追擊敵人發生遭遇戰。
蓮花橋,又名天心橋,始建於明朝威化年間,系石墩木質風雨橋。橋南是一片開闊的稻田;橋北不遠處是大山,山與橋中間有條土路通向山外。
傍晚時分,周仁傑率領紅軍向敵人發起猛攻,將敵人擊退。深夜,敵人從橋南開闊地向紅軍瘋狂反撲過來。周仁傑率領紅軍埋伏在蓮花橋頭,乘夜色發揮重機槍、步槍優勢,等敵人靠近後,發起突然襲擊,不到10分鐘,打得敵人屍橫遍野,狼狽逃竄。12日早晨,根據軍團首長指示,周仁傑率部撤出戰鬥。
52年後,周仁傑回到蓮花橋,對撤離時的情景回憶得一清二楚:“接命令後,我營迅速打掃了戰場,帶不動的重傷員送到民眾家中,將犧牲的烈士遺體埋葬在蓮花橋的西側,大家向長眠在這裡的戰友揮淚告別。我凝望著蓮花橋西側新堆起的墳包,心中發出了誓言:戰友們永別了,只要我能活到**勝利的一天,一定來悼念你們。”
見聞:蓮花橋坐落在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下團村。1972年,大火把木質結構的蓮花橋燒毀。1987年,根據周仁傑的建議,當地政府重修了蓮花橋,不過已經由原來的5孔木橋變成了現在的兩孔水泥橋。原來順著山崖蜿蜒而行的山道,也已經被寬敞的馬路取代。但立在紅軍墓邊的紅軍戰鬥紀念碑,卻在時刻提醒著後來者,這裡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戰鬥。
在紅軍戰鬥紀念碑上,刻著“蓮花獻英雄恢宏先緒,碑文撰偉績傳裕後人”兩行字。從碑往上走出三五步,懸崖下面,是紅軍墓所在地。又有兩行碑文:“萬里征程紅軍功垂史冊;千秋壯烈英雄血沃中華。”這個紅軍墓和紅軍戰鬥紀念碑,已經成了城步縣青少年**傳統教育基地。
遠山吐翠,稻穗金黃,一派和諧寧靜。“紅軍墓里埋葬了多少紅軍,這些紅軍叫什麼名字,再也無從得知,但是,中國人民不能忘記紅軍,更不能忘記那些為**勝利而流血犧牲的先烈們的不朽功績。”城步縣黨史辦主任楊小勇說。
槍聲,又是槍聲
戰爭,尋橋,修橋,護橋。光陰如梭,紅六軍團蓮花橋一戰已過去70餘年。在湖南南部邊陲的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民間仍散落著關於這一戰無數的故事和記憶。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縣誌記載,1934年7月,湘贛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紅六軍團根據黨中央命令先行突圍西征。9月8日,紅六軍團第十七、十八師9700餘人在軍團長肖克、黨中央代表任弼時、軍團政委王震、參謀長李達率領下,由廣西資源翻越湖南界分兩路進入城步縣境。此時,敵人調動大量兵力向城步集結。11日晚,擔任後衛防禦任務的紅六軍團第五十一團第三營在丹口蓮花橋與敵發生激戰。紅軍扼守蓮花橋,以3個連迎擊敵人8個團,打退敵人3次進攻。戰鬥從當晚9時打響,持續至次日拂曉結束,3名紅軍戰士在此犧牲。
墓碑成愛國教育基地
在蓮花橋邊,現在修了一條寬闊的馬路,這條路叫城丹公路,有中巴車從城步縣城到丹口鎮,人們進出很方便了。馬路的對面,一塊墓碑立於巍巍山下,令路過的人肅然起敬。
石壁上有毛主席的親筆悼文,墓碑前擺放著一些黃色的野菊花。不時有當地人前來掃墓,或者附近的中小學生來這裡,把這裡當作學習和紀念**的地方。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村民把五角星和墓碑上的字漆紅。撫摸著墓碑上的紅色五角星,向墓前望去 ,墓前有一塊很大的岩石,顯然是從上面掉下來的。自從墓碑修好後的十多年間,已經有兩次從墓上面的頂上掉下岩石,然而,很奇妙的是,兩次從正頂上掉下的石頭,沒有一塊砸在墓碑上,甚至連墓的邊沿也沒砸到。當地的老百姓都說,這是英雄烈士的英魂在保護著這個地方,而老天爺也在保護著紅軍的墓,在護著當地的老百姓。
---------------------要了解紅軍長征在城步境內的歷史,那就一定要去蓮花橋,那裡的每個村民都能說出一些關於長征的記憶。
春鳴樓
又名“春鳴雷”、“藍家朝門”。
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是鄉鄰們三月三對山歌和飯後歇涼下棋的地方。原為兩層全木結構,蓋青瓦八角挑檐,魚頭象鼻,前有一對麒麟石,樓內四圍木壁上有出自當時民間畫家的山水田園畫作,建造的非常精美。後年久失修毀於大火。公元一九九六年由民眾投工投料,並請民間木工大師掌墨在原址上重建了“春鳴樓”,因這次新修的樓實際只有一層加上中間天花板畫有雷公電母--------又名“春鳴雷”。
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鄉吊龍舞、國家級傳承人下團四組村民丁志凡、省級傳承人藍立校、市級傳承人龔高光,有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城步油茶習俗”傳承人下團一組劉仁秀,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葉吹歌”傳承人下團一組楊光清。
下團新鋪里農家樂,是曾經之古驛站,也是一座農耕文化博物館,現館藏文物520餘件,免費向海內外遊客開放。

所獲榮譽

2019年6月6日,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下團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雲南省普洱市下團村

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通關鎮曼博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3 公里,距離鎮14公里,國土面積1.5平方公里,海拔1540米,年平均氣溫16.4 ℃,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茶葉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0畝(其中:田24畝,地96畝),人均耕地1.5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209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33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15戶通自來水,有1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 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6公里。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9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5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 45.45 %;畜牧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 15.1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頭,肉牛2頭);林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15.15 %;第二、三產業收入0.1萬元,占總收入的 1.25 %;工資性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7.58 %。農民人均純收入57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 %),在省內務工2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15戶,共鄉村人口83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41人。其中農業人口83人,勞動力37人。該村以哈尼 族為主,其中哈尼 族8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7人,享受低保2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6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村小,中學生就讀到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16公里。截止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人,其中小學生4人,中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0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